金正大转型(金正大还能再享受到行业的)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金正大今年三季度再亏损,摘帽遥遥无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金正大转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金正大转型(金正大还能再享受到行业的)

金正大转型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金正大今年三季度再亏损,摘帽遥遥无期。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今年,除中国外的大多国家均因疫情出现不断停工、复产、停工的情况,导致经济运行出现较大问题。而美国通过增发美元的举措扩大需求缓解国内矛盾,同时通过原材料涨价促成全球通货膨胀的形成,借此在全世界开启“剪羊毛”行动。对此,中国高层及时通过与世界接轨的大宗原料价格,进行反制收效甚大。

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我国10月份又再次采取措施,通过限制产能和肥料出口实行A、B类商检的史上最严出口禁令,限制化肥的出口数量,避免陷入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因此,2021年的肥料市场行情基本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可谓是与国际形势相关联,而与供需状况关系不太大。

作为过去国内化肥界的“弄潮”,*ST金正(002470,以下称为“金正大”)在近年的声音愈发变小,而其今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净利亏损为0.23亿元;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8.44亿元,同比增加1.9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3亿元再度亏损。至此,面对金正大继续亏损的业绩表现,外界开始向其投向关切疑问:金正大还能再享受到行业的“春天”吗?

“虚胖”的肥料大王

据金正大官网简介,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营复合肥、缓控释肥、硝基肥、水溶肥、生物肥、土壤调理剂等土壤所需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为种植户提供相关的种植业解决方案服务。

在过去,金正大复合肥产销量曾连续多年位居国内首位,创始人万连步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肥料大王”。

2010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后的金正大,曾一度实现了收入的“7连增”,于2017年达到营收峰值198.33亿元,净利润7.15亿元,不过随后营收却开启一路下行。2018年度,金正大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负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亿,更是直接体现其已经开始在上下游话语权、竞争力方面骤降。

然而,故事真正的“彩蛋”在2019年,当年金正大被披露出财务造假端倪。同年4月,金正大的《2018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了保留意见。2020年7月1日,因公司2019年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被“披星戴帽”——*ST金正。

紧接着,金正大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其2020年业绩公告显示,净亏损达33.66亿元,这是公司自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亏损,而直到今年三季度报告,其仍旧处于亏损状态。

二级市场方面,如今金正大股价已经缩水超过八成,截至11月10日午盘,*ST金正报2.49元,市值仅81.8亿元。

国资托底“窟窿”仍难填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永远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在监管手段、力度不断提升的当下,上市公司造假无疑将遭到监管严打,铤而走险终将作茧自缚。随着证监会一纸处罚落地,金正大的业绩造假行为得以曝光。

根据证监会公告,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金正大累计虚增收入230.73亿元,虚增成本210.84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9.89亿元,并且违法行为几乎涉及金正大所有的高管成员。此外,证监会还拟决定对万连步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对李计国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对唐勇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

今年在5月20日晚,*ST金正也发布公告:金正大通过与其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外部单位虚构合同,空转资金,开展无实物流转的虚构贸易业务。至此,金正大彻底走到岌岌可危的境地。

但稍往前梳理,金正大或还有“希望线”。今年1月29日,其披露了与地方国资的战略合作进展公告,临沂城投与临沭城投共同发起设立的基金已成立,该基金总出资额为30亿元;2月19日,金正大再次公告称,拟受让关联公司诺贝丰(诺贝丰中国农业有限公司)拥有的相关资产用于抵债。

到这外界有机构认为,此举意味着扶持金正大走出困境、化解风险的纾困资金已基本落实到位。后续随着股权基金正式介入,金正大或将迎来不一样的发展局面。

然而意外的是,前脚收获国资扶持,后脚就迎来了深交所的监管函。《每日财报》关注到,深交所2月19日下发的关注函中指出:临沂民营经济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认缴出资额为30亿元,临沂大成恒达投资合伙企业出资2亿元。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金正大母公司和实控人的“窟窿”也远不止30亿。据悉,金正大股权质押业务违约本金金额是28.7亿元,实际控制人万连步股权质押业务违约本金金额为3亿元,金正大及万连步担保违约本金金额47.55亿元,三项金额共计79.25亿元。

除此之外,公司总质押盘占总股本比例高达45%以上。其中,公司重要股东质押比例最高的是临沂金正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其股权质押比例高达99.96%,已经接近极限,股价大跌即存在质押平仓风险。如此来看,公司的股权质押问题已非常严重。

还有一点,公司2021年三季报资产负债率高达60.84%,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其中,有息负债率达47.1%,超50亿元的有息负债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利息支出压力。短期负债方面,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不容乐观,货币资金等资产严重不足,短期偿债压力十分巨大。

至此可以说,纵使国资背景接盘,但此“苦果”恐怕也难以下咽。

摘帽无望?

据了解,8月13日晚间,金正大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贵州金正大通过探转采的交易方式,获得贵州自然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矿山名称为贵州省瓮安县马路槽磷矿,生产规模200万吨/年。

对此,金正大表示,该事项可有力保障贵州金正大生产所需磷矿石的稳定供应,有助于降低贵州金正大原料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晚间,公司收到来自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公证处执行证书,执行标的包含本金人民币2.56亿元整、利息人民币924.8万元以及后续利息,以及债权人因实现债权而产生的公证费人民币7.7万元整。

总体来看,金正大前几年业绩不佳,但今年略有转好的迹象。本次成功取得了采矿许可证,对公司未来业绩成长有一定的助力,但没有彻底解决的债务偿还问题,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最新一则消息,金正大发布控股股东重整进展公告。据披露,关于*ST金正控股股东临沂金正大的重整申请,目前临沭县人民法院批准的协商期限已届满,临沂金正大管理人与部分债权人之间的协商并未取得一致意见,若无法继续协商,控股股东存在被宣告破产并转入破产清算程序的风险。

原本寄望于控股股东重整帮助公司走出困境的*ST金正发展前景再次变得模糊。二级市场方面,11月11日,*ST金正一字跌停,报价2.41元/股,股价在前几个交易日建立起来的小幅反弹戛然而止。

如今,控股股东重整计划遇阻,为金正大再次蒙上了深深的阴影,成功摘帽的希望再次变得渺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