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四字成语故事(倾听成语故事)

鲁网枣庄5月18日讯(通讯员 于绍迎)平常里看电视,除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几个必看的节目外,其它的电视节目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看,偶然的一次,调出了一个《中国成语大会》的节目, 画面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蒙曼老师正在对一个成语详细进行讲解,本来就对成语感兴趣的我,就多看了一会,可这一看就上了上瘾,“一见钟情”的爱上了这个传承中华文化的节目,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听四字成语故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听四字成语故事(倾听成语故事)

听四字成语故事

鲁网枣庄5月18日讯(通讯员 于绍迎)平常里看电视,除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几个必看的节目外,其它的电视节目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看,偶然的一次,调出了一个《中国成语大会》的节目, 画面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蒙曼老师正在对一个成语详细进行讲解,本来就对成语感兴趣的我,就多看了一会,可这一看就上了上瘾,“一见钟情”的爱上了这个传承中华文化的节目。

节目结束后,急忙跑到微机前,百度一下,没费九牛二虎之力,就轻而易举的找到一大串“大会”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古诗大会》,心里有些相知时晚的感觉。

后来,利用业余时间,一连看完全部的《中国成语大会》节目,使我受益匪浅。

看大会、学成语,听故事、长知识,《中国成语大会》不仅让学到了好多成语,了解了好多成语的由来、出处,而且通过评论嘉宾的现场讲解,使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一些成语故事,加深了我对中国成语文化的认识。

成语,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随口都能说出,随手都能用到,而我们常用的这些成语,大多都出自传统的经典著作,其来源、出处及故事,别说能详细的讲出来,就连能了解知道的人,也许寥寥无几。

之所以喜欢成语,缘于小时听过的一些成语故事。记得在读小学时,自己最喜欢的课是语文老师给我们讲的那些成语故事,从“破天荒”、“敲门砖”到“纸上谈兵”、“草船借箭”,从“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到“愚公移山”、“悬梁刺股”,一个个成语故事,使我至今记忆犹新。

受那些成语故事的影响,由成语改编的连环画成了我当时买书阅读的第一选择,多本成语小画书,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考入初中不久,我又用积攒的硬币买了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在写作文时,总喜欢翻阅查找一些好的成语用在文中,慢慢的就养成了爱看成语的习惯。初中毕业后,便开始四处奔波打工的日子,自己就用打工挣得的钱,先后来又买了《多功能成语词典》、《汉语成语辞典》、《中国成语故事》等有关成语的书籍。

女儿小时,每当哭闹时,我都会用讲成语故事的方法哄她,入学后,我给她买了一些带有注音插图的成语书籍,一遍遍的教她阅读,给她讲解,教她的同时,自己也学到

了好多有关成语的故事,滥竽充数、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一个个寓言成语故事让我熟记;背水一战、卧薪尝胆、四面楚歌……;一篇篇历史成语故事让我穿越时空;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开天辟地……,一幅幅神话成语故事插图,让我想到那些美丽的传说;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字数不等的三国成语故事,加深了我对古典文学《三国演义》的印象。

抽时间,到大会上去看看吧,如此丰富多彩、传承中华文化、增长知识的大会,不去是一种遗憾;找点时间,多看看那些成语书籍吧,成语背后的那些有趣的故事,不能不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