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做哪些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十个游戏训练策略)

感统训练的概念

感觉统合简称SI理论,它是指大脑将身体各种器官(感、视、听、嗅、味、触觉、运动觉)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综合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得整个有机体有效地运转,完成人类高级而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理解力等。

美国加州艾尔斯博士提出:儿童的学习障碍主要源于他们的感觉统合功能失调问题,即儿童因神经系统功能协调不良。

感统具体训练方法包括爬行,悠荡,旋转和其他特殊的技能训练和活动,也可通过专业的训练器材,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刺激其大脑功能,锻炼孩子的前庭觉、触觉和本体感,从而提高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

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做哪些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十个游戏训练策略)(1)

感统失调的种类和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从严重程度上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失调三种。

1、轻度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不明显不容易被家长发现,对孩子的影响较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加重,父母需要警惕;

2、中度感觉统合失调孩子的行为,语言,情绪,运动会有明显体现,家长很容易发现,发现及时训练及时会有很好的体现;

3、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表现很明显,但也很集中,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体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

感觉统合失调从神经学角度分为,触觉失调,前庭失调,本体感失调,左右脑平衡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做哪些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十个游戏训练策略)(2)

孩子主要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胆小,自言自语,无法和人沟通 ;容易跌倒或撞墙 ;咬手指或无法戒除奶嘴 ;笨手笨脚,缺乏自信 ;固执,脾气暴躁 ,发音不佳,语言发展缓慢 ;粘人、爱哭、孤僻 ;挑食、餐饮习惯不佳 。

感统训练的时间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的神经发展需要,引导儿童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一种训练方法。其目的不在于锻炼幼儿的运动技能,而是改善幼儿大脑处理各种感觉信息的方法,提高大脑神经功能。

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做哪些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十个游戏训练策略)(3)

0~3岁是感觉统合失调的预防阶段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小,没有关系,其实,这个阶段让孩子接受一定量的合适的感统训练,可以有效预防日后感统失调问题。

2~6岁是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阶段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感统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加上能够自己表达,独立意识强,所以可以进行的感统训练门类也会随之增加,训练的效果会特别明显。

6~13岁是感觉统合训练的纠正阶段

6岁之前的孩子就像是松软的泥土,你可以任意地揉捏,孩子也不会因为你的揉捏而痛苦。但6岁之后,孩子的行为模式开始固化,如果此时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效果也会跟着大大折扣。

相比于上个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行为模式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了,感统训练的效果相对不明显,但还是有抢救机会的。

所以,作为孩子教育的担当者和执行者,父母要是发现孩子感统失调了,一定要及早带孩子做感统训练,尤其是预防阶段和治疗阶段。

重要的触觉训练项目

适合于以下类型儿童:触觉过分敏感或者过分迟钝,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挑食、偏食,不吃蔬菜等,喜欢吃手或咬指甲,害怕陌生环境,不喜欢被搂抱。怕黑,胆小,粘人,身体协调能力不好。

(一)球池游戏

适合儿童:触觉敏感或不足,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

指导目标:球池不但有触觉强化作,对前庭体系、身体协调、固有前庭平衡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对脑干机能强化的效果最佳。

(二)大龙球游戏

(1)大龙球压滚游戏

适用儿童:触觉敏感或不足,身体协调不良

指导目标;孩子在大龙球滚动的压力下,可以强化各部位触觉和大脑的协调能力,更可以在不断的转动中,建立较好的身体形象。

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做哪些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十个游戏训练策略)(4)

(2)俯卧大龙球

适用儿童: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

指导目标;俯卧在大龙球上,强化前庭体系机能及颈部张力调适重力感的讯息,对触觉敏感或迟钝儿、多动症孩子帮助较大,自闭儿如能适应,在训练的中后期也可以加入此游戏。

(3)坐上大龙球

适用儿童:身体协调不良

指导目标: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协助他自己主控重力感,对前庭感觉机能的建立帮助较大,同时,孩子可以发挥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孩子,帮助最大。

延伸活动:可以坐在球上,双手伸向两侧保持平衡,由另一位老师与他作投接球的游戏 ,或让他投球入指导定篮子内,有助于孩子运动企划的练习。

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做哪些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十个游戏训练策略)(5)

(三)滚筒式时光隧道游戏

适用儿童:触觉敏感或不足

指导目标; 洞穴或隧道的游戏 ,可以让孩子对自身形象作较正确的判断,进入洞穴时,头、手、脚的协调,对孩子前庭感觉的调节也有帮助。

指导重点; 让孩子头先进去,自己设法爬进里面,也可以采用脚先进去的方式,倒爬进去。

延伸活动:可以在滚筒或隧道中安置毛巾,让孩子体会不同触觉刺激下的身体活动,也可以在其中放很多东西,请孩子将老师指定的东西拿出来。

跳跃平衡训练项目

适用儿童:多动症、身体协调不佳者、 触觉敏感、自闭症、多动症、身体协调不佳者 、重力不安

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做哪些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十个游戏训练策略)(6)

(一)跳床运动

适用儿童:多动症、身体协调不佳者、 触觉敏感

指导目标; 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矫治重力不安和运动企划不足的毛病。指导重点; 可以背着孩子,一起跳,也可以自己跳,也可在跳跃时做九十度回转和一百八十度回转等

延伸活动:孩子在弹向空中时,可以鼓励他唱歌,或配合某种音乐做动作,可以松弛他的紧张感。

(二)滑板爬行游戏

适用儿童:多动症 自闭症 触觉敏感 身体协调不佳者

指导目标; 俯卧在滑板上做种种活动,前进或后退时,手脚屈伸动作会抑制原始反射,促进双侧统合,强化固有—前庭感统合。

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做哪些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十个游戏训练策略)(7)

指导重点;1、 俯卧在滑板上做飞机状。2、放下双手划动慢慢爬行,称为乌龟爬,也可进行转变方向或后退,并可做360度回转。

延伸活动:由老师用绳子或呼啦圈,牵动小滑板上的孩子做任何滑行动作,也可由两位老师拉动一条绳子,孩子手握绳子中间,以绳的力量引动孩子的滑行,促进两脚同时收缩的两侧统合的感觉。

(三)跳跳球(羊角球)

适用儿童:身体协调不良

指导目标;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以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指导重点; 坐在球上,双手紧握手把,往前跳。跳的方向可以改变,或前后左右的跳动,高度也可以随时作不用的掌握,建立 信心。

延伸活动:在幼儿往前冲时,用手拿取摆在前面标的物。

(四)走圈圈游戏

适用儿童:身体协调不良

指导目标;强化视觉运动,双侧协调及平衡感的掌握能力。

指导重点; 1、在地上排列圈圈,可以分左右两列,让孩子走或跳,可以训练视觉运动和身体运动间的有效协调。2、左右脚交替跳,可是花式变化。

延伸活动:可以配合击鼓或律动音乐,口令指挥孩子跳跃的韵律,增加趣味性。

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做哪些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十个游戏训练策略)(8)

(五)奇智砖游戏(大积木)

适用儿童:身体协调不良 多动症

指导目标;在限制范围的积木平衡台上 活动,可以强化身体双侧配合,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调。

指导重点:

1、可以将积木排成平衡台,约二十公分高度,让孩子在上面跪爬或行走。

2、可以排成高低不同的间隔,让孩子从上面踏步前进。

3、可以将奇智砖分左右不同间隔排列,让孩子以左右脚踏格前进。

延伸活动:在游戏时,可以手上抱个球具进行。以强化身体操作和平衡能力。

感觉训练的误区

1.现在还小,长大就会好了

有的父母认为,幼儿的身体不协调是年龄太小的原因,长大了自然就会正常,其实在0~3岁,特别是6~12个月,正是幼儿学爬、学走的关键期,也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最佳的时期。

如果错过了时机,幼儿的身体会有很多的潜力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做哪些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十个游戏训练策略)(9)

2.感统训练就是体育运动

有的父母把感统训练简单地理解为体育运动,甚至认为体育运动可以完全的代替了训练,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体育运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肌肉和神经的发育,但它对身体感官的刺激非常有限,所达到的效果也并不明显。

感统训练的过程是创设一定的环境,使孩子接受正确的、丰富的、不间断的感觉刺激,以达到激活孩子心理、引发积极行为反应的目的。

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做哪些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十个游戏训练策略)(10)

3.感统训练报名专业机构就行了

有的父母重视到了感统训练,却认为报名了专业的机构,有专业老师带着孩子做就可以了,无需家长费心。

其实训练过程中的亲子交流才是感统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了你的鼓励与赞扬,孩子才会更加努力地去训练,而且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号【SK英国皇家成长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