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除了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能学习到的之外,在黄土之下,在深山之间,仍然埋葬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过往。

九十年代末,黑龙江惊现古墓,挖出一具女尸,双腿间有黑色的物体,专家揭开其悲惨的遭遇。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1)

湿地惊现古墓

这件事还要从两百多年前的一个盗墓故事说起。

在两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扎龙村迎来了几个神秘的身影。

只见他们穿着夜行衣,鬼鬼祟祟地在村庄里穿梭着,迅速地跑向野地里,随后在一棵老槐树下停了下来。

这是一伙盗墓贼,他们今晚之所以来到这个地方,是因为听说老槐树边上的土岗子下面有一座新坟。

据他们的探子描述,这个墓主人下葬那天村子里吹吹打打的很是热闹,送葬的队伍很长,看着花费,这家人肯定是非富即贵,绝对有很多值钱的陪葬。

所以这几个盗墓贼就动了发不义之财的心思。

在四周打量了一下确定没有人之后,他们拿着铁锹就开始挖了起来,悄悄进了墓室。

在墓室里果然放着不少值钱的宝贝,他们把值钱的东西都运了出来之后,又盯上了墓中间那口漆金描红的棺材上。

一般来说,棺材里放的才是价值连城的陪葬物,今天把棺材给开了,这趟活计才算圆满。

当他们抄起家伙准备开棺的时候,一阵奇怪的声音从棺材里传了出来。

伴随着急促的敲击声的,还有女人凄厉的哭喊,这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当即把手中的东西一扔便火速跑了出去,头也不敢回。

而更加蹊跷的是,这伙盗墓贼逃出去后不久,都先后因为意外去世,或者神秘失踪了。

这桩怪事也迅速在当地传开,有人说他们是遭了报应,也有人说,盗墓贼一定是在地下撞见了不干净的东西。

总而言之,扎龙村外的土岗下这座坟藏着厉鬼的传闻一时之间在当地传得风生水起,久而久之,这个地方便成了一个谁都不敢去的禁地。

一转眼便是两百多年。

据当地的人说,这块坟地总是发生怪事,“西边大土岗子,下边是片草甸子,那个顶上先前有个坟。他放牛回来,太阳眼看要落了,一看坟头上有个女人,有个女人在那坟头哭。”

1999年的一天,扎龙村有几个胆大的村民,为了取土修路,进入了这个两百多年来一直视为禁地的地方。

为了快点离开,他们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干活。

就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村民们挥着锄头刨开了一个土包子,不想却挖到了奇怪的东西。

“取土(的时候)就是挖出一块青砖,小孩他害怕了。我说这里弄不好有劵坟。”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2)

不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村民们还是继续挖了下去。

没过多久,一块青砖砌成的墙壁便显露了出来,透过刚刚挖破的洞口往里一看,果不其然躺着两口漆红描金的大棺材,把村民们吓了一跳。

有个村民在黑暗中低声开口说,这会不会就是老一辈口中那个闹鬼的墓?

大家听到这句话浑身发颤,二话没说纷纷掉头就跑。

在土岗子发现老坟的事情很快便不胫而走。

村长得知此事之后,很快便上报给了市里。

听说扎龙村发现神秘墓穴,据村民们的描述,里面恐怕有文物,所以市里很是重视。

很快,齐齐哈尔市的文物管理站便派了考古人员前往扎龙村进行考察。

当天,村子里的村民几乎都来到了墓地围观。

当时警察都来了,把墓室围住,维持秩序。

一进墓里,考古人员便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还有烟,他们心里咯噔一下,因为里面的情况不容乐观,看来是被盗墓贼给光顾过。

根据在墓室里的发现的散落铜钱,考古人员对这个墓的年代进行了粗浅的判断,这个墓葬最晚应该也是建立在乾隆时期,距离当时两百多年过去了。

墓室里摆放的是两口棺材,根据形制和随葬物品,考古人员断定,这是一个夫妻合葬墓。

从棺木的外观和墓主人的随葬服饰来看,墓主人的身份应该非富即贵。

但是右边那口棺材里面的情况,却把考古人员吓得不轻。

李兆平说:“当时进去把我吓得够呛,我说这个人张着大嘴,完了这身上的衣服撕得特别破烂,而且一层一层的,抬出来以后一股特殊的味儿,直呛鼻子。”

躺在棺材里的,是一具女人的干尸,而且保存得非常完整,虽然历经200 多年,但女尸的皮肤、肌肉、关节等竟然都没有受到损害。

这具女尸躺在棺材里,姿势十分扭曲,两眼瞪得溜圆,黑洞洞的,嘴巴也张得特别大,即使已经成为干尸,也不难看出她的表情十分痛苦。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3)

齐齐哈尔市医院解剖实验室的主任刘一弘说:“非常蹊跷,按照正常的规律,我们就是搞人体解剖学的,(尸体)在两年之内埋土里面,基本上就变成了白骨。”

然而,这具干尸却保存得如此完好,刘一弘坦言,他们也很难判断在这具尸体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按照大自然的规律,生物在死亡之后,细菌和自身酶会开始发生作用。

这样尸体便会渐渐腐烂,直到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且,在适合细菌繁殖的高温高湿条件之下,尸体还会加速腐烂。

因此,在古代如果想要保证尸身不腐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除非经过特殊的处理,又或是在极端干燥的条件下才可能完成。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4)

比如埃及木乃伊,就是由木乃伊制作者把死者的内脏掏空,躯干经过特殊的脱水处理,最后做成木乃伊才保存了下来。

又比如我国新疆的楼兰女尸,是在干旱、炎热的自然环境下,自然风干而千年不腐。

在西伯利亚冰天雪地里,人们也发现过冰冻的古尸,尸体保存下来的原因是低温、冰冻。

然而,这具在齐齐哈尔发现的古尸所处的当地环境却是潮湿的湿地,而且尸体也没有经过特殊处理。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5)

那么为什么,在这样的条件下也能够形成干尸?

这个惊奇的发现既让考古人员感到惊喜,又觉得十分迷惑。

李兆平对身边的同事说,这个女的怎么死的这么痛苦?

无怪乎考古人员有这样的疑问,因为这具女性干尸身上真的有太多的谜团。

尸身不朽与凄惨遭遇

“南北两米七,对,继续量。”这边,考古工作者还在对墓室进行测量。

处理完毕之后,大家把这具干尸抬了出来。

抬到光亮处定睛一看,女尸的姿势让人不寒而栗。

只见这个女人四肢扭曲,双手和双脚呈张开状向上伸着,好像好去抓什么东西。

“两目圆瞪,张口,双肢往上弯曲,呈挣扎状,两臂张开。”

根据干尸的面容和骨骼情况,考古队员推断,这是一位 25 岁左右的少妇。

考古人员仔细检查,发现在她的耳朵上有三个孔洞,耳环洞的数量很能说明她的身份,因为在清朝普通百姓可以戴一个或者两个耳环,而贵族格格则可以戴三个,这就意味着这位少妇的身份不凡。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6)

另外,在随葬物品中,还有一件可以证明她身份的男式衣服。

只见那衣服上前襟中央有一块边长约 40 厘米的方形补子,四周环绕着祥云、丘陵、树木、花草,一头威风凛凛的金钱豹坐卧在补子中心。

从这件衣服考古人员判断,女尸的配偶应该是清朝的一个三品武官。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木制的灵牌,上面写着满文,翻译过来便是:“诰封墨尔根觉罗妇之列棺”。

与墨氏的棺木并列排放的是男墓主的棺木,位于墓室西侧,与墨氏的棺木之间有一条较宽的过道。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7)

男墓主面部皮肉均已风干,生前容貌清晰可见,颈下至全身各部分皮肉及器官均已腐烂,除一些肢骨和脊椎骨保存稍好外,其他一些较小的骨骸全部蚀成粉末状。

棺木周边及人骨架附近可见到大量的尸虫躯壳。

男尸全身共穿 5 层服饰,由其纹饰图案可判断死者生前是“三品武官”,曾担任过“副都统”之职。

而且,根据男墓主的容貌观察,他死亡时的年龄应该在六十五岁左右,且下葬时间晚于墨氏至少三十年。

墨氏应该是出身于世家大族,且夫婿的职位也不低。

那么为什么她年纪轻轻便以如此扭曲的姿势死去,而夫婿却在三十年后安稳下葬?

在她的身上,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8)

为了揭开她身上的谜团,考古人员们继续对尸体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

考古人员发现,虽然只有二十五岁,但是墨氏的牙齿却只剩下了一颗。

作为青年女性来说,这是非常罕见的,不知这与她变成干尸是否有关系。

难道是之前专家们对她的年龄判断出现了误差吗?

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贵妇,怎么可能和老太太一样只剩下一颗牙齿?

面对考古人员的疑惑,尸体解剖专家给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有可能这个死者生前,可能身体不太好,我看她非常消瘦。那时候肯定要吃中草药,经常大量吃中草药。”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9)

据专家的推测,这位清代的贵族格格很有可能是生前体弱多病,常年靠吃中草药维持生命,久而久之,就引起了药物的慢性中毒,导致牙齿脱落。

但是慢性药物中毒是导致她死亡的真正原因吗?

考古人员又在墨氏的身上发现了异样,只见墨氏的两腿之间有一块荷叶状的黑色物质,这个黑色物质紧紧地贴在她的臀部之下。

医学专家对这个物质进行了专业的检测,发现,这是一块外露的胎盘。

联系墨氏扭曲的死状、惊恐的神态,医学专家根据专业知识对墨氏之死进行了推理。

一般来说,人死之后,在下葬之前,会对他进行清洗,整理遗容,四肢也要给他捋顺。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10)

但是墨氏的四肢却是扭曲地在棺材里,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只有一个原因:墨氏下葬时,根本还没有死!

专家说,年轻的墨氏应该是死于分娩时的重度休克,医学上也将这种现象称为“假死”。

妇女在生产之时,如果胎盘留在宫腔内,容易引起宫内感染、败血症、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也就是说,在死之前,墨氏已经把孩子生了出来,但是胎盘却没有顺利排出,而是仍然留在了体内,造成了假死的现象。

当时医疗条件和医学观念都十分落后,墨氏的家人不知道她是假死,加上在那个年代,因为分娩而死亡的女性并不罕见,家人们便以为墨氏已经撒手人寰。

于是开始紧锣密鼓地张罗她的葬礼,匆匆入殓、下葬。

谁知入殓以后,原本就是假死的墨氏慢慢苏醒了,她发现自己躺在了黑漆漆的棺材里。

棺材很矮,她根本无法坐起来,也推不开棺材门。

于是,墨氏开始乱蹬呼救,把左侧的脚趾和左手指都蹬破抓破了,在她激烈的挣扎中,原本在子宫内的胎盘也掉了出来。

墨氏在棺材里拼了命地挣扎呼喊,但是厚重严密的棺木把所有的声音都隔绝在了里面,根本没有人能够听得见。

棺木里面挂了一圈布,这些布全部都在墨氏蹬抓棺材的时候被撕烂了,可怜的墨氏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棺材里仅存的氧气也在她拼命呼喊的时候被耗光了,最终,墨氏只能在痛苦和窒息之中挣扎着死去。

所以,出土之后她的姿势才如此扭曲,因为她是挣扎而死,根本不是安然断气。

墨氏的死亡真相已经被调查出来,那么她又是为什么能够在扎龙湿地这个根本不适合干尸的气候下,变成干尸的呢?

专家说,这和她从前吃的中草药有很大一部分关系。

专家们在墨氏的耳根、腋下和手臂内侧都发现了白色的粉末。

起初,有人猜测这会不会是墨氏家人给她弄的防腐粉末。

但这个猜想很快就被否定了。

墨氏假死,到她下葬的时候便醒了过来,不难看出,从张罗她的白事到彻底下葬,根本没有经历太长的时间。

家人一定是匆忙操持的她的葬礼,又怎么会有空去对尸体进行特殊处理呢?

对于这些粉末,医学专家给出了另一个答案,由于墨氏生前曾经服用了大量的中草药和滋补品,这些药物在体内的长期滞留引发了一系列化学反应。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11)

而且,墨氏生前瘦弱,体内脂肪本就相对较少,在休克过程中又多日未进食物和水,因而表面皮肤比较干燥,腹内胃肠十分干净,这些都可能是形成干尸的重要原因。

墨氏死亡之后,体内的水分迅速流失,所以形成今天所能见到的一层黄白相间的末状粉渍,这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晒干的咸芥菜疙瘩表面的盐渍大体相似。

所以,专家认为,据此可以认为,墨氏干尸表面的这层粉渍是体内药物通过皮肤而泛现出来的药渍。

除了墨氏自身的原因之外,其实她的墓室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12)

考古人员再次来到了墓地探寻,他们有了新的发现。

整个墓室是由青砖砌成的,而且还用白灰和胶泥腻缝隙,砖缝非常的细,而且贴得很紧密。

这就导致墨氏的整个墓室之内根本没有一点来自湿地的淤泥,非常牢固而且干燥,棺材也没有任何进水受潮的痕迹。

专家们说,在整个扎龙地区,能够密封得如此完好的墓室是十分罕见的。

因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地区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块湿地。

而墨氏的墓地,就在著名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内。

这里是乌裕尔河的高漫滩,有着很多洼地,生长着芦苇,而且空气极其湿润,非常适合丹顶鹤居住。

一般来说,在空气潮湿的湿地,是很不利于尸体保存的,因为泥土含水量很大,容易让细菌繁殖。

而墨氏之所以能够数百年来尸身不朽,她墓室顶端的夯土层起了很大的功劳。

墨氏的墓室顶上,有一层非常厚的夯土层,完全严密地阻隔了湿地的雨水往西渗透。

而且,虽然说是湿地,但是其实扎龙地区是处于寒冷的半干旱地区的,地下是永冻层,还有一个黏土层,所以根本不担心地下水的渗透。

在内因外因的作用之下,造就了墨氏尸体两百多年来的不朽。

黑龙江古墓发生的怪事(黑龙江挖出一古墓)(13)

令人痛心的结局

墨氏的死,无疑是落后的医疗观念与技术带来的结果。

如果当时的医生能够发现她的胎盘没有及时排出来,也许墨氏就不会发生大血崩导致假死。

更不会出现一个大活人被封在棺材里在惊惧中窒息死亡的悲剧。

在分析出墨氏的死因之后,没有人能够忍住不叹息一声,为这个冤死的贵族格格。

如今,在扎龙地区依旧流传着关于墨氏干尸的传说。

2020年,扎龙地区的孩子们晚上听得很多的鬼故事,还是夜晚的女子嚎哭,孩子们瑟瑟发抖的背后,他们或许还不知道这个鬼故事背后,竟然是一个枉死的古代贵妇人。

这么多年,对于我国干尸的研究还没有停下来,而墨氏干尸,是漫漫长路上一个证明,证明那个年代,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女子。

2021年的时候,还是有人在提起这段过往,关于考古,关于墨氏干尸,关于过去和将来,关于那段历史,和属于中华民族的辉煌。

2022年,在爆竹声声中,扎龙地区的人民又度过了新的一年,这些年国家的发展,让所有人见证了祖国的伟大。

参考资料

《少妇之死》;大自然探索 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

《东北湿地干尸复活之谜》;北京科技报

《探秘时刻——千年干尸“复活”之谜》电视节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