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

1957年,苏联,一项关于人类「终极能量」的研究计划秘密展开。彼时,各大国研发核武器的竞赛焦灼进行,短短几年内,美、苏、英试爆氢弹成功。人类都被这种庞大力量所震颤:核聚变(Nuclear Fusion)——目前人类技术所能触达的能量上限,也是太阳的能量来源。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1)

在氢弹研究的同时,激进的苏联科学家们,想到了收集核聚变的能量的用于发电。它能效极高、原料易得,几乎不产生污染,谁驾驭了这种力量,谁就有能力推动人类进入新纪元。人类如何利用可控核聚变制造终极能源?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2)

当氘原子和氚原子聚合,会生成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氦原子,并释放一个多余的中子,产生约 17.6 MeV 的能量。1 克聚变核燃料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8 吨石油完全燃烧。但要想在地球上和平地实现氘氚聚变,必须满足一个苛刻条件——劳森判据(Lawson Criterion),即密度、温度、约束时间的乘积达到3×10^21 keV·s·m^-3,这就需要将核燃料加热到 1 亿摄氏度以上,形成等离子体。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3)

这是物体固、液、气之外的又一种状态,高温会使电子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自由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原子即离子带正电,它们均匀混合在一起,整体呈电中性。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4)

但是,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承载 1 亿度的高温。不过利用磁场可以「隔空」约束它们,让它们悬浮起来。在平直均匀的磁场中,粒子受洛伦兹力将沿着磁场方向做螺旋线运动,其中带正电的离子这样转,而带负电的电子这样转。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5)

想要让核燃料等离子体无限运动下去,我们可以制造一个半径为 R 的环形磁场 B。根据安培环路定理,这需要用一组通电线圈排成这样的大环状。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6)

然而在实际中,通电线圈内的磁场并不均匀,环路内侧比外侧半径小,导致内侧磁感应强度比外侧大,磁感应强度梯度 ▽B 指向圆环中心。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7)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在真空中,磁感应强度梯度 ▽B 和弯曲磁场,会给粒子注入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动能 W⊥,和平行于运动方向的动能 W∥,让粒子们渐渐偏离磁感线方向,这一称现象被称为「粒子漂移」。因为离子和电子的漂移方向相反,渐渐地,核燃料中的离子将聚集到上部,而电子将聚集到下部。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8)

这个问题很致命。正负电荷的分离,将产生一个垂直向下的「幽灵」电场E。它将和环向磁场 B 共同作用,对粒子产生一个指向螺线管外的速度分量,上亿度的核燃料将会被甩出来。该怎么办?这时就需要第二组通电线圈,套在环形磁场 B 外。它可以产生一个竖直方向的磁场 B',B 和 B' 两个磁场合成一个环绕大轴的螺旋形磁场。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9)

聚集在下部的电子可以沿着螺旋磁场转到上部与离子混合,同样聚集在上部的离子也可以转到下部。粒子们搅拌均匀,「幽灵」电场 E 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参考《计算等离子体物理导论》,我们用 MATLAB 模拟了理想状态下核燃料粒子的其中一种运动轨迹。在不考虑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前提下,粒子沿着这样的轨迹悬浮运动,完全不会泄漏出来。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10)

成功束缚住核燃料后,就要考虑核燃料的点火和加热了。这需要在装置中心添加第三组通电线圈——中心螺管线圈。它能够提供一个穿过核燃料环快速变化的磁通,在核燃料中感应出一个环向电动势,击穿形成等离子体,并在其内部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产生的欧姆热能使得核燃料不断增温,配合射频电磁波和中性粒子束注入等各种辅助加热手段,最终使核燃料达到 1 亿度聚变条件,点燃人造太阳。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11)

这就是托卡马克(Токамак),一种最有可能让人类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构型。由苏联科学家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取自环形(тороидальная)、真空室(камера)、磁(магнитных)、线圈(катушках)四个俄文词的缩写。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12)

1958 年,苏联研制成功人类第一个托卡马克装置 T-1。十年后,苏联向外界披露,最新版托卡马克装置 T-3 实现了 1000 万摄氏度等离子体放电,震惊了全世界。从此,托卡马克作为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最主要「科技树」,被各国采纳并沿用。2018 年 7 月,中国自主研制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EAST「东方超环」,首次实现电子温度 1 亿摄氏度运行近 10 秒。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13)

为此,我们现场连线了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王腾博士,请他给我们介绍一下 EAST 相较于以往托卡马克装置的特别之处。王腾:为了实现对超高温等离子体的长脉冲约束,「东方超环」EAST 首次将托卡马克中线圈,全部采用铌钛超导材料绕制。这些线圈工作在零下 269 摄氏度的超低温中,从而进入超导态能够产生约束的强磁场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从而大幅提升装置性能。一边是零上 1 亿度的超高温等离子体,另一边是零下 269 度的超低温线圈。二者之间最近距离,只隔了短短 1 米左右。如此大的温差在人类创造史上绝无仅有。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14)

未来的下一步,就是将托卡马克扩展为能够取出能量用于发电的聚变反应堆。这张图介绍了聚变反应堆的一种可能的构型,利用氘氚聚变产生的中子轰击外侧包层中的氘化锂-6,可持续产生自然界相对不易获得的氚,并维持聚变。随着未来外太空采矿技术发展,还可以利用月壤中广泛存在的氦-3 代替氚,使聚变更高效。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15)

聚变能量被热交换装置取出后,推动汽轮机转动最终发出电能。中国计划在 2035 年建成「聚变工程试验堆」。如果一切顺利,「聚变商业示范堆」将在 2050 年落成。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人类驯化核聚变将成为现实。

可控核聚变有几种技术路线(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16)

而回到当下,中国的 EAST「东方超环」将于近期完成升级改造,挑战芯部电子温度 1 亿度稳定运行 100 秒的世界纪录,将中国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推向新高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