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

很多家长对对数学的一印象总认识数字和数字计算。

可就像熟知的很多人学了十年20年的英语,却说成了哑巴英语一样。从小做计算题的孩子真的就学好数学了吗?

举一个数学习题的例子,小明今天买了十个小蛋糕,她在路上吃掉了一半,又买了三个苹果和一打鸡蛋,路上遇到小朵送给她一个橘子,不小心又弄丢了两个苹果。

问:她会回到家还剩几样东西?

如果把这道题列成一个算式

10-5 3 12 1-2=?

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为什么出题的人需要把它绕这么一大圈子给你看呢?

就是因为数学是用来用的,用的时候不会只有一堆数字给你去算,而是理解数字出现在这里的含义和逻辑得出结果。

更不要说现在烧脑的数学题从小学就能要家长的命了。你自己搞了半天才懂的问题,要怎么让孩子听明白?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1)

小学生一到二年级逻辑思维题库

如果上学之前什么准备也不做,家长陪读的压力就不止心塞那么简单了。简直是需要心脏搭桥手术。

所以为了保命,麻烦一定先了解下数学基础到底该做什么准备。

第一步,数一数(3到4岁)。

说到数学,最初的概念是数数,一个是会数, [shǔ]一个是知道数 [shù] 数字。

要认识一个名词-------数感

数感不是看到1说这是1,看到2说这是2.

认识数字1—10,最好的方法是,给孩子一个苹果,告诉他这是一个苹果,给两个玩具车说给你两辆车。

数数的概念不是看数字,是看数量。孩子能明白数字和数量的关系,能一个一个的数出来多少个,这就是数感的基础。

所以说培养孩子数数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他理解以后数字和运算。

大人最好能先看到什么就带孩子数,走楼梯数有几层,坐电梯我们去几层?

吃饭几个人坐在这?有几个碗筷?

出门看到的东西,玩的玩具,生活中能数的东西不要太多,就看你有没有心和孩子一起数。

我运气比较好,孩子很小就爱数数,对数字很敏感。但开始数也出现过1245789这样的数法,但是没过多久就数清楚了。

我归纳的原则是

①------不打断,爱数多久都可以

②------不求快,慢慢数,错了再来就是了。

③------不考试,会孩子他一起数,数完多夸奖他。

当熟练的会熟练的数1到10到20到30—50,同时还是要知道对应的所有数量,而不是数字。

一定要让孩子把数字和数量对应起来,不然只会认数字,认了白认。

重点:按照对应的数量数,对应的实物数量知道数字。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2)

像图片中这样的图卡做教具是很好用的。

接着同时有对数字大小的概念,多了|少了|还有|又有|没有。

例如:我有三辆车,你有一辆。妈妈比你多。盘子里有5个珠子,另一盘有4个,比这个少。类似这样的对比,在了解数字之后就可以学习。

补充下数字的排序,虽然一直说的还是数数,数量,但是同时一样需要会看数字,明白12345678910数字的含义。

同时能够清晰的数出来数字,知道1代表的含义和数量,这个是数数的关键。

同时还可以做倒着数,正着数这样的练习。也是在让孩子加强对数字之间联系的练习。

生活中只要有心,这样的练习孩子都很容易可以学会。

第二部分:分一分(4到5岁)

了解最基础的数的分解(数量分配)

平时生活中多用到这样的词语,一共|总共,每个|每人,还有|还剩,给我|给你|给他,

再|和。。。。

比如:爸爸妈妈宝宝我们一共三个人,加上爷爷奶奶,一共(总共)五个人。

吃饭了,每个人用一个碗,每个人都有一个勺子和筷子。

今天吃饼干,碗里还有4块饼干,我们吃掉了一块,(还有)还剩下3块。

这里有好多娃娃,给我一个娃娃,给爸爸一个娃娃,给宝宝一个娃娃。

再数数还有几个娃娃?宝宝和妈妈一共有几个娃娃呢?

这样在生活中不断的代入数字的分解,慢慢的孩子就能够理解数量的多少,和增加减少概念。

会知道数字的大小和多少。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3)

第三部分:量一量

升级练习:同时代入理解知道物体的多和少,宽和窄,轻和重,长和短概念,高与矮的概念。

用眼睛去看:这个盒子里装了很多玩具,那个盒子里很少玩具。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4)

日常中去体会:这个路(门,通道)很宽,我们可以一起走过去,这个(公车)门很窄,我们要排队上去,不然会很挤。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5)

亲身的去实践:这个门比你高,你就能走进去,这个洞口很矮,你要爬着进去.

用手去感受和判断:哪个物体更轻、哪个更重?这块石头大所以很重,这块石头小就很轻,你放在手上觉得是不是?那个重那个轻?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6)

真正的去感受到:你看这两条带子(绳子)哪一个长?我们来比一比看,放在一起这条长这么多。红的比白的短一点。

第四部分:学一学(4到6岁)

对于形状的基本概念

2D平面图形----三角形,菱形,梯形(不规则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环形。

生活中的图形有很多,需要做的就是启发孩子去发现这些图形。

日常生活中玩具里,潜移默化的加入颜色的认知和形状的分辨,

配合之前说的大小长短的概念,对于几何平面形状区分开始有认识。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7)

可以升级达到的目标是:

开始知道拼搭组合:

大三角形=两个小三角形=三个小三角形。

正方形=两个三角形=两个长方形=四个小正方形

圆形=两个半圆=三个扇形

长方形=两个长方=两个直角三角形

能够知道图形是由什么图形拼搭出来的,这一类的学习通过搭积木,搭乐高,玩磁力片七巧板都可以掌握。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8)

关于位置的概念 上|下|前|后|左|右。

左和右是比较难掌握的一个概念,但是只要生活中有多次用提醒和引导,孩子对这方面一样也是能掌握的。

阅读看绘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些空间语言,比如,指着书上的配图对孩子说“看,这座房子前面有个栅栏”,“小熊躲在树丛后面”,“小兔子旁边的是小狗”等等,每次还可以问孩子在某个东西上面,下面是什么?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孩子对方位等概念的熟悉度会大大提高。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9)

序数的概念

掌握序数的概念有助于理解“时间的先后”和“事情的发展顺序”。描述(解释)事情的时候常用“第一个”或者“首先”,“第二个”或者“其次”,让孩子对这个概念有清楚的认识。

比如:洗手,我们要先挽起袖子,再打开水龙头把手打湿,抹上泡沫。接下来。。。。。。

搭积木(搭乐高)第一步,我们先准备材料,看看图纸里要什么东西找到放好。第二步再。。。。。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10)

第五部分:算一算(4到6岁)

(这一部分的前提是上面的几个能力都已经熟练掌握了,每个孩子不同,有的可能对数字敏感些,对图形就慢一点。但至少对数字的概念一定要熟练,接下去的练习就会很容易理解,要是发现有困难,最好还是继续上面的练习打好基础,数学是最没办法快进的一种学习,没有捷径。)

“成倍”的概念

某个数量的物品,再来一份完全一样数量的物品家加在一起,这样就变成了倍数。这也是可以在生活中,用水果、筷子、饼干等小物件来说明的。

比如,一只筷子,两只是一双。一只鞋子,两只就是一双。袜子,手套,眼睛耳朵这些都是成对出现的东西都能来解释。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11)

隔数字数数

如果宝宝将1~30的数量都数得很熟悉了,学习一下隔数字数数:2、4、6、8、10... 和1、3、5、7、9等。

配合刚才说的成倍的概念,二四六八十你就可以引导他发现这里头的倍数的规律都是加二。

更加清晰一点的做法,就是用数轴来说明。

跳着数数

在两个两个数已经很熟练的情况下,继续加入三个三个的数,

3,6,9,12,15,18,21,27........

四个四个的数,4,8,12,16,20,24,28.....

最后在1到100已经完全掌握的时候,可以加入五个五个的数,10,15,20,25,30,35,40.......

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

学会了这一步,以后孩子会更容易理解数轴和数阵。

通过百数板这样的教具,会对数量有个更明显的理解。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12)

百数板

逐一加法

向宝宝提问:这里有一个毛球(或任意其他东西)加一个,是多少?再加一个呢?

逐一减法

向宝宝提问:这么多的东西(数量),减一个,是多少?再减一个呢?学会减“1”数数,可以为以后理解减法做好准备。

归纳了这么多基础之后才说到了加和减,可是就是有了前面这么多的基础,后面你给孩子所有关于数学的概念其实就是这些基础的升级版本。

儿童快速学数学简单的方法(学龄前孩子数学的进阶过程)(13)

数学真的就是一项非常琐碎,涉及概念很多的一种学科。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只是最最基础的数字和数量对应,如果想让孩子对数字,对数学是保有一种轻松有趣的心态,觉得解题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

那么家长能做的,就是在他最开始的时候让他掌握这里头所有提到的知识。

而其实这些能做到一点都不难,只要你有心,在很多的绘本游戏甚至玩具中,你都能发现,数学无处不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