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面部刮痧手法完整版(刮痧散褪蝴蝶斑)

文/ 王敬 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

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副主任医师

“蝴蝶斑”是因其斑片分布状如蝴蝶而得名,医学上称为“黄褐斑”“肝斑”等。这种斑多对称分布于额、眉、颊、鼻、上唇等处,亦能累及整个面部。皮损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其界限清晰,边缘常不规整。褐斑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黄褐斑多发生在女性,与其内分泌状况,尤其是雌激素的水平有关。此外,日晒、月经不调、妊娠、服避孕药或肝功能不好、慢性肾病等也都是引发黄褐斑的重要因素。

对于黄褐斑的治疗,除了内服汤药、面膜疗法、激光疗法外,还可以试试刮痧。刚才讲了黄褐斑多分布在面部,一说刮痧治黄褐斑,很多女士直摇头,为啥?在脸上刮完后,留下一片红印,这还咋出去见人呢?不知您听说过没,中医有个治疗方法叫“上病下治”,即头面等身体偏上的病变,我们可以选择身体偏下的部位进行施治。那对黄褐斑究竟该如何施治呢?

第一步:从肝俞穴刮至肾俞穴 重点选择肝俞穴、脾俞穴和肾俞穴,这三个穴都位于脊柱区,分别在第9胸椎、第11胸椎和第2腰椎棘突下,且在后正中线左右各旁开1.5寸上。取坐位或俯卧位,涂刮痧油,用刮痧板的薄边,与皮肤成45°~ 90°,从上至下刮拭6下~ 12下,力道、速度适中,以出痧为宜。以同样的手法刮拭对侧穴位。

第二步:刮中脘穴 中脘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取坐位或仰卧位,涂刮痧油,用刮痧板的薄边,与皮肤成45°~ 90°,从上至下刮拭6下~ 12下,力道、速度适中,以出痧为宜。特别注意:刮拭中脘穴时,患者应腹部鼓气,以免伤及内脏。

第三步:刮下肢三穴 下肢的穴位,主要选择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和太溪穴。足三里穴的简便取穴方法是把手掌心放在膝盖上,中指紧挨着小腿正中间那跟骨头的外侧,中指指尖的外侧即是。左右各一。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左右各一。太溪穴: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左右各一。

刮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时,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涂刮痧油,用刮痧板的薄边,与皮肤成45°~ 90°,从上至下刮拭6下~12下,力道、速度适中,以出痧为宜。以同样的手法刮拭对侧穴位。

改用刮痧板的薄边棱角刮拭太溪穴,其他手法同足三里穴。以同样手法刮拭对侧穴位。

一般3次~ 5次为一疗程。若在刮痧的同时配合玫瑰花10克~ 15克泡茶饮用,效果更佳。

中医认为,玫瑰花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和调经止痛的作用。此外,玫瑰花药性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之血脉,舒发体内郁闷之气,到镇静、抗抑郁的作用。玫瑰花茶能降火、滋阴美容、调理血气、促进血液循环、养颜美容,且有消除疲劳,保护肝脏、胃肠功能,长期饮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活血散斑。(作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6年10月刊

黄褐斑面部刮痧手法完整版(刮痧散褪蝴蝶斑)(1)

黄褐斑面部刮痧手法完整版(刮痧散褪蝴蝶斑)(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