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学院附属小学在哪里(一所审计希望小学的)

清晨,雷公山脉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清水江上碧波荡漾,迤逦不绝在这山水画廊之间,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像一个个小点,正从一处山脚向山腰缓缓移动半山之上,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吊脚楼,最醒目的建筑则是一座砖红色三层小楼,这就是南脚审计希望小学所在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南京审计学院附属小学在哪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南京审计学院附属小学在哪里(一所审计希望小学的)

南京审计学院附属小学在哪里

清晨,雷公山脉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清水江上碧波荡漾,迤逦不绝。在这山水画廊之间,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像一个个小点,正从一处山脚向山腰缓缓移动。半山之上,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吊脚楼,最醒目的建筑则是一座砖红色三层小楼,这就是南脚审计希望小学所在地。

2008年4月,审计署驻深圳特派员办事处援建的南脚审计希望小学竣工落成

南脚审计希望小学,由审计署驻深圳特派员办事处全体干部职工于2007年捐款援建而成,也是我国第一所以审计命名的希望小学。15年来,审计人与这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柳川镇大山深处的小学结下不解之缘。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无不凝结着审计人牵挂的目光⋯⋯

上山

山区的孩子,为了早点到学校,普遍起得比较早。11岁的张宇涛也不例外。2021年9月29日这天,早上六时许,他就爬起来匆匆洗漱。吃完母亲熬好的稀粥后,邀着堂弟堂妹准备一块儿上山去学校。

南脚村主要是苗族聚落,300多户村民过去都遵循传统习惯住在山上。随着脱贫攻坚持续推进和乡村振兴接续开展,现在已有几乎一半的村民搬到了环境更为宽敞、交通更为便利的山脚下。

张宇涛的家,就在清水江畔一处新式吊脚楼里,那儿紧挨着通往剑河县城的大马路,占尽地利之便。

早上七点,和母亲道别后,他带着堂弟堂妹先是跨过一座大桥,沿着曲折的山体公路前行1公里左右,再拐到一条小路往山上走。

顺着山脚往上走,是一段并不轻松的过程。山体陡峭不说,山道也仅有一米来宽。左边是山体,右边是陡坡,需要小心翼翼的。但张宇涛走得很快,因为这条道他已经走了五年,并不觉得困难。

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堂妹张柳冰反倒觉得有点儿累,但是“走习惯了”。途中有个被雨水冲刷断了的小缺口,她略微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勇敢地跨了过去。

山里的孩子带着几分野性,也带着几分纯真。上山途中,他们话都不多,音量也不大。反而是山上的虫鸣鸟叫,甚至还在值早班的公鸡打鸣声不绝于耳。路边的野花野草、森林植被并不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只希望早点儿赶到学校去。

张宇涛在家里排行老幺,上面还有哥哥姐姐也在上学。他说喜欢读书,平时极少去县城,将来希望到大城市工作,“因为听说去大城市可以赚很多的钱”。

路上遇到另一个读六年级的女孩,去过最远的地方也是县城。她的理想是把书读好,将来当一名英语老师,因为“英语成绩还行,数学就没有那么好了”。父母为了联络方便,给她和哥哥、弟弟各配了一部简易手机,但平时从不带到学校去。

行至半山腰,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苗寨。张宇涛和小伙伴从苗寨的狭窄巷道穿行而过,迎面撞见一处平坦的小广场,便抵达南脚审计希望小学了。整个上学路途,张宇涛仅仅花了大约20分钟。

时间尚早,离正式上课还有一个小时。虽然已经在家垫补过肚子,但张宇涛还是用父母给的零花钱,在广场旁边的小吃店排队买了一根用竹签串着的蟹棒。

找了广场一侧台阶,张宇涛和四个捧着早餐盒子的同学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而在广场另一侧的台阶上,几名高年级的女学生正拿着扫帚打扫卫生。

小吃店老板1983年生人,也是从这所小学毕业的,她有五个小孩,现在已经当了奶奶。她十分清楚,这所学校的建设发展,“你们审计出了力”。

这所小学完全处在村寨包围之下,是一个开放式的校园。学校场地局限,仅占地2190平方米,无法实现空间拓展。这处平坦的小广场,既是学校操场的一部分,也是村民的公共活动广场。每逢盛大节日,村民都会盛装在此集结,载歌载舞。

吃完早餐,张宇涛和几个同学在学校操场上简单活动了一阵儿,就回到五年级教室去了。不一会儿,琅琅读书声便从广场一侧的教学楼里飘了出来。

援建

南脚审计希望小学坐落在南脚大寨的东面。站在学校远眺,正前方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谷形地貌,可以一眼望到山脚下的清水江,风景和视野俱佳。

遥想当年,建设这样一所审计希望小学的构想,其实源于审计人的亲身经历。

2001年,深圳办在对贵州省国债资金管理审计项目中,深入黔东南州的偏远乡村取证。在农村公路延伸审计的同时,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山区群众的困苦、教育的落后。

当时,参加审计的同志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审计取证最顺利的一天,但却是内心最震撼的一天。山区的冬天,从来没有一丝温柔。在残破的校舍中,我亲眼看到了农村教育的落后。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孩子混坐在一间教室里,据说是来自三个不同年级。三扇窗子没有一块玻璃是完整的,用泛黄的报纸贴在上面挡风。漆黑的墙壁、七拼八凑的课桌、泛白的黑板,大多数孩子都流着鼻涕,课桌下面偶尔还能看见几双赤脚在晃动。眼前的一幕幕,触动着我。”

项目结束,审计组虽然回到了深圳,但脑海中那幅画面始终萦绕在审计人心中。几经酝酿,反复斟酌,深圳办在贵州省审计厅的协助下,最终选定了南脚小学作为援助帮扶对象。

南脚村地处偏远,位于当时的国家级贫困县和贵州省深度贫困县剑河。从贵阳市搭乘火车到达黔东南州地级行政区首府凯里市后,一路驱车南下,绕过一座山,还是一座山,穿过一条隧道,又是一条隧道,仿佛眼前有走不尽的路。

正式命名“南脚审计希望小学”之前,它的名字叫“南脚春蕾小学”。学校是由当地村民投工献料修建而成,为一所一层砖混结构的小瓦房。

学校仅有六间教室和一栋因年久失修严重倾斜已停止使用的木质教学楼。由于长年风吹日晒,墙壁中间已经有了明显的裂痕,部分砖缝中间的水泥已经脱落,临时塞了一些树叶、布头。

教室外面是一块空地,路面连基本的硬化处理都没有,晴天跑起来满是灰尘,到了雨天就泥泞不堪。

潘晔老师已经在这所学校从教23年,他回忆过去的老校舍,“漏光、漏雨、漏风,有时候会拿塑料布遮挡,还得提防瓦片随时掉落”。

尽管条件如此简陋,但这里依旧是附近四个村唯一的小学。无奈之下,全校教师和住校生只有租住在附近的民房里。

见此情形,深圳办下定决心帮助南脚人援建一座全新的教学楼,改善山区孩子的教育环境。

2007年5月,在深圳办的号召下,办里审计干部职工你500元,我1000元,他10000元,每个人都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奉献爱心。短短数日,100多名职工共计捐款33万元,援建新校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剑河县喀斯特地貌显著,这给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深圳办专门派出了具有工程专业背景的审计人员赶赴现场协调指导施工,确保工期质量和进度。

2008年4月17日,南脚审计希望小学新教学楼正式落成。新盖的三层教学楼拔地而起,新增了教师办公室、师生食堂,教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表达对审计人捐资助学的敬意,新教学楼刚刚竣工落成,剑河县教科局就专门立起一座纪念碑,将深圳办每一位捐款人的名字镌刻其上,以示“吃水不忘挖井人”。

竣工仪式当天,往日沉静的南脚村张灯结彩,芦笙嘹亮。村民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在新建的操场上,南脚村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升旗仪式。雄壮的国歌在山谷中回荡,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间迎风招展,上千双眼睛汇聚在国旗的那一刻,苗家老乡的眸子间忍不住泛起点点泪花。

在竣工仪式现场,时任剑河县县长杨建平代表全县人民赠予深圳办一面锦旗,上书“情系贵州剑河,心在希望工程”。

仪式当天,碰巧一对在外地打工的夫妻回家探亲,还没走到村口就听见了锣鼓声声,原以为是当地村民摆喜宴,没想到竟是村里新建了小学,看到这些激动不已。妻子迫不及待地拉着一双儿女,找到了工作人员。她掩饰不住地激动,说起在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去了大城市才意识到,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如今村里终于有了一所像样的学校,心里踏实了很多。说完,她又和两个孩子一起,向工作人员深深鞠了一躬。

在熙熙攘攘的庆祝人群中,一位90多岁高龄的苗族阿奶慈祥地坐在广场角落里,嘴里一直念叨着“薄吼、薄吼”,经本地人翻译,是苗语“感谢”的意思。大多数村民只听说学校是深圳来人援建的,却不知道深圳在哪里、审计是干什么的,只知道是一群好心人。

新教学楼的建成,也让全校师生“获得感”倍增。在南脚从教9年、现已调到剑河县城关一小的张安琴老师,用“从糠箩掉到米箩”来形容这种变化。在南脚从教16年的侗族老师陶其仙则认为,审计人的援建对山区教育是一种莫大的支持,环境改善了,教学“更上一层楼”,对孩子成长也产生了正向激励作用。

岁月弹指一挥间。15年来,已有400多名学生从这里毕业,走出大山,奔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如今从远处凝望这座教学楼,虽然许多外墙皮已经剥落,留下些许岁月斑驳的痕迹,但是楼体依然坚固挺拔,巍然傲立在群山之巅。

扶智

“铛,铛,铛⋯⋯”几声清脆的铃声响起,课间操时间到了。三层教学楼六个班级的学生迅速赶到操场集合。

除了常规的课间操之外,南脚审计希望小学还有一个加项,就是用手语舞演绎《感恩的心》。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孩子们在空中划出一颗颗大大小小的爱心,带给人一种无声的震撼。这是他们坚持多年的习惯,也是山区孩子表达对社会各界帮扶的感恩之情。于学校而言,则是感恩教育的一部分。

2021年9月,深圳办捐资助学仪式现场

2021年9月28日上午,课间操结束之后,学校还举行了一个捐助仪式。此前一天,代表深圳办前来看望师生的审计干部,已经在剑河县城仰阿莎超市购置了签字笔、作业本等常用学习用品共150套,价值4000余元。一同前来慰问的黔东南州审计局领导周小燕、龙家茂获悉学校缺少办公用纸,也购买了30箱纸送往学校。剑河县审计局副局长张承忠还带去了慰问金。

得知是要给每个人发放笔和本子,孩子们兴奋不已,满满一操场尽是141名学生此起彼伏的声音。老师不得不用扩音器喊话维持秩序。最后,按照年级顺序,学生们十人一组,到临时拼起来的桌台处,逐一领取了学习用品。

领到签字笔的张柳冰,还把笔盒子拆开数了一下,一共14支,而且是彩色笔套,这让她直呼:“很喜欢,可以用很久了!”

十五年如一日,深圳办以拳拳之心传递温暖,默默在这所山区小学扶贫扶智,助其长远发展。

自2007年捐资建校后,深圳办审计干部数次前往南脚审计希望小学看望慰问苗族师生,深入了解学校建设和办学遇到的问题,力求在扶智上下功夫,不做“一次性”扶贫。

2010年4月,为了使南脚审计希望小学的苗族师生获得持久长效的帮助,深圳办设立了教师和优秀贫困学生奖学金,精心制定《贵州省剑河县南脚审计希望小学贫困优秀学生奖学金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以制度确保奖学助学机制效果,并捐赠5万元作为首笔奖学金基金。5月,前往南脚审计希望小学签订捐赠设立奖学金合同。12月,为该校学生颁发了第一笔奖学金。

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民情实际,深圳办还专门设置了特殊关爱奖,以鼓励那些失去亲人、家庭贫困的学生安心学业、自强不息。

小龙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孩子,也是这一奖学金的受益者之一。2011年夏天,小龙领到奖学金后,和老师请了假,然后紧紧地攥着信封飞奔回家,在山路上留下了一个单薄的背影。十分钟以后,他又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硬是拉着前来的深圳办审计干部去他家坐坐。他家是离村口不远的一座两层吊脚楼,依偎在两颗粗壮的大树中间,楼下一层一半是厨房,一半是猪圈。从地面一个简易楼梯爬上便是二楼的卧室,昏暗的房间中,只有木板之间的缝隙透出微弱的亮光。整个房间没有床,几床单薄的被子卷成卷靠在墙角,一张杂乱的桌子上摆着各种苗家绣品。对于这个平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的家庭来说,信封里这400元的奖金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有了这些钱,奶奶可以少熬几个夜晚做苗绣,生活费有了着落,一家人露出久违的笑容。

在南脚审计希望小学现任校长肖明光的记事本上,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2017年,现金13400元(其中,学生奖学金7800元,十佳少年2400元,特殊关爱3200元),学生校服217套,器材折价2975元;2018年,教师慰问金7000元,学生校服212套,铅笔、圆珠笔各212盒,电子表、书包、笔袋各212个;2019年,现金13200元,学生奖学金7800元,十佳少年2400元,特殊关爱3000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肖明光看来,“全体师生应时刻铭记捐资人的善举,勤教笃学,不负厚望”。

剑河县教科局督学曹安国证实,南脚审计希望小学虽然地处大山腹地,条件受限,但教学质量在全县小学中处于中上水平。2018年、2019年,在剑河县30多所同类村级完小考评中,学校分别位列第二名、第三名。2020年,县教科局调整评价方案后,南脚审计希望小学教学质量仍然位列第7名。

黔东南州审计局副局长周小燕多次到访这所以审计命名的学校。在她的观察里,这里的孩子生活环境相对闭塞,但是勤奋刻苦的劲头并不输城里的孩子。

正在读六年级的吴静安,是邻村中都人。父母听说南脚审计希望小学教学质量不错,就把他寄宿在山下外婆家,每日走读。2021年五年级期末考试,他名列全班第一名,得到了深圳办设立的学生奖学金500元奖励,这让他学习更有劲头了,“希望将来上高中,考大学”。获得“十佳少年”200元奖励的张琳,就读六年级,从一年级至今,她一直都是班长,她希望好好学习,将来可以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

15年来,深圳办先后7次前往南脚审计希望小学看望慰问师生,为该校评为“学年优等生”“十佳少年奖”以及家庭贫困、失去单亲或双亲的学生累计发放各类奖学金10万余元,数批审计干部曾来此对师生进行过爱心帮扶。

2011年6月,深圳办在南脚审计希望小学设立奖学金,图为签订仪式现场

从新建教学楼到设立奖学金,从寄送扶贫物资到引导树立远大志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审计人,持之以恒地将爱心和希望传递给苗族同胞,为山区孩子托起美好的梦想。

希望

临近正午,午餐时间到了。孩子们从教室里蜂拥而出,在教学楼右侧的食堂门口排起了长龙。

午餐是这些山区孩子享受国家营养餐计划的一餐。国家补贴标准是每位学生5元。如果是住宿生则加上早晚餐,一共补助9元。

孩子们就餐使用的都是统一配置的大号不锈钢碗。9月28日这天,他们的午餐是蒜薹炒肉丝,外加一个萝卜汤。打饭的苗族阿妈给每个孩子碗里都堆得满满的,像一座座小山包。饭菜如果不够,还可以随时添加。

打完饭菜的孩子们,有的就近在广场上蹲着吃,有的三五成群在台阶上、凉亭里坐着吃,有的则跑回教室或坐在楼梯间吃饭。

“如果条件允许,加盖一个学生餐厅就好了。”前来慰问的深圳办审计干部敏锐地发现现有食堂空间有限,无法满足集中就餐需要,如能在食堂上面再盖一层,孩子们就不至于散乱各处就餐,卫生环境也更好一些。

六年级班主任彭太波老师介绍,由于缺少一个固定餐厅,每逢刮风下雨,学生在外面吃饭要“速战速决”。

上述情形,肖校长也颇觉无奈。因为山区小学经费有限,这一想法,只能是一种追求完美的“小希望”。

审计人的“小希望”还不止这一项。比如,开放式环境给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如果采取封闭式管理,将学校对外出口的路改换一下位置,就会好很多。

此外,露往霜来,经年累月,教学楼也日渐老旧,外墙修缮也应该提上日程。

教师和住宿生的生活、休息等问题,也常让审计人“牵肠挂肚”。学校目前仅有18人住校。11名男生、7名女生各住一间宿舍。宿舍光线不好,屋顶没有隔热层,夏热冬冷。审计干部希望从这些细节入手,推动现状改善。

早在2015年冬,得知寄宿的30名学生晚上取暖条件差、被子单薄,深圳办的审计干部就曾从千里之外寄来加厚的冬被、被罩等生活用品,在寒冷冬日里给这些住宿学生送去春天般的温暖。

由于地势较高,山上停水停电时有发生,加上没有安装热水器,学生洗澡、用水用电都不是很方便。为了照顾好这些住校生,学校除了安排一名宿管阿姨负责照顾日常起居外,还安排九名在任教师晚上轮流值班,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是,深圳办援建的这所教学楼一共只有九间办公用房,除去一至六年级各一间教室外,有一间专门辟给当地办幼儿园,有一间放置教学实验用具的功能房,剩下的一间则是九名教师集体办公的地方,因为场地狭小,教师们连午休的地方都没有。

“如果能在食堂和学生宿舍上面加盖一层,上述问题都会得到有效解决。”黔东南州审计局政府投资前置审计中心主任龙家茂分析认为,上面一层总面积不到150平方米,粗略估算投入15万元就可以实现目标。这样学生餐厅有了,老师休息的地方也有了。

然而,由于寨子下面是河流,拦水筑坝,水位上升,导致边坡不稳定,存在发生地质灾害的隐忧。再加上经济社会发展,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到县城读书,学校生源也在锐减,学生已从入学高峰时期的260人降至141人。学校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撤并合校,搬迁到交通更为便利的山脚,也是一个未知数。

多重因素叠加,给深圳办下一步帮扶的投资决策部署带来一定影响,也给当前学校的未来规划和实际投入带来不小的变数。

这些枝枝叶叶的事项,前来慰问的审计干部都会认真做好记录,以便回去跟特派办领导详细汇报,共同研究解决。其实,不管软件硬件,大事小情,关于这所学校的一切,审计人都记挂于心,并努力为其排忧解难。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学校改善发展环境。长远看,学校搬到山下更方便就学。作为全国第一所以审计命名的希望小学,无论它将来如何发展,我们都要加倍呵护,哪怕是绵薄之力,也要久久为功。”深圳办特派员段大波认为,千方百计为南脚审计希望小学办实事,助力其更好地发展,是审计人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21年9月,学生领到审计人员现场发放的学习用具,喜笑颜开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关于这所审计希望小学的诸多“小希望”,终将在时代的洪流中迎刃而解。静静流淌的清水江,一路缓缓向前,用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审计人与南脚审计希望小学的故事⋯⋯(记者 李兆勤 通讯员 于玲)

素材来源:《中国审计》2022年1期

(责任编辑:李亮 宋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