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诗句带赏析(花开花落唐诗宋词)

一场大降温,携风夹雨很多刚刚盛开的花,还没等来众多观赏爱慕者的目光,便开始凋谢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花开花落诗句带赏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花开花落诗句带赏析(花开花落唐诗宋词)

花开花落诗句带赏析

一场大降温,携风夹雨。很多刚刚盛开的花,还没等来众多观赏爱慕者的目光,便开始凋谢了。

几天前的连续高温,催开了本来还想再孕育一阵的蕊。我记得有一年春天气温偏低,清明小长假去看油菜花,那一大片油菜田中,居然没有一朵黄花。来早了。

今年三月十六号,看到了盛开的油菜花,有的已经盘旋着结荚,生出了一根根菜籽果实。桃花也是。柳树的絮,还没有养好,桃花的瓣,有了飘飞的影。还没来得及去看便有了风雨,天晴后,桃花会凋落殆尽吗?

前天大雨中,去看樱花。疫情的休息天,大道被封闭,阻止了游人观赏的脚步。鉴真大道周边,有很多同类型樱花树。退而求其次地走到另一条交通道上观看。正是盛开时节。

雨,毫不留情地落下,全无怜香惜玉的柔情。一朵朵樱花瓣上,是一点点的水珠儿。水珠晶莹,泫然欲滴。像什么?鲛人泪。鲛人是谁?西方文化中的美人鱼。在《搜神记》、《述异记》、《博物志》、《山海经》等中国古籍中,均有记载。鲛人泪,专指美人鱼的眼泪。

传说鲛人哭泣时,滚滚眼泪会变成美丽透明的珍珠,叫鲛人珠。鲛人珠异常珍贵,有香铜软玉等功效。传说中的美人鱼也好,鲛人也好,今人都没见过。文字中的记载,总归很美,透着神奇与玄妙。

樱花的泪呢?融进了雨里,跌落到地上,无处寻觅了。都说鲛人苦,樱花更苦。樱花是种盛开时不管不顾,不留余地的植物。我一直想不明白,泰戈尔为什么要写下“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句子。夏天绚烂之极的花,有什么?如何比得了春天的桃李、樱杏、玉兰、海棠?如何比得了油菜花在大地上勾画出的片片图画?

生如春花,真的幸福吗?那么多的竞争者,有的以味道取胜,有的以颜色夺人。樱花没有浓郁的气味,也没有绚丽的色彩。吸引人用什么?竭尽生命的蓬勃!樱花盛开时的生命力,充满了邪魅的诱惑。

轰轰烈烈地生,轰轰烈烈地去。这是不是樱花的花语,我不知道。只是樱花的泪,让我瞬间破防。生命的璀璨承受了意外的风雨,一年三百六十天的期待和积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何止樱花呢?那么多为了春天、等候春讯、期待春风才绽放的花儿,被“倒春寒”击倒了,委顿了,颓圮了。唐人的《金缕衣》,告诫惜时光莫辜负:“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摘枝”。这是“惜花爱时”类诗歌中,少见的行动派。

宋代词家晏殊却是这样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去年今年,依稀仿佛。除了接受,别无他法。晏殊小令,婉约温情。另一位号称豪放派的辛弃疾,在面对落花时,一样地感慨万千:“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辛稼轩的词,更符合我雨中看樱花的心境。才觉得春天到了,转眼便是落花满地春归去。豪放派的辛弃疾,最后翻转了词义,让本来颇有感伤的调调,变得略略好些。毕竟还有斜阳,照亮了“烟柳断肠处”。行色匆匆的征夫,独守闺中的少妇,会在温暖的斜阳里,看到“落红不是无情物”的深情吧。

是啊,“落红不是无情物”!就像生命中的每一个“遇见”一样。茫茫人海中的匆匆一瞥,擦肩而过的气息交融,一杯下午茶的邂逅,一生一世的爱恋,其实都是为了告别。这个世上,没有谁真正做到“同年同日生”、“同年同日死”!无论长短,不过一段!即便是同日盛开的鲜花,凋落的时间也保证不了同时。

花开了,是为了凋谢。人来了,是为了离去。谁能说生的本质,不是为了死?生死生死,紧密相依的一个词,离了谁都不行。“不知生焉知死?”可是生是什么?死又是什么?

最好的告别,便是像花儿一样悄悄地离去,无声无痕。

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意想不到和太多的无可奈何。花的生,有没有这样的遗憾?“林妹妹”说:“花魂鸟魂总难留”。花有魂吗?应该有的。要不,为什么要“化作春泥”?

花魂其实是人的情感。李后主的《相见欢》,比晏殊的《浣溪沙》,在无奈之余,多了无穷的感伤:“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是李煜词的魅力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