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从哪天开始计算(入伏时间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老黄牛/文

<1> 每年夏天,都有几十天的“伏天”。“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几十天。 目前科技手段发达,哪一天进伏?哪一天出伏?我们可以在手机中轻易查到。 但是,多数人并不知道,伏天的起止日期,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2> 我们的老祖宗,在古代就制定了“天干”、“地支”纪年法。 所谓天干,共是十个字,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号称“十天干”。 所谓地支,共是十二个字。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号称“十二地支”。 把“天干”中的十个字与“地支”中的十二个字逐一两两相对结合,便可以组成六十个并联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如下表:

入伏从哪天开始计算(入伏时间是怎样计算出来的)(1)

<3> 古人用这六十个词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就是说,用这六十个词作为每个年、月、日、时的命名。 六十个词用完了,从头再用一遍,循环轮流,往复无穷。这就是“六十花甲转,轮流永无穷”。 在“天干”、“地支”纪年中,每十年中有一个“庚年”,每十个月中有一个“庚月”,每十天中有一个“庚日”。 换句话说,在每次六十花甲的循环中,有六个是带有“庚”字的命名词,这就是庚午、庚寅、庚辰、庚子、庚戌、庚申。

<4> 有一句古话说:“夏至三庚便是伏”。 “入伏”的日期,是根据““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日期确定的。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又称“初伏”的第一天。 第四个“庚日”就是“二伏”,又称“中伏”的第一天。 第五个“庚日”就是“三伏”,又称“末伏”的第一天。 每个“伏天”都是十天。“末伏”的第十天,也就是第六个“庚日”的前一天,这一天叫做“出伏”,也就是说全部的“伏天”在这一天结束。

<5> 为什么有的年头的“伏天”有四十天呢? 这是因为,另有一句话叫“三伏在秋”。 “三伏在秋”的意思是,进“三伏”的日子,必须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具体说来,如果“二伏”的十天在“立秋”以前就完结了,但“三伏”不能在“立秋”以前开始。遇到这种情况,“二伏 ”就必须再延长十天,延长到“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即“夏至”后的第六个“庚日”之前结束。然后再从第六个“庚日”起,开始”末伏”的十天。 这样一来,“中伏”就有了二十天,三个“伏天”加在一起,就有了四十天。

<6> 2022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夏至后的第2天,也就是6月23日,就是“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庚戌)。

第二个庚日在7月6日(庚申);

第三个庚日在7月16日(庚午)。

因此,今年的“初伏”被定为从7月16日开始,10天后的7月25日结束;

“中伏”从2022年7月26日开始,本可在8月4日结束,但8月7日“立秋”,“末伏”不能在8月5日开始,于是“中伏”只好向后延长十天,到8月14日结束,共20天;

“末伏”从2022年8月15日开始,到2022年8月24日结束,共10天。 今年三个伏天总共为40天。

2022年“伏天”起止时间表如下:

7月16日到7月25日为头伏(十天);

7月26日到8月14日为中伏(二十天);

8月15日到8月24日末伏(十天)。

今年伏天共40天。

“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三伏热。”今年“夏至”武汉无雨,看来“伏天”会很热了!

2022年6月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