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

和田玉当然是越油润越好了,因为油润度是判断和田玉的一个重要指标,判断和田玉的好坏标准除了要看和田玉的油润度以外,藏玉小哥建议还要关注它的颜色、致密度和雕工等等。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1)

和田玉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国玉;它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几千年传承的玉文化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油润性,而油润性也正是和田玉所独有、其他宝玉石所不具备的一个特点。温润的和田玉常常会让人感觉亲近,觉得它已融入了你之中,成为了你的一部分。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2)

因为细腻(致密度)油润是鉴别玉和石的主要依据,人们爱和田玉也正因为它的温润性质,因此对和田玉来说,质地的细腻油润是第一位的品质。那么,如何来看呢?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3)

和田玉的油润度不是那种纯粹的“油呼呼”的感觉,应该是和田玉本身呈现出的“油脂光泽”,也不是用不干净的手盘玩之后所具有的那种油呼呼的感觉,一般来说和田玉的油润度包括一下两个方面: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4)

一、油润光泽的视觉感(眼看)

和田玉一般具有程度不等的油脂光泽,油脂光泽越强,质地越好。换句话说,和田玉的质地越好,它的油脂光泽也越强;导致和田玉油脂光泽的主要原因是内散射光,它是射入玉石内部的光线经玉石内晶粒散射后,再次射出玉石进入人眼的那部分光线。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5)

玉石的紧密度越高光泽越强,但硬度过高光泽会偏刚性;和田玉打磨速度越高,打磨越细,更会显得光泽度强、油脂感强。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6)

二、油滑润手的触摸感(手摸)

上好的和田玉料还须具备手感上的油性;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的油滑感觉,就象手里握着一砣油,用手一推,就会有一种油要化开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特殊也非常好;脂份高就是“油”,结构细而匀,就象一块煎好后凝固的猪油,几乎看不到结构;除了上述的油润度来判断和田玉以外,我们还应该从以下几点判断和田玉的好与坏: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7)

1、白度

“色差一级、价差一倍”之说,所以白度很重要,讨论和田玉的白度,首先要明确好范围,就品种上说,应该是对白玉而言,其他青玉、碧玉、墨玉自不在此列。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8)

2、玉质是否细腻

细腻度指组成和田玉矿物颗粒的细小程度和结合的紧密程度;优质和田玉在肉眼观感上有一种又细糯、又腻滑的感觉,肉眼可以看到细密的小云片状、云雾状的玉花,这是和田白玉特有的肌理特征;一些藏家把细腻温润的和田玉形容成蒸熟的水磨糯米年糕,是非常贴切和形象的;品质好的和田玉。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9)

3、“致密度”

是和田玉晶体间隙大小的指标,致密度不等同于密度,虽然跟密度有很大关系,同时致密度也不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结构,看致密度就是看光泽,光泽强烈一般致密度较高,用同样打磨方式,致密度高的玉料出来的光泽就会比较油亮,出来成品视觉效果就会比较好,玉质感往往会比较强。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10)

4、杂质

黑点或白点的多少比例,一般玉纹及玉花是结构纹理的变化,而黑点和白点就是白玉中的杂质了,纹理的变化只造成品相的高低,而杂质尽可能没有最好,有很少也没有关系,但多了就影响玉的品质了。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11)

5、玉面有无绺裂

虽说"十籽九裂“,没有一块和田玉是完美无瑕的,有小的绺裂不可避免,但深裂会直接影响玉的价值,上乘和田玉料质要润,以质地细腻油润,整体光洁纯净,无瑕疵、无石筋、无裂纹。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12)

6、皮子

和田籽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皮色是籽料的身份象征。单纯从皮类型来分的话,可以概括为:薄皮、油皮、沁皮三种类型;和田玉有皮者价更高,这些天然形成的皮、色,灵动、富有生机,犹如人的皮肤似乎会呼吸,有皮子的和田玉玉质会更加温润。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13)

7、雕工:

雕工对于和田玉非常重要,有句话叫三分料七分工,一般雕工主要看两个个方面:一是看工的内容,是有创意的,不常见,为喜庆吉祥图案的,价值就较高;体现在:布局和雕刻的形象。二是看工的精细程度也就是看它的细节,体现在:点、线、面,越是精细价值越高。

和田玉如何越白越好(有人说和田玉是越油润越好)(14)

我是藏玉小哥-新疆本地人,专注精品和田玉收藏,分享和田玉收藏和鉴别知识,欢迎大家关注、转发、留言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