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的经商智慧(浙江人的经营方略)

在我接触的朋友之中,我暗自以为,浙江人不知是占据了地域的优势,还是吸纳了天地的灵气,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今天单就他们在经营方略上的一些超人思维模式,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也许对朋友能有点启发。

一、作坊式集团化的创业方式

浙江人的经商智慧(浙江人的经营方略)(1)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产品的成本,进一步垄断中国乃至世界部分市场,浙江人最早就打出了“让世界了解浙江,让浙江走向世界”的响亮口号。在经营方式上,他们采用作坊式集团化的一条龙经营方式,把产品化整为零。如你家生产杯盖,我家生产杯里的内衬,他家生产杯身等等,最后有人负责组装。由于大批量生产,成本可以降到最低,仍有利可图。如此批量的生产,在充分保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前提下,其垄断市场是必然无疑的。

二、投资观——最有钱到最无钱的循环往复

与浙江人接触多了,才从一个个老板口中得知:表面看来他们浙江老板穿着雅戈尔、杉杉等名牌服装,开着“奔驰”“奥迪”,吃着山珍海味,住着琼楼玉宇,下榻于五星级宾馆,出入于灯红酒绿,拥媚抱娇,出手动辄千万,更不用说豪华亮丽的厂房设备了。但实际上他们很节俭,他们手上都没有钱,这一切都是为了生意。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最初其实根本就没有钱,但他们敢借,敢贷。比如,有的人当初一分钱也没有,但可以低三下四地去借去贷,在自己以为有发展潜力可挖的黄金地段建造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的玲珑精巧的房子,过不了多久,看准行情抛售转卖,一下子就将投资的几倍赚回来了。许多人就是这样起家的。另一种情况是,手上有钱,但除了留够必不可少的生活、医疗和对孩子的教育投资的短期消费所用资金外,绝不将一分钱存入银行坐吃利息,他们要用之于扩大再生产。所以浙江人手上是不会拥有可观的现金的,如果拥有,别人会笑你是最原始也是最愚蠢的守财奴。

浙江人的经商智慧(浙江人的经营方略)(2)

一提到浙江生产的商品,人们就会不假思索地想到“假冒伪劣”四个字,尤其在温州。对此,我请教浙江人,他们大都说,那已成为历史了。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及九十年代初,为了完成资金的最基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他们是用过“坑蒙拐骗”的假冒伪劣生产销售方式,除此以外,别无选择。“这不能完全怪乎我们,应该说,这正是我们的精明之处。你想想: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消费承受能力有多大?消费观念又怎样?我们浙江人当时抓住了人们既无超前消费的经济基础而又想赶超前消费的时髦这一消费心理,很快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现在'改邪归正'了,非但如此,而且时时刻刻得关注市场反馈,更换产品式样,不断追求卓越,开发精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才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与内地人守财奴式的观念大相径庭。难怪有人说,在世界上,“赤字”是富有的象征,不会超前消费的人,永远不会拥有巨大的财富。现在我算明白了个中的道理。

三、 人烟处处浙江人

浙江人的经商智慧(浙江人的经营方略)(3)

浙江人是最能吃苦的。他们做生意永远不满足于本乡本土。可以说,哪里有人烟,哪里就有浙江人在做生意。无论是西藏还是新疆。早在八十年代初,浙江人就以裁缝、理发和家具等优势闯荡江湖而闻名天下。当时,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是小镇,就会看到浙江人的店铺招牌。他们头脑精明,态度热情,做工精细,讲究信誉,售后服务到位。记得一九八七年去西藏途中,在八一镇逗留等车时,于当时还刚刚建修、连一点“镇”的雏形都没有的荒原上,就看到了几十家温州人在用木板搭作的简陋房子内做生意。浙江人不怕苦,不怕累,三三两两出门,从早上到晚上,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

你有机会去浙江的乡村转转,你是分不出城市和乡村的。欧式的漂亮房子,一幢一幢,不高不矮,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中争奇斗艳。马路全是硬化了的,工厂规模不一,但遍布各地。海陆空的交通十分便利。在乡下,大多数的房子是空荡荡的,只能听到老人的声音。一个村子,中心部分已没人住了,周边的新楼房才有生动的人烟,这不是一个村子的景象。村庄不断在扩展,村与村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了,城市与农村之间已完全在弥合、交汇,最后,干脆咎叫城镇了。

浙江省的自然资源其实一点也不丰富。但他们靠的是“精明”这一资本。市场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时间对他们来说就是金钱,拼搏对他们来说就是食量,创新对他们来说就是血液。他们有可能最先靠的是仿制起家,先是生产真空保温杯,后是拖把,再后是儿童滑车,现在是防盗门……我不知道,接下去会是什么。

四、地域专业化的生产模式

浙江人特别精明。我常与他们开玩笑“天下的灵气,80%被你们浙江人霸占了。”何以言之?从他们经营的地域专业化生产模式便可见一斑(当然,这种经营模式在苏南、广东等地亦然)。比如,杭州的丝绸、宁波的服装、诸暨的袜业、义乌的小商品批发、永康的五金、

浙江人的经商智慧(浙江人的经营方略)(4)

温州的鞋业等等,不胜枚举。他们既从全国大市场着眼,又兼顾浙江的微观布局,一切从实际出发,极力抢占市场空白。采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创业观念,始终保持产品的销路前景看好。不但一市一地如此,就连某个乡镇也是如此。比如杭州市的“四季青”,就是一个极具专业化的批发市场;又如永康市虽然以五金为主,但拳头产品却是防盗门;而永康的前仓镇,又是全国文教用品的生产基地,从体育用品到师生生活及办公用品,应有尽有,就连小小的校徽、各类规章制度的匾牌、流动红旗、各类奖杯等等,一句话,你想到的,他们早已想到;你没想到的,他们也已想到。在经营理念上,我们内地人真是望尘莫及。

2021年5月于樵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