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

对于那些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来说,中世纪是黑暗的时代,而古代希腊罗马则是黄金的岁月,他们渴望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那种光辉灿烂的文化。由此产生了“文艺复兴”,实质上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向世界宣告他们正登上历史舞台并要依照他们的面目创造历史的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美术的新局面首先在意大利这块古罗马文明故乡的土地上产生是不足为奇的;而在意大利,它首先在商业兴隆的富裕城市佛罗伦萨兴起也是不足为奇的。在十五世纪早期文艺复兴阶段,以建筑家布鲁涅列斯齐、雕塑家多纳泰罗、画家马萨乔为首的一代又一代佛罗伦萨艺术家,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透视学和解剖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在真实地再现世界的生动面貌方面及解决美术的一些基本问题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几位杰出的艺术大师,我们了解这段西方美术史,不得不对他们有一定的认识。

波提切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杰出画家,也是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

他的作品多取材于文学作品或古代神话传说,表现出画家对现实生活和人性的关注。他和同时代的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倾向的画家一起讴歌人性,塑造富有抒情气质和美好情感的艺术形象。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1)

《维纳斯的诞生》

《维纳斯的诞生》是一幅富有创造性和象征性的作品,描绘的是维纳斯刚刚升出碧波万顷的海面时的场景,她体态经盈优雅地站在贝壳中、秀发随风飘舞,风姿绰购,楚楚幼人。片片玫瑰范湖正随风飘洒在她的身旁。

此时,快乐的风神舞动着翅膀前来迎接她;山林女神也从林中出迎,手持着特意为维纳斯制作的紫色长裙。然而面对新的世界,维纳斯天真的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迷惘和忧伤,也许这是维纳斯对未来的憧憬和迷茫、抑或是对宇宙生命自我觉醒式的复杂情绪的流露,这种让人寓目难忘的感伤情调使得画面有了很强的精神意义。这也正是此画的耐人寻味之处:寄寓着画家对新时代的一种自我苏醒式的感悟,更寓含着画家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大师,他严谨而又富于理性的探索精神,使他善于把多种知识融会贯通。

就画面而言,为了准确地表现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规律,达·芬奇曾亲手解剖过三十多具尸体;为了表现好绘画中深远背景的虚实处理,他创造了“空气远近法”;为了处理好轮廓线和背景的微妙变化,他创造性地运用了“渐隐法”。这些技法在西方绘面创作方面都有开拓意义。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2)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以现实生活中的年轻少妇为模特的肖像作品。

达·芬奇全心投入到此画创作中,在创作此画时,正值蒙娜丽莎丧婴不久,为了让她摆脱内心的忧伤,达·芬奇便请了当时佛罗伦萨城最好的乐队和演员来为她排忧助兴,以使她的神情和微笑更自然和持久些,画家还创作了一些小稿反复推敲。如此时画时止,先后用了四年多的时间才完成这件绘画史上不朽的艺术作品。

画中的蒙娜丽莎,仪态娴静安详,面带迷人的微笑,目光温柔而纯净,嘴角微微上翘,双手自然地叠放在身前。一双优美又富有“表情”的纤纤玉手,与面部神情和谐统一。尤其是她的右手,历来被誉为西方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蒙娜丽莎身后是远山、溪流、小径与渐渐隐向天际的树木,一切都是那样和谐恬静,与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共臻于永恒。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3)

《抱貂的少女》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4)

《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5)

达·芬奇长期摸索的多种技巧在画中均得以综合体现,此画充分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和人文主义理想。蒙娜丽莎的微笑是那个刚刚走出黑暗中世纪的、时代的微笑,是人类文明前行的微笑。至今仍闪烁着那个时代的理性光辉和人文精神,感染和启发着今天的人们。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雕塑家,他的绘画和建筑成就也令世人惊叹不已。

米开朗基罗是一位才华横溢精力充沛的艺术家,把一腔的热情和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到美术创作中。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如雕塑《大卫》《哀悼基督》《摩西),绘画《创世纪》等,都是他呕心沥血创作的杰作。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6)

《大卫》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7)

《创世纪》

《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应教皇朱诺二世的委托,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天顶壁画、作品以《圣经》传说为题材,表现了神的伟力。整个作品分为“神分光暗”“创造日月”等九个场面,场景宏大,人物众多,是一项巨大的艺术工程。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8)

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9)

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局部

创作这一巨幅天顶壁画花了画家四年的光阴,作品完成时他仅37岁。该图是《创世纪》中“创造亚当”的场景,描绘的是亚当在未得到神助之前,身体虚弱无力,正在等待着神赐予力量成长为精力充沛,体魄健全的人。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10)

作品表现的正是耶和华在天使们的簇拥下,携裹着一股气势和神力前来赐予亚当力量,亚当用尽最大的力气试图坐起,本能地伸出左手食指与耶和华的手相接,作品表现了这一刹那间的戏剧性情节,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作品造型准确,想象力丰富,显示了画家卓越的创作才能。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三杰”中最为春风得意的天才画家。

他25岁时便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典雅委婉、秀美抒情,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之作。给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当他年仅37岁便去世时,教皇也为之落泪。

拉斐尔一生画了很多圣母像,被称为画圣母的圣手,《西斯廷圣母》便是拉斐尔圣母画题材的代表作。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11)

《西斯廷圣母》

这幅画是他为意大利西斯廷教堂所画的祭坛画,作品以精湛的创作技巧、温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来歌颂圣母伟大而崇高的普世情怀。

画面中帷幕缓缓拉开,圣母怀抱圣婴,脚踏祥云从天而降,左边是身披法衣的教皇西斯廷二世,他正虔诚恭敬地迎接圣母和圣子的驾临,并为她们引路,右边是圣女巴巴拉,她作为世俗的代表上前来迎接,她态度虔诚而面带羞涩。画中的圣母是一个年轻贤良温柔的女性形象,是实现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母性象征。她居于画面中心的位置,具有端庄、贤淑的优雅气质,目光温柔、娴静,而又有一种难言的悲悯和忧伤。此时的她正依依不舍地准备把圣婴献给这多难的人间,这位初为人母的年轻母亲内心情绪的复杂是可以想见的。这一切都被画家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出来。画家笔下的教皇西斯廷二世是忠厚持重的长者形象,巴巴拉则有着温柔纯净的心灵,二者使得整个画面略带悲凉的气氛中又充溢着一份深厚的人文关怀。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12)

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素描(看4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13)

拉斐尔的画中所表现的这一富有人文主义理想的圣母形象,具有感人至久至深的艺术魅力。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肯定不止这些。但是,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四人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辉煌。他们的杰作,将永恒留在人们的心中,让大家回忆起在那个时代,画家们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透视学和解剖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从表现神权到人性,描摹着他们认为心中最美的事物。

阅读更多美术相关的文章,请点击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