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艾灸的十大好处 谷雨艾灸防杂病

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

慢性病艾灸的十大好处 谷雨艾灸防杂病(1)

天文专家表示,谷雨是表示气候状况的,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古诗有“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提醒人们时至暮春,初夏将至了。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蕴涵着“雨生百谷”之意立春之后,乍暖还寒,三日一风,五日一寒,可谓司空见惯。谷雨之后,雨水充足,便于谷物生长。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的湿度逐渐增大,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我们可以通过中医外治--艾灸的方法进行调理,艾灸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温通经络的作用,对于湿气重的谷雨节气特别适用。

谷雨

艾灸按摩 健脾保健

慢性病艾灸的十大好处 谷雨艾灸防杂病(2)

古人言,“顺四时者昌,逆之则伤”。养生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顺应四时之气。针对谷雨时节湿温兼夹,易伤脾脏的特点,可以通过穴位按摩健脾祛湿,通过艾灸温阳、利湿、通脉,一方面改善脾胃运化功能,祛除湿气,另一方面可抵御湿气内侵人体,未病先防。

常用健脾祛湿穴位:足三里穴、脾俞穴、中脘穴、天枢穴、阴陵泉穴、丰隆穴等。

1.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峭外一横指处。灸足三里能预防疾病,强筋壮骨。如《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记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具体方法是:经常用艾炷或艾条灸两侧小腿的足三里,每次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20~30分钟。也可在每年的伏天施灸,因伏天气候炎热,人体的阳气易于调动,所以伏天施灸具有“阳逢阳长”的作用,对于体质虚弱,阳气偏衰的人更为适宜。

2.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具体方法:将艾灸条点燃后,采用悬灸法放于上方,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一般每次灸10-20分钟,两侧交替进行,以局部潮红为度。艾灸脾俞可利湿升清、益气壮阳的作用,使脾运化水湿功能正常,将身体多余的水分转输到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液和尿液排泄出体外,令湿浊消散,诸症解除。

3.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肚脐上4寸处。具体方法:将艾灸条一端点燃,左手食指中指置于施灸穴位两侧,右手拿起艾灸条后靠近腹部的中脘穴,距离皮肤约3厘米,用悬灸法灸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红晕而不感到灼烧疼痛为度。中脘穴是八会穴之腑会、胃之募穴,有温中健脾、行气止痛的功效。

4.天枢穴:位于人体腹部,肚脐旁开2寸处。具体方法:将艾灸条点燃后,采用悬灸法放于上方,距离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一般每次灸10-20分钟,两侧交替进行,以局部潮红为度。艾灸天枢穴可以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延缓治疗腹胀、肠鸣、泄泻、急性胃肠炎、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5.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具体方法:将艾灸条点燃后,采用悬灸法放于上方,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一般每次灸10-20分钟,两侧交替进行,以局部潮红为度。艾灸此穴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作用。

6.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与小腿的外侧膝眼和外踝(脚踝外侧突出的骨尖)两点连线的中点相水平,距小腿前面的骨缘外侧1.5寸,即约两指宽处。艾灸5-15分钟左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初次艾灸的时间要短一些,然后逐渐增加时间和剂量;艾灸后要注意补充温开水,不要喝冷水或冰水,以促进身体排出体内毒素;积极疲劳、过饥过饱、大汗淋漓、醉酒、情绪不稳的情况下,不宜操作。

谷雨

健康宣教

慢性病艾灸的十大好处 谷雨艾灸防杂病(3)

慢性病艾灸的十大好处 谷雨艾灸防杂病(4)

谷雨

养肝

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谷雨前后尤其要注意“养肝”,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

养肝先要睡得香。《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养肝护肝,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加快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体内积聚毒素的排出,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如何才能睡得香呢?“夜卧早起”,也就是晚一点睡觉,早一点起床,这和春天的阳气生发规律是相对应的。

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于肝脏的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万病由气生”,肝主气,女性如果长期肝郁气滞,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等症状。

“风调才能雨顺”,肝气顺畅通达了,人体各个系统才能顺畅,不生百病。这就要求要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做到心胸开阔,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防止肝气郁结。听音乐、钓鱼、春游、打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是舒畅情志的不错选择。

祛湿防痛

谷雨节气雨水偏多,天气潮湿,普通人易为这种天气烦闷,患有风湿骨病的人此时更要经受疼痛的煎熬。减轻疼痛发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要避免久处湿地,如常接触水者,应加强防湿措施,如穿鞋、戴手套。女同志穿裙子应避免暴露膝关节。

☆ 凡有关节疼痛或关节曾受过创伤或扭伤的人,要注意小心护理损伤处,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以防病症加重或复发。

☆保持筋骨活动能力,不要坐得太久,不要长时间不动,应适当活动。

早晚保温

谷雨时节是由干燥向多雨转换之时,也是春寒向夏热过渡之季,早晚温差较大,外出应注意增减衣服,既要注意保暖又要防止因穿得过多出汗脱衣而着凉,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风,这对关节保养乃至整个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着凉后很容易导致旧病复发。

有过敏体质的人还应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特别要注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

补血益气

谷雨时节,人体的消化功能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补益身体的大好时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适宜这个阶段选择的饮食有祛风湿、舒筋骨、温补气血功效的参蒸鳝段、菊花鳝鱼及有滋阴养胃、降压调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养血润燥功效的草菇豆腐羹、生地鸭蛋汤等。

慢性病艾灸的十大好处 谷雨艾灸防杂病(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