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神舟十三号(欢迎神舟十三英雄回家)

4月16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球,三位在太空“出差”了半年的航天员圆满完成任务,终于平安回家了。英雄的凯旋,令人激动不已、心潮澎湃。这两天,苏州市姑苏区大儒巷社区的卫振英以精湛的手艺,加入故事性元素,历时11天完成了一组名为“飞天英雄”的编织作品,令人眼前一亮。

致敬神舟十三号(欢迎神舟十三英雄回家)(1)

出舱摘星、展示国旗、漫步太空...卫振英萌发制作“飞天英雄”的念头,一开始是出于激动和自豪。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开始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树里程碑,中华民族在苍茫宇宙间有了新的坐标点。

“半年前三人出征,我记忆犹新,看到电视直播中神舟十三号点火,发射成功的时候,我太激动了,脑海里立刻出现创作的想法。”卫振英回忆。

致敬神舟十三号(欢迎神舟十三英雄回家)(2)

“为了让年轻人更能接受毛线手工艺术,我用卡通形象来表现3名航天员,让他们看上去萌萌哒。”卫振英编织的3名航天员分别身着3种不同场景的服装,其中王亚平穿的是舱内服,叶光富穿的是进舱前的航天服,翟志刚穿的是舱外服。

在她看来,3名航天员各有特点,只有坚持在编织过程中追求极致细节,才能更好展现航天员的英雄形象。

没有参照,卫振英就自己研究,不断查阅资料、观看视频。不同粗细的毛线、不同大小的钩针和棒针,卫振英采用钩织结合的办法,编织了不同的服装。

翟志刚穿的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舱外服,看上去很厚很笨重,上面布满了各种开关、管子、功能带等,卫振英把粗毛线以各种手法钩织,将一个个小细节都展示出来。

“翟志刚在太空翱翔时,他把五星红旗在太空中展示,实在太激动人心了。”翟志刚右手挥动着五星红旗,这一画面定格在亿万人民的脑海中,也成了卫振英创作的源泉。

“叶光富给我的感觉是比较干练,所以我用棒针织毛线,这样显得又干练又不失灵动。”这套服装中的头盔让卫振英动足了脑筋,起初买的是现成的塑料透明球,但因为深浅不合要求、材质硬等问题,怎么都没法处理,进程一度停滞。

直到某一天,卫振英灵机一动,发现果冻的盒子非常合适,很方便处理,于是她几经加工后,再结合编织,终于把“头盔”做成了。

“妈妈摘星星回来了,英雄回来了。”说起最触动卫振英的情景,就是王亚平和女儿的分别了。在去年10月15日晚的出征仪式上,人群的欢呼声中,王亚平的女儿一直喊着“妈妈加油”,看到这一场景,同样有颗母亲心的卫振英深深触动,她非常敬佩王亚平义无反顾出征飞天任务时的英雄气概。

当得知王亚平答应女儿要从太空“摘星星”回来,卫振英就决定,要将王亚平跨越万难奔赴星辰,为女儿“摘星星”的形象还原出来。

今年75岁的卫振英自小热爱手工。退休前,卫振英从事财务工作,编织毛衣玩偶是她的业余爱好。

从2013年起,卫振英陆续编织了多套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偶,包括红楼梦、水浒108将、姑苏十二娘、56个民族娃娃等,她的手工作品往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琢磨每个细节。

前段时间,卫振英编织的“冰墩墩”走红,受到众多网友追捧,一个又一个作品,一期又一期视频。

手艺对于她而言,是她精神世界的自我表达,更是她希望传递温暖爱心,传承灿烂辉煌中华文化的途径。

“飞天英雄”完工后,新的目标又开始了。“最近疫情期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击疫情的英勇人物,我被他们所感动,我要用针线,用我的手艺,做出新作品,歌颂他们,为打赢这场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卫振英表示。

来源: 苏州广电暖视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