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六大污染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Maas Valley)是比利时境内沿马斯河24公里长的一段河谷地带,位于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河谷上,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该地段就是著名的马斯河谷工业区。

世界六大污染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1)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发生位置

1930年12月1~15日,时值隆冬季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Tips:逆温层,是指大气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层带。)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逆温层会阻碍空气上升,会加剧空气污染。

世界六大污染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2)

正常大气对流层

世界六大污染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3)

逆温层

马斯河谷工业区内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煤烟粉尘在地面上大量积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

Tips:大气颗粒物分类

粉尘,是由自然力或机械力产生的,能够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微小颗粒。国际标准化组织把粒径小于75微米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降尘,粒径大于10微米的细小颗粒,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降落于地面的颗粒物。

PM10,粒径在10微米以下能够在空气中长期漂浮的微小颗粒,也就是可吸入颗粒物(以前也称为飘尘),会在呼吸系统积累,引发疾病。

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可以被直接呼吸进入肺泡,并且会沉积于人体的肺泡中,其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世界六大污染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4)

颗粒物粒径分类

从12月3日开始,在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有近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一周内就有超过60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10倍以上。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就连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

世界六大污染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5)

马斯河谷工厂

事件原因:之前的研究认为该事件是氟化物引起致毒,后来对当地各种工业气体和烟雾进行了研究分析,排除了氟化物致毒的可能性,目前认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烟气混合物是主要致害的物质。

一、尸检结果证实:刺激性化学物质损害呼吸道内壁是致死的原因,其他组织与器官没有毒物效应。当二氧化硫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在湿润的黏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刺激作用增强。

二、事件发生时工厂排出有害气体在近地表层积累,二氧化硫的浓度约为25~100mg/m3。同时,空气中的金属氧化物微粒等会加速二氧化硫向三氧化硫转化,加剧对人体的刺激作用。

世界六大污染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6)

马斯河谷工业区

三、马斯河谷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气候反常,出现持续逆温和大雾,盆地就像大锅,逆温层就像锅盖,工厂产生的污染物无法向外扩散,在河谷地区不断积累,直到有毒有害级别的浓度。

世界六大污染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7)

逆温天气污染加重

四、该地区以往也有过类似的气候反常变化,只是当时都很短,后果不严重。人们普遍对大气污染认识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次事件发生之后,比利时政府出台了《反对大气污染法》,同时鼓励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在供暖方式上采用天然气代替煤炭等化石能源等。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曾轰动一时,虽然类似这样的大气污染事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过,但却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