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人生六大定律(国学泰斗季羡林)

常规来说,60岁退休,基本就进入了老年人的行列。

一般人的退休和不退休的区别是:不上班也能领工资了。但这也仅限于有正式单位的人群,广大的农民阶层和自由职业者,和“退休”两个字毫无关系。

当然,在这里咱不去讨论有无退休金的问题,只想说说60岁这个年纪。

季羡林人生六大定律(国学泰斗季羡林)(1)

一、古人60岁在干什么?

有一种说法是,民国的时候,三十岁的男人就要留胡子拄拐棍扮老先生,开始向德高望重的方向发展了。当然是指有钱有势的人,一般百姓,也无心想这些。

您别以为是笑话:30岁,我还没考虑结婚的事情,怎么会开始“扮老先生”了。

真实的原因是,民国时的人平均寿命只有35岁,30岁开始当老人,也不算早了。就像现在人均寿命77岁,70岁把自己当老人一样。

别说普通人了,有人统计过,中国历史上共有400多位皇帝。其中生老病死可查的皇帝约有200人,这些皇帝的平均寿命居然为39.2岁;也就是说,一多半的皇帝都活不过40岁。

所以,在饭都吃不饱的古代,您问人们60岁在做什么?我只能说,除去极少的长寿之人,大部分都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安睡。

季羡林人生六大定律(国学泰斗季羡林)(2)

二、现在60岁在干什么?

我这人喜欢遛弯,周末一般不在家呆着,都是走街串巷去玩。

在玩的时候,我喜欢观察人。比如,退了休的人都在干什么?

我发现,一般退了休的人有两大标配:水杯和文玩。水杯一般是保温的,里面是茶水或是白水看不清,但打开了,一般能闻到枸杞或者草药的味道;文玩不一定值钱,木手串或是一对红得发黑的核桃。

按场合说,一部分人在公园下棋,一部分人在公交上抢座,一部分人在广场上跳舞,一部分人在各种书法绘画的协会赶场……

他们有的认为到了60岁就该玩了,挣钱那是年轻人的事情;有的认为我老了就是资本,我学生当领导了,我也弄个协会副主席玩玩;有人认为我老了,你们都得让着我;有人认为现在不上班了,该谈场恋爱了。

因此,现在的60岁人,不能直接说他们老,很多人占便宜时看重自己的年龄,但有些时候又会模糊自己的年龄。

现今的60人,还有时间进行纠结。

季羡林人生六大定律(国学泰斗季羡林)(3)

三、季羡林60岁在干什么?

季羡林先生是国学泰斗,又是我的老乡。我在老家时,就曾跟作协的领导去老人的故居瞻仰过。

季羡林生于1911年,逝世于2009年,差两年就是百岁老人了。

季羡林60岁的时候,在履历表上是空白。其实,那时候他也被裹挟在一场浩劫中身不由己。直到1978年,他才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

季羡林人生六大定律(国学泰斗季羡林)(4)

我查了相关资料,除去大量的翻译作品,季羡林一生写了18部大部头的作品,其中只有5部是1982年前写的。也就是说,季羡林的大部分作品,都是60岁以后筹备和写作的。

因此,季羡林六十多岁的时候,他的同事或学生为了尊敬他,开始称呼他“季老”时,他正告大家:不要叫我“季老”,我老吗?都是你们把我叫老了!

当别人不解他为什么不安享晚年时,季羡林说,躺在“老”上睡大觉,跟死了有什么两样?

这句话让我重新开始审视我的这位老乡大师。于是,毫不犹豫地在网上购买了《季羡林散文精品集》。我想,在网上去看先生的只字片语都能被触动,这套全集读完,应该对自己的人生又有了新的认识。

是的,我也正不疾不徐地走向60岁,我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

季羡林人生六大定律(国学泰斗季羡林)(5)

【掌门原创,抄袭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