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测免测证明流程 深圳拟要求大学生体测达标修满学分方可毕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近日,深圳市公布了《深圳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拟要求所有大学生体测必须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并提出深圳市中小学生近视率每年下降0.5%、肥胖率逐年下降等目标。

为此,记者采访了深圳多所高校发现,目前已有部分高校率先进行了相关实践,并采用了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大学体测免测证明流程 深圳拟要求大学生体测达标修满学分方可毕业(1)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2025年全市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力争超过70%

《意见》确立了深圳今年至2030年的体育工作主要目标。从2022年起,市区教育、体育部门建立青少年体育赛事统筹管理和一体化运行机制,进一步丰富比赛项目,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篮球冠军邀请赛等赛事。

同时,促进学校体育场馆与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保障机制,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应接尽接、应开尽开率达到100%,组建专业公司运营管理学校体育场馆。招聘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担任体育教师、专兼职学校教练员,逐步建立制度。

到2025年,帮助每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熟练掌握1-3项运动技能;评定400所各项目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45支各项目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创建不少于10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项目。到2025年全市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力争超过70%。

到2030年,在学校体育治理、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发展、学生健康成长四个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示范模式。以体育人观念深入人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大幅度提高,全面形成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基本形成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发展体系。

大学体测免测证明流程 深圳拟要求大学生体测达标修满学分方可毕业(2)

学生进行体质测试

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鼓励学校建设游泳池

《意见》提出了加强体育工作的若干重点举措。在建设深圳特色体育课程体系方面,鼓励创新开发一体化的体育特色校本课程。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体育游戏活动,培养体育兴趣爱好;基础教育阶段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提倡“大课程、大密度、适宜强度”的课程模式;高中阶段要继续落实选项教学的要求。

《意见》要求,增加全体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各年级在现有体育课时的基础上,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中小学每天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不少于40分钟的课外体育锻炼,积极探索落实“体育家庭作业”工作。

在学校体育设施设备方面,《意见》要求加大场地设施新建改扩建力度,一校一案协调解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实际困难,配齐建好满足学校体育活动的场馆设施、器材设备。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校区)或新建学校建设体育场馆和游泳池。配齐配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标准仪器设备。充分利用校园周边社会体育场馆设施,采用免费使用或协议租赁等方式,有效协调社会资源补齐短板。

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求严格执行体育教师课时标准,配齐配强体育教师。鼓励学校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教师专业培训,建设高水平体育传统特色项目人才培养基地。加大体育教师和教研员培养力度,在市区级教育科研立项、教学成果评选,以及各级各类名师培训、培养工作中,体育教师应占一定比例。

《意见》还提出,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训练与竞赛成绩、社会服务等指标,作为体育教师职称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绩效评定重要条件。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严格落实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将组织课间操(早操)、体育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体质监测等工作纳入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并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体育老师适当补贴和激励。

除此之外,鼓励家庭制定学生课后和节假日体育锻炼计划,督促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及校外体育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力争深圳市中小学生近视率每年下降0.5%、肥胖率逐年下降。全市各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校外各公共体育场馆在工作日闲暇时段向市区教育部门及学校免费开放每年不少于300小时,并公布具体开放时间。

大学体测免测证明流程 深圳拟要求大学生体测达标修满学分方可毕业(3)

学生进行体质测试

所有大学生体测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对高校开展体育教育工作也十分重视,重点提出了相关要求。例如,高等教育阶段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学校体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所有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必须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高校逐步实现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体育部主任张延杰认为,“新公布的《意见》为高校体育工作顶层设计上明确了方向、目标和意义,体现了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视强身健体的重要性。新政策将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大学、港中大(深圳)等高校均已要求所有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必须达标、必须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大学体测免测证明流程 深圳拟要求大学生体测达标修满学分方可毕业(4)

学生进行体质测试

其中,中大明确,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须参加大一至大四当学年的体测,每学年一次,一般于秋季学期进行,由体育教师组织随堂测试。本学期不选体育课的本科生以及因故未及时参加随堂测试的学生,需参加集中组织的补测。学生需要完成全部测试项目才能取得测试成绩,体测成绩占本学期体育课总成绩的30%。

中大还提出,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的,按结业办理,发给结业证书;因体测成绩不达标获得结业证书的,可以在两年内向学校申请重测一次。重测的成绩达到50分的,换发毕业证书;达不到50分的,不得再申请重测。本学年未参加任何测试或补测未合格的学生,则本学年体测成绩评定为不合格。因病、残疾等丧失运动能力的学生,或体育课在保健班上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测试。

深圳大学体育学院执行院长、体育学教授曾小松告诉记者,目前深大已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情况等指标纳入体育老师职务晋升评定范围,正计划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一年级教育公共课程体系。

大学体测免测证明流程 深圳拟要求大学生体测达标修满学分方可毕业(5)

定向越野训练

高校多措并举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提升

《意见》还倡导有条件的高校之间进行特色体育课程互选;支持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组建体育学院(系),鼓励学校与各级体校、高水平运动队、专业运动队、体育职业俱乐部等联合培养体育人才,合作开展课余训练活动;加大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力度,推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中小学校体育人才培养相衔接。

“体育不仅是学生强身健体、提升体质健康的方式,同时也是育人的重要载体。”曾小松向记者表示,深圳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以创建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形式开展体育教学,已成立30多个运动项目的体育俱乐部,并坚持举办每年一届的各个体育项目的新生杯、校长杯比赛,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和赛事。

大学体测免测证明流程 深圳拟要求大学生体测达标修满学分方可毕业(6)

体育俱乐部招新嘉年华

同时,深大已经同“X9联盟高校”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教师互聘跨校授课、文体交流比赛等领域开展合作。体育方面已开展特色课程互选,目前X9联盟第一届赛艇联赛正如火如荼进行。深大的荔园身心健康计划则要求学生除了参加体育课外,每周还要以各种形式锻炼身体2-3次,不少于60分钟。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如何开展体育工作?张延杰介绍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体育课传承了香港中文大学的设置,学生大一学年需要修读体育核心课程,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体育课以“健康知识 专项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学会健康体适能知识和科学运动的方法,并学会一项体育运动技能。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吴安琦

编辑: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