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思维效果(火花思维VS豌豆思维)

数学作为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与量的关系”也就成了数感能力的重要体现部分。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对应数量关系的发展,主要走过三个阶段:认识量、认识数、把数与量结合起来

今天的内容,鱼sir就和大家掰扯掰扯数学学习中最基础的部分——数与量的关系

结合家长们问得最多的火花思维和豌豆思维的课程,我们也一起看看他们对数与量版块的内容是怎么教的?又是否合理?

火花思维“数与量”如何教

从鱼sir的详细调研来看,火花思维和豌豆思维“数与量”初期的教学思路是比较接近的,不过在课程设计上他们也各有特色:

先来看看火花思维,从L1-L6级别,我将火花思维在数感运用这一知识版块的安排做了整理:

豌豆思维效果(火花思维VS豌豆思维)(1)

结合表格内容来看,可以明显发现,火花思维数与量的学习从基本的数概念认知出发,围绕四则运算展开。

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内容安排也会更复杂、更具有综合性。

以L1(小班)为例,鱼sir抽取“位置对应”、“数字排序”、“数量转化”三个专题来看一下它是如何进行教学的:

  • 位置对应:这一专题的内容包含形状、轮廓、空间、格子对应,它将对应关系和空间、形状等结合起来,发展孩子一一对应的能力,真正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能力。
  • 数字排序:这一专题在巩固对应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序数概念。例如小火车上数字有缺失,按照正数的顺序补充完整,小火车才能出发。通过场景应用,帮助孩子巩固1-10的数序认知。
  • 数量转化:这个专题主要通过增加或减少量,让孩子感受到量的变化。同时,结合具体量的分解,锻炼孩子思考的有序性。

总结来看,火花思维关于数与量的内容学习,从一一对应的概念开始,再到数序练习,结合量的学习,最后综合量与数的学习,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推进。

另外,在游戏化学习的过程中,火花思维的知识点练习并不死板生硬,而是嵌入生活场景,孩子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完成指定任务的同时,自然而然就理解和掌握了课堂内容。

不过,测评下来发现,课纲存在超前学习内容,且有一定难度,并且学习内容和校内知识并无关联。

从鱼sir对火花思维每个级别课程大纲的分析来看,它各个级别或多或少会存在超前学习内容。

例如L5这一阶段课程,鱼sir整理了它前2个专题的课表:

豌豆思维效果(火花思维VS豌豆思维)(2)

由上图来看,火花思维的课表不仅超前学习,还存在未曾出现在小升初考试范围内的内容。这样的学习大纲,对于刚升入一年级,正在适应校内学习的孩子来说略有困难。

并且由于学习内容与校内知识点并无关联,因此对于少部分孩子校内学习成绩的提升帮助也并不明显。

豌豆思维“数与量”如何教

相对火花思维,豌豆思维的课程设计整体层次性并不突出。例如运算,虽然贯穿6个级别的学习,但不同阶段的学习侧重点区别不是很明显。

不过在L1(小班)阶段,豌豆思维和火花思维的课程安排大体一致,都包含了认识量、认识数、量与数的结合这3点主要学习内容。

豌豆思维效果(火花思维VS豌豆思维)(3)

同样以豌豆思维L1为例,鱼sir选取“加减进阶”和“10以内数的建形”两个与数与量相关的专题来看一下它是如何教学的:

豌豆思维效果(火花思维VS豌豆思维)(4)

在较早学习的“加减进阶”专题中,孩子会先巩固复习数序、感受量的变化,然后补全算式,用逐一法进行加减运算。

而在后面的“10以内数的建形”专题中,孩子会学习10以内的数序、认识1-10的数形,理解10以内量与数的对应关系。

在知识点上,豌豆思维涵盖的还是比较齐全的,不过在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上,它的逻辑性相对较差。

例如学完加减运算之后,又去学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学习顺序与孩子认知发展规律有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孩子学起来会有时而轻松、时而吃力的感觉。

不过它和火花思维一样,同样结合场景化的动画故事让孩子学习,利于孩子的理解。1.课程中动画和游戏占比较多,对提升孩子学习兴趣较有帮助。

豌豆思维效果(火花思维VS豌豆思维)(5)

从鱼sir对火花思维的测评来看,火花思维注重启发式教学,并且课程中动画和游戏的占比高,对于需要培养数学思维学习兴趣的孩子来说是较为合适的。

单从这点的描述来看,它可以说是一个优点,有些家长说不符合孩子的学习规划呢?

这主要是因为,对于部分这样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动画和游戏过多,会让他们觉得课堂节奏较慢,跟不上他们的学习认知。

鱼sir建议

通过以上对火花思维和豌豆思维“数量关系”体系化课程的设计思路分析,鱼sir也总结了3点孩子在日常中学习数与量的建议:

1.数量关系的学习不能离开真实的生活场景。数学知识要应用于生活这点我强调过很多次,毕竟孩子只有会用了,才是真正理解了。

  • 就数量关系的发展来说,认识数字随处可以展开,例如价格标签、电梯楼层、车牌号等;
  • 认识量则可以通过多引导孩子伸手数数,例如几个人、几辆车、几件衣服等;
  • 数与量的结合需要家长通过灵活设计游戏,例如玩“买东西”游戏,在孩子对钱还没有概念时,用积木代替,让他们按照价格标签付钱。

2.数量关系的学习要遵循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序进行。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数数很厉害或者算术题做得很快,数量关系发展就很好,但其实并不如此。

在数量关系的学习步骤上,建议家长先引导孩子认识量,再认识数(包括数序、数字符号等),最后把数与量结合起来。

3.数量关系的学习要和其他版块的知识结合练习。任何内容的学习都不是孤立的,想要提升孩子的思维水平,一直重复基础的练习对孩子能力提升的帮助是有限的。

火花思维在这一块做的不错的是,把对应关系和配对、空间等认知练习结合起来,综合巩固练习孩子的多项能力。

因此,数量关系的学习要结合孩子的学习水平,逐步提升难度,不断提升孩子的思维水平。

最后鱼sir想说的是,数量关系作为数学基础内容的学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严格按照“认识量”、“认识数”、“数与量的结合”三步走的顺序,步骤不能跳过。

而对于那些盲目追求“难”知识,追求‘超越’的家长,鱼sir也借用我国著名儿童数学启蒙教育专家大陆博士的一段话结尾:“一切深奥的知识,都是有其非常简单的‘原型’。”

希望家长们在学习数学时,注重孩子的思维基础,只有每一步都学扎实了,才能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总的来说,别家孩子学得好的课程并不一定适合你家孩子,根据每位孩子的学情以及未来规划,适合的课程都是不一样的。

而对于火花思维,鱼sir也更建议想要培养孩子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思维能力的低幼年龄段孩子。此外,你还可以

复制头条留言置顶处第一条的小英文可以找到我

或者头条私信均可

每位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我会根据你家孩子的情况为你进行针对分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