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导致什么后果(蛋白质摄入过量)

蛋白质越多越好吗?很多会迟疑,然而每次进补,大多都是补充蛋白质。炖肉、鸡汤、吃蛋白粉等等。

蛋白质对于人体确实很重要,不仅是人体组织细胞的基础材料,占人体重量的16%~19%。而且蛋白质在体内起着维护身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以及提供能量等重要功能,蛋白质对人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导致什么后果(蛋白质摄入过量)(1)

人体每天需要摄入多少蛋白质?

研究表明,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的蛋白质按照每千克体重1克蛋白质,就可以保持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平衡;

身体处于高速生长期的人,对蛋白质需求偏高;老年人蛋白质代谢功能下降,也要偏高,一般需要按每千克体重1.2克左右。(一般而言,10~17岁的学龄儿童少年每天需要摄入大约75~85克的蛋白质。)

蛋白质重要,而且需求量也很大,然而这不代表人体就一定会缺乏。因为蛋白质作为一切生命的基础,在任何一种生命体重都是广泛存在的,包括我们吃的米饭、蔬菜,水果等等,只是有些与人体非常接近,容易被人体吸收并利用,比如豆类及其制品、鸡蛋、牛奶、以及各种肉类食物。

而任何一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在内,都应有一定限度,而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摄入的蛋白质过多,超过了人体需要,就可能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导致什么后果(蛋白质摄入过量)(2)

高蛋白食物吃多了,一般会有以下5个影响

1、造成相对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

人体需要的能量的一半要靠碳水化合物来提供,当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就需要依靠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而蛋白质的分解产能过程中,会产生氨、酮酸及尿素等有害物质。膳食纤维不足,也会加重胃肠负担。

2、会加重肝脏、肾脏代谢负担

蛋白质属于大分子有机物,需要肝脏来分解成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利用,当食入过多的蛋白质,就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

同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增多,由尿排出的含氮物质也增多,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长期下去肾脏的功能会受到损害。

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导致什么后果(蛋白质摄入过量)(3)

3、增加对钙元素的需求

因为摄入大量的动物蛋白质,同时若摄入的钙少的话,可能会加快骨骼中钙的流失,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4、摄入的能量过高,容易导致肥胖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往往也含有较高的脂肪,例如肉类食物,吃得太多会同时增加动物脂肪的摄入。

在“三大”营养素中,脂肪所含的能量最高,相当于同量糖类的3倍,同量蛋白质的2倍,所以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人体更容易肥胖。

5、胆固醇、嘌呤物质过高

含蛋白质多的动物性食物中也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嘌呤等物质;其脂肪酸多为饱和脂肪酸。这点对于年轻人而言影响不大,然而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却是不可忽视的。

由此可见,高蛋白质食物并非吃得越多越好,只有合理的进食,保持营养均衡对人体健康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导致什么后果(蛋白质摄入过量)(4)

老年人是否需要进食蛋白粉?

随着人体的衰老,对蛋白质的代谢与吸收能力下降,因此经常需要吃些进补的食物,生活条件好的一些家庭,就喜欢给老年人购买一些补品,蛋白粉就是最常见一种。

事实上,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蛋白粉,消费者往往迷失方向。其实,任何营养素都要遵循适量原则,一位膳食均衡的健康老年人,没有必要额外吃蛋白粉。如果你每天都有吃蛋、牛奶、肉、豆腐等食物,是不太可能缺乏蛋白质的。

再者,老年人肝肾功能都不好,对能量的需求也比较低,进食过多的蛋白质对人体而言,并非好事,所以不要乱吃蛋白粉。

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导致什么后果(蛋白质摄入过量)(5)

补充蛋白质最好的方式就是食补;

建议:

1、每天保持2——5份高蛋白食物即可;一般是早餐需要1——2份;晚餐1——2份,午餐1份即可。

2、多吃优质蛋白;首先是豆类与豆制品,如大豆,无糖豆浆,豆腐,以及一些坚果类食物;其次是海鲜或河鲜类食物,牛奶、鸡蛋等。再就是家禽类肉食,最后畜瘦肉。

比如;对于一个健康的,6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

早餐喝200毫升豆浆;吃1——2个鸡蛋;

午餐或晚餐有200克的瘦肉或等量的豆腐,鱼类或家禽肉;

晚上睡前喝200毫升牛奶;

如此,加上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一般就不用担心会缺乏蛋白质了。

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导致什么后果(蛋白质摄入过量)(6)

对于健康的人体,能够正常饮食,只有合理地规划好食材,不用担心缺乏蛋白质。对于其营养成分也是如此,食补可以满足人体健康需求,一般不建议药补,或服用保健品。

对于老年人而言,如果担心缺乏蛋白质或其他营养成分,建议每年定期的体检1——2次,可以帮助您打消所有的疑虑,同时也可以及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