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大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十大基础设施)

项目名片

目前,我市建成区面积达156平方公里,市区共建成运行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7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0万吨/天,建成污水管网806公里,初步形成以沿河(港)截污管为主、沿路市政污水管网为辅的污水收集骨干体系。但是,因我市存在老城区排水系统网多为雨污合流,新建居住小区和居民自建房小区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因此,改善城市水环境,全面实施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迫在眉睫。

城市的排水管网,如同人的血脉,应该各行其道。雨污分流,不仅可以减少城市河道污染,还能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质量。然而,在现有的城市建设中,雨污合流的现象仍然存在。去年5月开始,我市对混接、错接的雨污水管网进行整治,时至今日,整治情况如何?是否存在困难?整治后的效果怎样?

聚焦十大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十大基础设施)(1)

庆云山3村改造前

聚焦十大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十大基础设施)(2)

庆云山3村改造后 记者/张威 摄

故事

200多米的管线 干了近两个月

尽管雨污水管网整改工程属于“短平快”工程,但是按照我市相关要求,施工只能在工作八小时内进行。为了确保施工不影响居民正常出行,各项目公司下足功夫科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出行高峰作业,把影响降到最低。

趁着天气好,在芦淞区石宋路与芦淞路交汇处,庆云山片区的管网改造工作进行得热火朝天,只见4位民工挥锹铲土配合默契,不一会,一根10米长、0.3米宽的雨水管就被埋于土下,随着这根水管下地,整个片区的管网改造也进入了尾声。

谭小建作为该项目负责人,每天都需要在各个施工地点到处查看,对不同工地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该片区内多为老旧厂矿生活区,道路狭窄不算,地下管网更是错综复杂,谭小建告诉记者,雨污分流不是挖开路面填上管子就完事,背后有大量看不见的工作。

“比如某一路段开挖前,你要确定这一路段有多少管道、电缆,保证开挖时不会挖断。”他告诉记者,这也是为什么挖槽是整个工程中最难的一部分。庆云山4个村,200多米长的主管线,他们挖挖停停干了近两个月。

随着雨季的到来,雨污水管改造还在进行中,施工是否会影响雨季排水?谭小建表示,目前地下管网工作已经完成,后期只有部分路面铺装作业,在五月中旬基本结束。而雨污水管网需要整改的都是支线、节点的接口部分,属于“短平快”工程,因此对雨季排水影响不大。

事非经过不知难。谭小建感叹,由于工程需要不得不对路面进行开挖施工,因此经常能听到居民们的牢骚声。但是,他们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干下去。“因为,我们干的是让市民长久受益的民生工程。”

聚焦十大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十大基础设施)(3)

作为今年雨污分流试点项目的陈埠港 记者/谢慧 摄

点赞

雨水、污水各走其道 居民点赞不已

“只知道他们要挖水管,没想到还把落水管也接好,听说路面还要铺沥青,瞬间感觉小区就上了一个档次。”家住天元区依江苑的张远站在小区楼栋前,一脸兴奋地对记者说。

依江苑小区是一个有着近18年的老小区,记者昨天在3栋看到,该栋楼共有4个单元,每个单元楼栋的楼顶加装了新落水管,楼下的前坪也重新铺设了暗沟,新倒的水泥路面只等沥青铺装,4月底,滨江二期的管网改造将全面完成,届时,一条条平整的沥青小路将重回居民视野。

“雨污混排在我市大部分老旧小区比较常见,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后来会造成的影响。”滨江二期管网改造项目负责人易成金介绍,这次工程方重新铺设相应管道用于楼顶雨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雨水、污水不再“同流合污”。经过改造后,生活区内部雨水、污水排放将彻底分离。污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向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再行排入河道,雨水则通过市政雨水管网直接排放至河道。

“污水走污水管,雨水走雨水管,从源头上分开干干净净,真好!”在依江苑小区,看到落水管逐栋铺设,居民纷纷点赞。

依江苑小区的变化只是我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工作的一个掠影,今年,我市还将完成新改建污水管网70公里。

聚焦十大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十大基础设施)(4)

庆云山4村雨污分流管网改造进入尾声 记者/张威 摄

计划

新建两座污水处理厂

让雨污分流形成闭环

雨水又不脏,排入污水管有何不可?

“可不要小看雨污水混流造成的影响。”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已建有7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0万吨/天,足够处理来自主城区的生活污水,但是一到雨季,大量的雨水进入污水管网会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压力,甚至会出现溢流的风险。

“如果把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比作打通城市排水的‘毛细血管’,那么城市污水处理厂就是连通各管道的‘心脏’。”上述负责人比喻道。

当下,我市主城区已全面开始雨污分流管网的改造,那么“心脏”扩容又会有哪些动静?

在今年中心城区污水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方案中已提到,年底将启动天元区群丰、芦淞区枫溪二期2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新扩建项目。

根据设计标准,新建的群丰生活污水处理厂主要覆盖湘江新城、武广新城片区,处理污水能力将达到3万吨/日。而作为扩建项目的枫溪二期生活污水处理厂,将为一期项目提升2.5万吨/日的处理能力。两个项目总工期均为一年半。

此外,方案中还提到,今年将重点解决陈埠港、建宁港以及凿石港流域雨污排放问题,其中,作为今年雨污分流试点项目的陈埠港将在年中全面启动升级改造工作。

“污水不再流入湘江,避免了水污染;排水体系完善了,遇上大雨也不怕!”正如不少市民所愿,我市雨污分流从源头到末端渐渐形成闭环,一套完善的城市排水体系正在逐步实现。

记者手记

为何我们要往地下“砸钱”?

说实话,采访之前,记者对雨污分流的具体意义并不清晰。只知道这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一个考核标准,且对环境有益。但是到了现场,感受到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听了工作人员具体的介绍,心里才了然。用谭小建的话说,这工作看上去不是那么高大上,但是真正了解了才知道意义所在。

地表之下,进行的是一项“良心工程”。各相关责任方必须用心用情,加强督促,做实做细这一民生工程,让其发挥最大功效,解决我市主城区地下管网混排问题,做到雨污分流,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才能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聚焦十大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十大基础设施)(5)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张威

编辑/筱安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聚焦十大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十大基础设施)(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