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的简介与规则(盗墓是个高难度技术活)

这个世界上,最一本万万利的事情恐怕就是盗墓了。而且,世界各地所有盗墓都是如此,一旦发现一处有价值的陵墓,那便是终其一生的荣华富贵保障。但人们也深知,盗墓不只是名声不好听,风险也非常大,所以哪怕是见不得人的盗墓界也有自己不成文的规矩

盗墓的简介与规则(盗墓是个高难度技术活)(1)

盗墓是个高难度技术活,但也极考验人心,一般关系的组合靠不住

当然,我们此处是以我国古代盗墓界的常态为标准的,至于国外是什么样,恐怕这要另外开篇,毕竟国情不同,规则也有着很大的出入。

首先,在古代盗墓界的行当中,搭档则是盗墓人最基本的规矩。为什么这样说?没办法,盗墓本身千辛万苦不说,还很容易遭遇不测,毕竟下到昏暗又完全不知内情的陵墓之后,毒气、泥沼、机关,各种不测都有可能遇到。

幸运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满载而归,进而安享人生幸福。但如果不幸,还没看到墓里的东西,人就被留下来殉葬了。这种风险绝对符合现在投资行规,收益与风险持平。

除去墓下的不测,那就是分赃问题了。利益是一面照妖镜,最能在关键时刻分辨出好坏人来。如果几个关系不够铁的人一起盗墓,一旦面对大量的宝贝,那是很容易铤而走险,相撕相杀的。

盗墓的简介与规则(盗墓是个高难度技术活)(2)

出墓后的相杀还算好的,事实证明,有些盗墓团伙,只有在东西没见到之前是一个组合,当东西从下面一上来,心黑的人就完全有可能同时将盗洞口堵死了。这也就是说,关系不够铁,你下墓有风险,上来也存在变数。

正是因为如此,盗墓界为所有的从业者留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舅舅带外甥。这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组合,它几乎堪比亲父子、亲兄弟的关系。

这不是说着玩的,为什么古来盗墓者既为家族传承技艺,却又很少父子、兄弟同时上阵?那都是有原因的。第一个就是规避风险,这就如前面说的,盗墓是风险活,如果发生意外,兄弟也好,父子也罢,一下全折在里面了,岂不是让家里的人就此失去传承?

盗墓的简介与规则(盗墓是个高难度技术活)(3)

其次,古人自己也知道盗墓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不管是被人黑吃黑,还是官家查抄,都只能咬着牙硬上。说白了,这就是牺牲少部分人,供养整个家庭的事情。所以,不能亲兄弟、亲父子的都一起上,家里总要留下有实力的男丁以支撑生活。

而舅舅带外甥的组合就不一样了,基本与父子、兄弟的关系没多大区别,再就是哪怕出了事情,这样亲的两个家庭也会相扶相携地共度难关。

据盗墓界人士透露,舅舅带外甥还有一个好口彩,那就是"有救有生"的谐音。这对于迷信的人而言非常有心理安慰,所以舅舅带外甥组合几乎是盗墓界惯用的最佳拍档组合了。

盗墓的简介与规则(盗墓是个高难度技术活)(4)

盗墓有规矩,有些墓不能动,有些东西不能取,摸金校尉也不例外

那除了组合方面的说法之外,盗墓界还盛行哪些规则呢?说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干货",只不过它已经不实用了,因为现在没这种"工作"让你去实践了。

盗墓与其他任何行业都一样,有经验的人与没经验的人存在着非常大的收入差距。而稍有一点经验的人就知道这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墓前有柳不下铲

有柳树说明了什么?这是古人的讲究,人分三六九等,不同等级的人,其象征物也不同。古代君王的陵墓前,肯定多植长青之松,而王公贵族之家的墓穴,则又以长青柏树为主。柳树是什么人的墓,当然是最低等的平头百姓。

盗墓的简介与规则(盗墓是个高难度技术活)(5)

盗墓者费尽千辛万苦要的就是金银财宝,他们自然要捡有钱人家的墓下手了。普通人家可能也会陪葬一点贵重的东西,但这贵重就只相对于他本身的地位,怎么可能有盗墓者想要的荣华富贵之物呢?

还有一点,古人十人九迷信,而盗墓者则个个迷信。在他们看来,柳树为聚阴之物,在这样的阴物之下,多会聚集很多不干净的东西,比如魂灵鬼怪之说。谁没事也不去招惹这种事,所以盗墓者坚决不碰种有柳树的墓,相反是见了柳树溜得比谁都快。

盗墓的简介与规则(盗墓是个高难度技术活)(6)

除了这一不成文的规矩之外,还有一个连摸金校尉都避而远之的说法,那就是陵墓之内的玉器。别的东西都可以拿,唯独这种东西不可以碰。

为什么会这样?说点最实际的,这就是为了给自己避祸。你想想看,金银之类的东西都可以去掉它的痕迹,而玉能私自改变吗?就拿最基本的一个事实来说,每个墓主人身上的玉件都是有着身份象征的,当你将这东西拿出来之后,那也就相当于自报了家门:我这东西来自某某人,某某陵墓。

盗墓的简介与规则(盗墓是个高难度技术活)(7)

这是不是有点不打自招的感觉?没事当然好,如果有一点风吹草动,这就是盗墓者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给人家了:这墓是我盗的,你来抓我吧。谁会这么傻呢?

据说这个规矩其实就来自曹操当年下的命令,他虽然当时对手下说这种东西会为盗墓者带来不详,但事实上可以想出来,他可不愿自己队伍里那么多人都背上盗墓者的牌子,实在不雅观,能藏一点拙总是好的。

没想到,曹操这一个藏拙的小戏法竟然获得了业界普遍的认可,他们竟然真的对墓室的玉器避而远之。比如说当年楚王刘戊陵墓的那些玉器,甚至是金缕玉衣,金丝都抽走了,但玉片就留在那里。由此可见,这一规矩是非常受盗墓者认同的。

盗墓的简介与规则(盗墓是个高难度技术活)(8)

当然,也放会有人问:那慈禧的玉白菜去哪里了?还不是被人偷走了?嗯,确实如此。但各时代都有吃螃蟹的人,再说了慈禧墓那不叫盗,就是明抢,人家还怕什么呀。因此,盗墓讲规矩是真的,但抢墓的,那恐怕又需要另外的规则了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