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专业知识分享(一级建造师学习笔记)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

(1)主要构件在工厂或现场预制,采用机械化吊装,可与现场各专业施工同步进行,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建设周期短、利于冬期施工的特点。

(2)构件预制采用定型模板平面施工作业,代替现浇结构立体交叉作业,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安全环保、有效降低成本等特点。

(3)在预制构件生产环节可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艺或立模工艺将保温、装饰、门窗附件等特殊要求的功能高度成,减少了物料损耗和施工工序。

(4)由于对从业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要求较高,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应做好前期策划,具体包括工期进度计划、构件标准化深化设计及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等。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点

(1)保证工程质量:(2)降低安全隐患;(3)提高生产效率;(4)降低人力成本;(5)节能环保,减少污染;(6)模数化设计,延长建筑寿命。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分类

(1)全预制装配式结构

全装配式建筑的维护结构可以采用现场砌筑或浇筑,也可以采用预制墙板。它的构件全部预制,它的主要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施工速度快,构件质量好,受季节性影响小,在建设量较大而又相对稳定的地区,采用工厂化生产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

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是指部分结构构件功在工厂内生产,主要优点是生产基地一次投资比全装配式少,适应性大,节省运输费用,便于推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缩短工期,实现大面积流水施工,结构的整体性良好,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预制构件运至现场后,与主要竖向承重构件(预制或现浇梁柱、剪力墙等)通过叠合层现浇楼板浇筑成整体结构体系。

4.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特点

(1)适宜构件的工厂化生产,可以将设计、生产、施工、安装一体化。

(2)自重轻、基础造价低、适用于软弱地基、安装容易、施工快、施工污染环境少、抗震性能好、可回收利用、经济环保。

1.水泥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水泥的命名原则和术语》 水泥按其用途及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特种水泥),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是通用硅酸盐水泥,它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通用硅酸盐水泥可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一级建造师专业知识分享(一级建造师学习笔记)(1)

(2)体积安定性

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引起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的游离氧化钙或氧化镁过多,或者水泥粉磨时石膏掺量过多。

(3)强度及强度等级

国家标准规定,采用胶砂法来测定水泥的3d和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并根据测定结果来确定该水泥的强度等级。

(4)其他技术要求

其他技术要求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的细度及化学指标。水泥的细度和碱含量属于选择性指标。水泥中的碱含量高时,如果配制混凝土的骨料具有碱活性,可能产生碱骨料反应,导致混凝土因不均匀膨胀而破坏。

一级建造师专业知识分享(一级建造师学习笔记)(2)

一级建造师专业知识分享(一级建造师学习笔记)(3)

(2)常用水泥的选用

①普通混凝土在普通干燥环境下优先选用普通水泥。

②要求快硬早强型碎、高强度(大于C50级)的硅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严寒地区优先采用普通水泥;有耐磨要求的选用硅酸盐和普通水泥;

③在厚大体积碎、高温环境、长期处于水、受侵蚀介质作用的碎,优先选用矿渣、火山灰、粉煤灰、复合水泥;

④有抗渗要求的优先选用普通水泥和火山灰水泥。

知识点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

用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大,对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则用维勃稠度试验测定其稠度作为流动性指标,稠度值愈大(即时间越长)表示流动性愈小。

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过目测结合经验进行评定。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温度等。单位体积用水量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的因素。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骨料(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2.混凝土的强度

(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根据国家标准,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到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以fcu。表示,单位为N/m㎡或MPa。(2013/2016年真题)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与强度等级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以fcu.k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来划分的,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为MPa)表示。普通混凝土划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和C80共14个等级,C30即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30MPa<fcuk<3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3)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的测定采用150mm×150mm×300mm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试验表明,在立方体抗压强度fcu=10~55MPa的范围内,轴心抗压强度fc=(0.70~0.80)fcu

(4)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20~1/10,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比值有所降低。在结构设计中抗拉强度是确定混凝土抗裂度的重要指标,有时也用它来间接衡量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等。

(5)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原材料方面的因素包括:水泥强度与水胶比,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外加剂和掺合料;

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包括:搅拌与振捣,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龄期。

3.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及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等性能。

(1)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侵蚀性。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表示,分P4、P6、P8、P10、P12和>P12共六个等级。混凝土的抗渗性主要与其密实度及内部孔隙的大小和构造有关。

(2)抗冻性。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分F50、F100、F150、F200、F250、F300、F350、F400、>F400共九个等级,抗冻等级F50以上的混凝土简称抗冻混凝土。

(3)混凝土的碳化(中性化)。混凝土的碳化是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碳化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削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钢筋锈蚀;碳化显著增加混凝土的收缩,使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大,但可能产生细微裂缝,而使混凝土抗拉强度、抗折强度降低。

(4)碱骨料反应:指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含量较高时,会与骨料中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骨料表面生成碱-硅酸凝胶,吸水后会产生较大的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胀裂的现象。

一级建造师专业知识分享(一级建造师学习笔记)(4)

一级建造师专业知识分享(一级建造师学习笔记)(5)

一级建造师专业知识分享(一级建造师学习笔记)(6)

(2)应用外加剂的注意事项

对钢筋混凝土和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应按有关标准规定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碱的数量。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