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女娲大帝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

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流传至今,当共工怒撞不周山后,天塌地陷,娲皇为了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便通过炼化五彩石以此补上天窟窿。这些石头不同于普通石块,女娲选用的都是具有天地之精华的灵石,当女娲补完天之后,无意间遗漏了三块石头,这三块石头对“天、人、妖”三界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孙悟空的前身就是补天石之一,那么其他两块石头变成何物?

女娲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女娲大帝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1)

一块石头变成了一只石猴,对,就是很久以后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女娲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女娲大帝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2)

第二块块石头具备意识后通过自我修炼得到了警幻仙子的关注,因动凡心被带入人间历劫,幻化为人形贾宝玉;经历了一些列的酸甜苦辣。

女娲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女娲大帝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3)

另一块石头则是“妖怪”石矶娘娘,就是在很久以前哪吒传奇中的石矶娘娘。很多人对石矶娘娘颇为反感,觉得她心狠手辣、阴险狡诈,但真正的石矶娘娘法力高强、低调谦逊,能够被通天教主收为麾下可想其品行!她之所以和哪吒势不两立,是因哪吒无意间杀死了她的道童,她没有得到公正的解答,所以对哪吒怨恨在心,好在最后迷途知返被封神为“月游星”。

女娲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女娲大帝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4)

这三块石头代表着不同的人生,孙悟空“勇敢坚强、敢于反抗”,是正义的化身;贾宝玉“爱而不得,碌碌无为”,是痴者的代表;石矶娘娘“险入魔道、不忘初心”。

好比就是人、神、魔三种心里境界。

原来女娲补天时的石头还能有这番造化,这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但是在先秦远古时期,女娲炼石补苍天和共工怒触不周山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故事,是由东汉时王充把共工与女娲补天焊接到一块。到了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谈天篇》利用“共工怒触不周山”为背景原因,完善情节解释了“女娲炼石补苍天”中缘何天塌地陷、发生灭世灾难的理由,至此,女娲与共工,融合成了一则救世神话。

女娲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女娲大帝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5)

但是作为我国史上最早的第一部文献《山海经》,其中就有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

《山海经》:“ 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女娲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女娲大帝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6)

所以不同的时代可能有不同的版本,伙伴们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山海经》。

因为《山海经》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它囊获文献、地理、神话、奇幻等的研究价值,是华夏文明第一宝典,拥有着破解上古文明历史的魔力,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影响。

它向我们勾勒出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广袤奇异的上古神话史,更是一部距今四千多年的炎黄时代文明史,对我们了解先祖和史前文明有着不可比拟的价值。

如果伙伴们不知道从那里可以买到正版的山海经,在这给伙伴们推荐一本《山海经》。


这本是是全注释翻译的白话文版本,简单易懂好理解,全书一共6册,每册对应相应的章节。包装也非常的精致,可以当作收藏来用。

女娲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女娲大帝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7)

书中文言文与注释,也有白话文解析,是了解山海经的最佳途径,如果知识单一的白话文,反而没有什么乐趣,其中配图也比较真实还原。是古籍中值得一读的书。

女娲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女娲大帝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8)

全书价格也很划算,就一顿饭钱,但是当你熟读之后,不仅可以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消遣,或者是自己的兴趣研究,还可以给家里的小朋友讲讲中华文化传统故事。

女娲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女娲大帝补天余下的三块石头)(9)

在现在可快节奏的社会中,有些中国传统的东西还是非常值得传承的。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

而且《山海经》并不是一本简单的神话怪异志这么简单,就算是没有时间去研究,但是闲时在家读读也是好的。在我们现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放下手机,看看书的时间不多,但是倘若偷得浮生半日闲,也是很好的。

想看的小伙伴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