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真实性(为什么说三国是男人的童话)

三国的真实性(为什么说三国是男人的童话)(1)

我从小就喜欢读《三国》,直到现在快30岁了,在空闲时间里都喜欢听《三国》的评书,所以既然是小说,是演义,那么爱杠的历史迷们就暂且饶过我吧,我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中,吕布吕奉先的年龄要比刘备都大,赵云也是,但在演义中的描写里都写成了持白马长枪的少年,我也知道,历史中的诸葛亮之所以被三顾茅庐,是因为他的家世显赫,而并非是他被叫成为“卧龙”。当然,我也知道,历史里的刘、关、张三兄弟可能根本没有结拜,只不过就像是现在单位里关系不错的上下级。对,这些我都知道,但都不是我今天想说的。

在我看《三国》的这么多年里,其实对于一件事情特别难以理解,即使读遍古今中外的小说也再没有这样的一种情形,那就是​刘、关、张三兄弟感情的由来。桃园结义的情形估计只要读过一点三国的人都知道,通俗一点讲,就好像你现在走在大街上的某个广告前,长叹一声,说自己是某某的红N代,然后旁边站着两人就义无反顾的倾家荡产一起和你结拜成兄弟,一起陪你奋斗创业。​显然这不符合正常的逻辑。

正常人逻辑的思维里,都有对陌生人的警惕感,尤其是当一个人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后,这种自我保护的意识更为敏感,因为身边的大多数都在告诉自己,进入社会后,人们更多谈论的是利益,所以走什么都行​,就是千万别走心。所以你会发现,自己最要好的那些朋友99%都是来自于学生时期,因为那时候的感情最真诚,说到底,朋友是需要靠时间来验证的,对于很多人而言,知根打底是深交的基础,我足够了解你,你也足够了解我,正因如此,我们才有结伴同行一起走下去的理由。

但,我还是想说,大概每一个喜欢看《三国》的男人仍旧心怀一点梦想,甚至在我看来,有这个梦想的男人多少都有一点浪漫主义情怀,那就是渴望自己能和两个兄弟建立像刘、关、张一样的友谊,那不是普通得好,是三个人就如同一个人一样的好,那是一种即使我不说一句话,对方就能懂我意思的情谊,从此,我有任何的事情都可以找你分忧,你有任何的苦衷也可以找我解难,三人能够共同开创一份事业。

​可梦想终究是梦想,我曾经也幻想过能够拥有这样的友情,但越是长大,却越失望,越孤单​。因为这件事情实在太难了,在我从小学到现在的很多朋友关系里,我仿佛不自觉地就要与另外两个人形成一种默契,多一个或少一个人都不行,可能用三角是最稳固的一种物理结构也可以解释得通,但我更认为这种行为来自于我对《三国》​刘、关、张关系的深深渴求。在我年少的时候,也曾以为自己曾经拥有了这样的友谊,因为在当时确实我们形影不离,就差找个桃树结拜了,但后来还是因为​各种原因渐行渐远。我还记得初中时候有一回,当时要去参加一篮球比赛,本来有俩个和我非常好的朋友,我们早就决定是要一起去的,结果到比赛的节骨眼上,俩个朋友却抛弃了我​。这只是我生命中再小不过的一件事情,但就是这件事情,即使今天再次回忆起,仍然让我觉得非常难受,可能就是因为当时,天真的自己以为真的拥有了刘、关、张​一样的友谊。

所以,为什么我今天说《三国》是男人的童话呢,因为童话就是在现实里不可能实现和发生的事情,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得到像关羽、张飞那样的知己,别说两个,就算一个也是人生中非常幸运的事情,可遇而不可求。人都处在无时无刻的变化当中,而我们都知道,一旦一方的成长速度与另一方无法匹配时,双方的隔阂也就由此产生,当你们在一起时只能谈论以前发生的事情时,你们的共同点也就只留下回忆了,人,终究还是要活在未来​的。不管是双方都变成对方不认识的人也好,或者都看穿了对方真实的自己也罢,你们的友谊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尽头。

而现在,每当我再看很多小说时,有的用“从此以后,他们之间维持了终身的友谊​。”来做为结尾,不管多少次,都能够深深地打动我,仿佛大家都已经抵达了某个永恒的彼岸,活在一片无边无际的光明中,那是童话​最终的结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