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1)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笔者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民国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民国时期(1911—1949)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军阀割据,战争频繁,特别是日本的侵华战争使生产遭受到极大破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在战争的间隙和远离战场的后方,也曾出现相对的稳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大中城市,民族资本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这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

民国时期的书法承清末碑学之余绪,纵势为尚,变古为新,南北兼收,碑帖并重,走上了自觉的发展阶段。其中行草书继宋、明之后,在经历了帖学和碑学的曲折道路,得到迅速发展;章草书沉寂一千余年之后再放光彩;钟鼎、石鼓文为专家学者所注目,正书推重韵度,各呈异趣;隶书和小篆沿清末之余波,走上程式化的末路。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是由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随着民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商品观念的增强,也促进了书法作品商品化的发展,书法作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在人们的头脑里已不足为奇,书法家订润鬻书成为理所当然。义卖以助国民革命、赈济灾民,则受到社会的尊敬。书法家以书养书,以篆书为业者亦不在少数,打破了封建社会中官僚们对书法艺术的垄断,促进了书法在民间的发展。社会对书法作品需求量的增加,书法和书法艺术风格流派的竞争随之俱增,刺激着书法艺术的繁荣和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书法工具材料的生产和技艺的改进。仅以浙江吴兴善琏镇的湖笔生产为例,据费在山先生的统计,善琏镇本地的湖笔生产在1929年达到鼎盛,全镇有三百多户人家从事毛笔的生产,由此即可以看出当时书法普及和发展的水平。

民国时期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以高等学校和著名书法家为核心的书法团体和艺术流派。北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上海美专、杭州艺专、天津南开大学等学校设有艺术专科,开设书法课,培养书法人才,并组织书法研究会,开展书法艺术的学术研究。以吴昌硕为首的西泠印社、蔡元培为首的研究会、于右任为首的草书社等书法艺术团体,不仅开展书法的研究、资料的搜集,还组织出版。吴昌硕、康有为、李瑞清、于右任、沈曾植、余绍宋、郑孝胥、沈尹默等书家风格流派先后形成,交相辉映,对书坛产生极大影响,推动着民国书法的繁荣。

民国书家大体分为前后两代,第一代书家大多出生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受到系统的封建文化教育,博通经史,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又受到西学的影响,学术思想已较他们的前辈开明,帖学、碑学功底深厚,入民国后已人书俱老,自成面目。第二代书家大多出生在清光绪年间,其主要艺术活动和成就在民国时期。他们既受到严格的国学教育,又大量吸收西方文化,许多人留学日本,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参与政治变革和新文化运动,几经动乱,社会阅历广,跨度大,思想活跃,治学严谨,其知识结构已较他们的前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有较深的传统功力,又具有很大的创造性,他们是民国期间成长起来的书家,对民国书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后一代书法家才是民国书法的真正代表。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沈曾植的书法作品。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

沈曾植(1850年4月11日—1922年11月21日),字子培,号乙庵,又号寐叟。初别号小长芦社人,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等。 浙江嘉兴人,清末民初学者、诗人、书法家。

沈曾植于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历官刑部贵州司主事、郎中、总理衙门章京。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参与成立“强学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丁忧离职,后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邀,在两湖书院主讲史学。此后又历任江西广信知府、安徽提学使、安徽布政使、护理安徽巡抚。曾赴日本考察教育制度。宣统二年(1910年),因病乞休,从此侨寓上海,号其楼为“海日”,以遗老自居。民国六年(1917年)七月,参与张勋发动的“丁巳复辟”,被任为学部尚书,失败后闲居上海。民国十一年(1922年),沈曾植逝世,享年七十三岁。

沈曾植治学严谨,综览百家,后专治辽、金、元三史,于边疆历史地理及中外交通史事。其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又有“中国大儒”之誉。他还工诗词、书法。其诗宗孟郊,所作洁净精妙,又近于陆游。书法以草书著称,取法广泛,碑、帖并治,熔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晚年在政治上趋于保守,在学术、艺术上却富创新,对后人影响颇深。 其著述繁富,有《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笺注》《海日楼诗集》《海日楼文集》《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等。

复古是整个清代学术的大势,作为清代学术的参与者,沈曾植无法逃离于这一趋势。其书法也是如此,复古的观念思想贯穿沈曾植整个的书学思想,以他硕学通儒的素养,没有“古”作为背景依托,他的内心“便觉机阻不安”,“古”成为他的安身立命之所。从张裕钊、包世臣,到米芾、黄庭坚、欧阳询、唐人写经,再追溯到钟繇、索靖、汉碑、流沙坠简,走的是一条由今入古的道路。通乎古今以为变可以说是沈曾植书学的宗旨。 沈曾植贯通了各种书体的联系,其今从“复古”是为了“通今”,他以古为变,以古为新,注重书法形式上的变化,注重参势而姿生的结果。

沈曾植因性喜章草,其行草书有浓厚的章草意味,所以字跟字之间的牵丝映带较少,但是每个字的结体形态各异,且多为字体上边宽阔开张,下边紧凑收敛的不稳形态,能给人一种古拙朴稚和奇险跌宕的感觉。跟其他书法家相比,他更喜欢偏重于展现笔画的生拙和结体的奇肆,“拙”“生”“不稳”这三个词准确的概括出了沈曾植书法的精神内涵与艺术特点,而“犯险”一词更堪称其书法的传神写照。他大胆地运用“抽锋”“卧笔”之类的手段,如果用正统的眼光来看,觉得有些偏胜;如果用新理异态的效果来看,恰到好处。成就与吴昌硕不分伯仲。融汇碑帖之学,博取厚积,开拓了行草书的发展道路,丰富了碑学的表现力,代表着碑学的发展高度。

沈曾植主要书法作品有:《行书黄庭坚诗轴》《行书包世臣论书两首诗轴》《临魏碑楷书屏》《行书谢庄月赋句轴》《隶书平旦清风七言联》《行书秋花高栋七言联》《楷书北窗东海七言联》《草行楷团扇四屏》《行书节临李思训碑扇面》《行书竹炉雨笠七言联》《行书率更史事帖成扇》《枚乘七发扇面》《楷书临爨宝子碑轴》《行书田园乐诗轴》《楷书书家诗心七言联》《行书规模豪气七言联》《节录世说新语》《行草黄庭坚七律诗轴》《行书唐太宗昭陵立轴》《行草书孟浩然夜泊牛渚诗轴》《行书龚自珍破戒草诗扇》《临法帖书四屏》《行书杜甫月诗轴》《楷书东坡诗文轴》《节录文心雕龙史传篇文轴》《行书批豹轩虎诗稿页》《行书录周密浩然斋雅谈语轴》《行楷韩维题卞大夫翠阴亭诗轴》《行书赠缶庐七律横轴》《行书韩世忠题雲居壁诗轴》《行书王籍入若耶溪诗轴》《风日天渊八言联》《行书闲来独幸七言联》《世事临风七言联》《书史汉魏七言联》《草书王羲之帖扇面》《草书右军桓公帖轴》《行书江莲野竹五言联》《行书杜甫秋尽诗扇面》《行书苏轼跋蔡帖扇》《行书历转行迁十二言联》《妙德贞白八言联》《致康有为信札》《行书雲鹤神鸾五言联》《行草书杜甫草堂诗轴》《行书磵草耕烟七言联》《楷书西铭》等。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黄庭坚诗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3)

沈曾植书《行书黄庭坚诗轴》轴,清,沈曾植书,纸本,纵145.8厘米,横4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山谷诗。寐翁。此轴录宋代黄庭坚《题郑防画夹五首》之一,自识:“山谷詩”。款署:“寐翁”。下钤“沈曾植印”、“海日樓”印。引首钤“知一念即無量劫”印。本幅无藏印,未见著录。此轴书法下笔有力,多用侧锋,笔划劲利挺峭,有北碑书法意趣,章法布局亦自具特色。沈氏书法貌似松散,实则意到笔随,回护照应,不失毫厘。章法布白更是处处呼应,相揖相让,静中求动。此轴代表了沈曾植行书的艺术水平。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包世臣论书两首诗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4)

沈曾植《行书包世臣论书两首诗轴》纸本行书 127.8×66.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释文:中郎派别有锺梁,茂密雄强正雁行,底事千文传祖法,顿敎分隶意参商。吕望翩仙接《乙瑛》,峻严《孔羡》毓任城,欧、徐倒置滋流弊,具体还应溯巨卿。款署:复青仁兄属,寐叟。钤印:知一念即无量劫(朱文)、寐叟(朱文)、海日楼(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临魏碑楷书屏》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5)

沈曾植《临魏碑楷书屏》之一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6)

沈曾植《临魏碑楷书屏》之二

沈曾植《临魏碑楷书屏》 纸本 147×40cm×2 西泠印社藏。王国维的名篇《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就把沈曾植捧到了天上。王国维很少赞誉什么人,沈曾植病逝后,王国维更是在挽联中写道:“是大诗人,是大学人,更是大哲人,四照炯心光,岂谓微言绝今日;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一哀感知己,要为天下哭先生。”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谢庄月赋句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7)

沈曾植《行书谢庄月赋句轴》 132×62cm 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释文: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炎沿警阙衆魄示冲慎臣仁兄大雅寐叟。钤印:植(朱) 海日楼(白) 知一念即无量劫(朱)。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隶书平旦清风七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8)

沈曾植《隶书平旦清风七言联》纸本隶书 143.5×35.5cm×2 浙江省博物馆藏。释文:平旦所息长在抱,清风自来初无私。款署:岵瞻仁兄世讲,寐叟。钤印:海日楼(白文)、象莲花未开形(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秋花高栋七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9)

沈曾植《行书秋花高栋七言联》纸本行书 143.5×40cm×2 浙江省博物馆藏。释文:秋花锦石谁能数,高栋层轩已自凉。款署:芸庄仁兄雅属,寐叟。钤印:寐翁(白文)、海日楼(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楷书北窗东海七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10)

沈曾植《楷书北窗东海七言联》纸本楷书 132.5×31.5cm×2 浙江省博物馆藏。释文:北窗人在羲皇上,东海若作弥陀观。款署:稷臣仁弟雅属,寐叟书于美森院中。钤印:沈曾植(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草行楷团扇四屏》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11)

沈曾植《草行楷团扇四屏》绢本 19.5×19.5cm×4 浙江省博物馆藏。释文: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此中有句无人见,送与襄阳孟浩然。钤印:曾植(朱文)、海日楼(白文)、癸庭(朱文)。之一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12)

释文:《祭侄文》,停雲勒石太精,行笔太整,既非鲁国本色,亦非稿草匆匆,简率之致,及玩此本,秃毫可掬,首行黯淡,次行以下方就少浓,行间往往露燥笔。钤印:乙盦(朱文)、海日楼(白文)。之二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13)

释文:岭衔霄月桂,珠穿晓露丛。蝉啼觉树冷,萤火不温风。花生圆菊蕊,荷尽戏鱼通。晨浦鸣飞雁,夕渚集栖鸿。款署:唐太宗书,寐叟。钤印:寐翁(白文)、海日楼(白文)。之三。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14)

释文:不待招邀入户庭,龙山推分我忘形,流连未免耽光景,穰毁终难测岁情。两后百科争夏大,风前一叶警秋零。五更残月难留影,起视苍龙大角星。款署:常季仁兄大人政。逊斋植。钤印:沈(朱文)、礼岳楼(朱文)。之四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节临李思训碑扇面》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15)

沈曾植《行书节临李思训碑扇面》纸本行书 19.5×52cm 浙江省博物馆藏。释文:或集事雲雷,拥旄为将,或承光,然寡欲,超然远寻好山海图,慕神仙事,且束以名教,阻于从游。款署:重周贤侄拂暑,寐翁。钤印:菌阁(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竹炉雨笠七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16)

沈曾植《行书竹炉雨笠七言联》纸本行书 163×34.5cm×2 苏伟网藏。释文:竹炉石铫晴雲碗,雨笠烟蓑钓月竿。款署:润水一兄雅属,寐叟。钤印:乙盦(朱文)、海日楼(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率更史事帖成扇》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17)

沈曾植《行书率更史事帖成扇》纸本行书 59×34cm 嘉兴博物馆藏。释文:款署:爨宝子,寐叟。钤印:逊斋居士(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枚乘七发扇面》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18)

沈曾植《枚乘七发扇面》纸本楷书 26×55cm 嘉兴博物馆藏。释文:略。款署:篯孙仁兄世大人雅正。寐叟。钤印:植(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楷书临爨宝子碑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19)

沈曾植《楷书临爨宝子碑轴》纸本楷书 59×34cm 嘉兴博物馆藏。释文:在阴嘉和,处渊流芳。宫宇数刃,循得其墙。款署:爨宝子,寐叟。钤印:植(朱文)、海日楼(白文)、蕉雨山房(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鹤侣鸥盟五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0)

沈曾植《行书鹤侣鸥盟五言联》纸本行楷书 89×20cm×2 嘉兴博物馆藏。释文:鹤侣寻诗共,鸥盟入画招。款署:梵持老人。钤印:海日楼(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田园乐诗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1)

沈曾植《行书田园乐诗轴》纸本行书 88.3×42cm 嘉兴博物馆藏。释文:采桑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款署:渊如仁兄雅属,寐叟。钤印:海日楼(白文)、知一念即无量劫(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楷书书家诗心七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2)

沈曾植《楷书书家诗心七言联》纸本楷书 144×36cm×2 嘉兴博物馆藏。释文:书家别成独行传,诗心孤绝严陵台。款署:信斋学长仁弟属书。寐叟撰句并书。钤印:植(白文)、寐叟(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规模豪气七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3)

沈曾植《行书规模豪气七言联》纸本行书 172×27cm×2 嘉兴博物馆藏。释文:规模简古人争看,豪气峥嵘老未除。款署:一山道兄正画,寐叟弟植。钤印:沈曾植印(白文)、馀黎(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节录世说新语》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4)

沈曾植《节录世说新语》纸本章草 76.8×34.7cm 嘉兴博物馆藏。释文:其水氵甲渫而扬波,其人磊砢而英多。款署:辛酉八月录《世说新语》,寄奉硕甫贤侄倩,馀斋老人病后书。钤印:植(白文)、寐叟(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草黄庭坚七律诗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5)

沈曾植《行草黄庭坚七律诗轴》纸本行书 144×74.5cm 嘉兴博物馆藏。释文: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峰前对落晖。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还唤雨鸠归。 灵源大士人天眼,双塔老师诸佛机。白发苍颜重到此,问君还是昔人非。款署:馀斋老人墨戏。钤印:沈曾植印(白文)、海日楼(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唐太宗昭陵立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6)

沈曾植《行书唐太宗昭陵立轴》纸本行书 144×34cm 嘉兴博物馆藏。释文:唐太宗昭陵在醴泉县九嵕山周回百二十里渭绕其先前泾环其后岐梁西峙其南则终南太乙为屏障陪葬兆域穹碑相望林同人游秦中作考。款署:幼山仁兄属。逊翁植。钤印:沈曾植印(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草书孟浩然夜泊牛渚诗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7)

沈曾植《行草书孟浩然夜泊牛渚诗轴》纸本行草书 147×40cm 嘉兴博物馆藏。释文:星寒牛渚夕,风退鹢舟迟。浦溆尝同宿,烟波忽间之。榜歌(空)里失,船火望中疑。明(发)泛湖海,茫茫何处期。款署:啸谷仁兄雅属,寐叟。钤印:海日楼(白文)、象莲花未开形(朱文)、知一念即无量劫(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龚自珍破戒草诗扇》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8)

沈曾植《行书龚自珍破戒草诗扇》纸本行书 18.5×50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释文:造化大痈痔,斯言韩柳共。我思文人言,毋乃太惊众。儒家守门户,家法毋徇纵。事天如事亲,谁云小儿弄。  我身我不有,周旋折旋奉。不然命何物,夏后氏特重。亦有卫武公,靡乐在矇诵。智慧固不工,趋避矧无用。一日所阅历,一日自甄综。神明甘如饴,何处容隐痛?沈沈察其机,默默课诸梦。少年谰语多,斯言粹无缝。患难尔何物,屹者为之动。款署:录《破戒草》诗,为伯庸长兄拂暑,曾植。钤印:沈(朱文)、乙盦(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临法帖书四屏》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9)

沈曾植《临法帖书四屏》纸本 106.5×50.5cm×4 浙江省博物馆藏

之一释文:静而思之,胜事莫复过此,气力犹未愈,吾君何当至,速附书,必向饶定,须寄往竟。款署:率更帖,馀翁。钤印:曾植印信(朱文)、海日楼(白文)

之二释文:贤兄处见临乐毅论,便是青过于蓝,欣抃无已,数行草草,世南近臂痛废书。款署:永兴帖,宣统辛酉三月,植。钤印:寐翁(白文)、右神馆(白文)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30)

沈曾植《临法帖书屏》纸本 106.5×50.5cm×4 浙江省博物馆藏。之三释文:吾今至破堽在路粗可寻还迟卿不远愿信知。款署:齐高帝书,馀斋居士。钤印:沈曾植印(白文)、知一念即无量劫(朱文)。之四释文:後荡洪流前固重爽垲势掩华亭爰集真侣。款署:瘗鹤铭,寐叟。钤印:植(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杜甫月诗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31)

沈曾植《行书杜甫月诗轴》纸本行书 134×33cm 浙江省博物馆藏。释文: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款署:骏声先生属,寐翁。钤印:寐翁(白文)、海日楼(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楷书东坡诗文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32)

沈曾植《楷书东坡诗文轴》纸本楷书 88.2×46cm 浙江省博物馆藏。释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传诵,每一篇到,欧终日喜,前后类如此。款署:楚圆五兄属书,寐叟。钤印:沈君(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节录文心雕龙史传篇文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33)

沈曾植《节录文心雕龙史传篇文轴》纸本行草书 146.7×79.5cm 浙江省博物馆藏。释文:至纵横之世,史职犹存。秦并七王,而战国有策。盖录而弗叙,故即简而文明也。汉嬴项,武功积年。陆贾稽古,作《楚汉春秋》。款署:录《雕龙史传篇》,寐叟。钤印:乙盦(朱文)、海日楼(白文)、知一念即无量劫(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批豹轩虎诗稿页》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34)

沈曾植《行书批豹轩虎诗稿页》纸本行书 19.4×13.8cm 浙江省博物馆藏。释文:鄙人顷日为吴越之游,所获数诗,录呈请教。越王台下雨如尘,表里湖山烟树春。谁料破家六国地,却生尝胆卧薪人。右越王台。香径屧廊空委尘,馆娃宫废尚留春。晓来山外湖天碧,不见吴王歌舞人。右馆娃宫豹轩虎贡稿。款署:两章纯粹唐音,而寓兴深微,能令读者无端感慨,假令渔洋老人见之,定当击节。寐叟拜读。钤印:寐翁(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录周密浩然斋雅谈语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35)

沈曾植《行书录周密浩然斋雅谈语轴》纸本行书 148.5×40.6cm 杭州博物馆藏。

释文:陈谔,越人,尝游庐山,于穷谷中见一人,髽而跣坐大盘石,微作吟哦声。陈异而问焉,髽瞠而不答,惊逝去。陈益异之,至明因寺,为僧道所见,僧曰:“此兴国赵知军也。为郡有异政。” 款署:《浩然斋雅谈》一则,录奉鉴宗先生,寐叟。钤印:海日楼(白文)、寐叟(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楷韩维题卞大夫翠阴亭诗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36)

沈曾植《行楷韩维题卞大夫翠阴亭诗轴》纸本行楷书 98×39cm 瑞安市文物馆藏。释文:新得亭名号绿阴,轩窗环合尽青林。定知野客先回顾,何处山禽自好音。款署:瞿士仁兄属书,寐叟。钤印:海日楼(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赠缶庐七律横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37)

沈曾植《行书赠缶庐七律横轴》纸本行书 19×67cm 朵云轩藏。释文:吴侯下笔风雨快,天机灭没瀊怀中。私壐苍然秦汉上,清吟复是江湖雄。感怆诗人怀旧俗,萧撼老树鸣秋风。吴兴高士钱舜举,固应倪视水精宫。款署:缶庐先生过谈,写示近作,剧有河汾月泉风味,越日得句,寄呈教正。植。钤印:寐翁(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韩世忠题雲居壁诗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38)

沈曾植《行书韩世忠题雲居壁诗轴》纸本行书 133×33cm×2 温州博物馆藏。释文:芒鞋竹杖是生涯,老鬓今年玩物华。为爱雲居松桧好,不须更看牡丹花。款署:雪盦仁兄大雅,寐叟。钤印:寐叟(朱文)、海日楼(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王籍入若耶溪诗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39)

沈曾植《行书王籍入若耶溪诗轴》洒金纸 行书 107×51.5cm 平湖市博物馆藏。释文: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何)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款署:寄苹仁兄雅正,寐叟。钤印:寐翁(白文)、海日楼(白文)、知一念即无量劫(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风日天渊八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40)

沈曾植《风日天渊八言联》纸本行楷书 172.4×43.9cm×2 温州博物馆藏。释文:风日清和,群贤畅览,天渊飞跃,大道同含。款署:雪汀仁兄属,寐叟。钤印:秀水沈氏(朱文)、敦习斋(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闲来独幸七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41)

沈曾植《行书闲来独幸七言联》纸本行书 171×36.5cm×2 平湖市博物馆藏。释文:闲来置酒常招隐,独幸钞书不是愆。款署:文石仁兄大雅,寐叟。钤印:馀斋(白文)、冷寿光(朱文)、蕉雨山房(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世事临风七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42)

沈曾植《世事临风七言联》纸本行书 119.3×31.2cm×2 天一阁博物馆藏。释文:世事不堪频着眼,临风何必更搔头。款署:庚申秋七月,寐叟。钤印:寐叟(白文)、海日楼(白文)、象莲花未开形(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书史汉魏七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43)

沈曾植《书史汉魏七言联》纸本行书 133×33cm×2 桐乡君匋艺术院藏。释文:书史外无长物,汉魏中各有大家。款署:赞臣仁兄属书,寐叟。钤印:海日楼(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草书王羲之帖扇面》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44)

沈曾植《草书王羲之帖扇面》纸本 17×47.5cm 桐乡君匋艺术院藏。释文:中郎女颇有所向不?今时婚对,自自不可复得。仆往意,君颇论不?大都此亦当在君耶!发疟,比日疾患,欲无赖。未面,邑邑!反不具。款署:清澄仁兄属书,寐叟。钤印:沈(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草书右军桓公帖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45)

沈曾植《草书右军桓公帖轴》纸本草书 143×39cm 德清县博物馆藏。释文:得都下九日书。见桓公当阳去月九日书。久当至洛,但运迟可忧耳。蔡公遂委笃,又加廗下。款署:右军帖,海日楼书。钤印:植印(白文)、寐叟(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江莲野竹五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46)

沈曾植《行书江莲野竹五言联》纸本行书 134×33cm×2 平湖市博物馆藏。释文:江莲摇白羽,野竹上青霄。款署:文石仁兄大雅,寐叟。钤印:海日楼(白文)、象莲花未开形(朱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杜甫秋尽诗扇面》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47)

沈曾植《行书杜甫秋尽诗扇面》纸本行书 18×52cm 平湖市博物馆藏。释文: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款署:庚申重阳後二日为咏贤仁兄世讲作,寐叟。钤印:寐翁(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苏轼跋蔡帖扇》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48)

沈曾植《行书苏轼跋蔡帖扇》纸本行书 18×52cm 平湖市博物馆藏。释文:东坡曾题君谟帖云:“宣献太清,留台太浊,自有国以来,当以君谟为第一。会有知,当以此言为然。”又云:“世之书篆不兼隶,行不兼草,盖未能通其意者也。”款署:冠臣仁兄雅属,寐叟。钤印:曼陀罗室(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历转行迁十二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49)

沈曾植《行书历转行迁十二言联》 163×34cm×2 上海朵云轩。释文:历转司马刺史太守以茂烈见,行迁侍郎节度柱国为帝者师。款署:壬戌仲秋之月,寐叟。钤印:乙盦(朱文)、海日楼(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妙德贞白八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50)

沈曾植《妙德贞白八言联》纸本行书 165×35cm×2 释文:妙德先生直造竹所,贞白居士乐闻松声。款署:鐘甫先生雅属,寐叟。钤印: 寐翁(白文)、海日楼(白文)。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致康有为信札》 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51)

沈曾植《致康有为信札》 尺寸不一,约12.8×22cm胡毅书签:沈寐叟书翰。隋斋题。 钤印:胡毅。邓尔疋书签:沈寐叟先生书翰。七十八壬申重阳后一日邓尔疋。这九页便笺是当时在北京时沈曾植致康有为的,问候生活起居,讨论法书碑版。根据双方交往的时间推论,应当在戊戌变法之前。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雲鹤神鸾五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52)

沈曾植《行书雲鹤神鸾五言联》冷金笺本 169×36.5cm×2 。释文:雲鹤有奇翼,神鸾调玉音。款署:寐叟。钤印:延恩世泽(朱)、知一念即无量劫(朱)、曾植印信(朱)、海日楼(白)。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草书杜甫草堂诗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53)

沈曾植《行草书杜甫草堂诗轴》纸本行草书 120×60cm 聚云楼旧藏。释文:略。款署:。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节录兰亭序立轴》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54)

沈曾植《行书节录兰亭序立轴》,129x65.5cm 北京海王村画廊收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行书磵草耕烟七言联》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55)

沈曾植《行书磵草耕烟七言联》是晚年的作品,规格:132×32cm×2,款识:瓞园仁兄雅属,寐叟。印鉴:海日楼、象莲花未开形、知一念即无量劫。释文:磵草石筠催暑去,耕烟锄月与年深。全联结体灵动飘逸,左右映带,熟谙兰亭法书之意;用笔一叹三咏,苍劲无匹,深得金石斑驳之趣,可谓融碑、帖艺术于一炉。此作还体现出沈曾植“生”的书风,曾熙《书林藻鉴》中说:“余评寐叟书,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寐叟于前两义逊谢,至后语不晓。”“拙”与“生”是视觉效果陌生化的结果,是沈曾植“大胆作书”的结果,也包括“刻意求生”的意思。沈曾植晚年竭力变法,以临摹居多,在此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楷书西铭》赏析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56)

沈曾植楷书《楷书西铭》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伴随着文字和书体的演变发展,各个历史时期都造就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精神风貌,谱写了中国书法史的瑰丽篇章。 历代法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艺术的结晶,是全民族的宝贵财富。民国时期的大量书法精品和名人墨迹,几经战乱,幸存者散藏于海内外。

民国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继清末之后继续发展的时期,历时虽然短暂,却涌现出了一批成就杰出的书法家。他们为我们今天的书法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民国时期这段书法的历史,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历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欣赏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法家沈曾植四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5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