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老艺术家秦怡的人生(世上再无芳林嫂)

电影老艺术家秦怡的人生(世上再无芳林嫂)(1)

2013年6月15日,秦怡亮相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新华社发

5月9日,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100岁。100年的人生,是她见证并惊艳中国电影百年史的一生,是历尽坎坷仍坚韧而美丽的一生,是为人民随时准备付出所有的一生。

一生爱电影

“只要观众需要,我随叫随到”

今年1月31日,秦怡刚刚度过自己的100岁生日。在她的百岁人生中,有八十余载与电影相伴。在《青春之歌》《女篮5号》《铁道游击队》《浪涛滚滚》《林则徐》《青海湖畔》等四十余部影片中,以自然含蓄、朴实细腻的表演风格,塑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银幕形象。大半生里,她荣获了新中国“二十二大明星”之一、“国家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最美奋斗者”“人民艺术家”等各种称号。但在更多人心中,秦怡不是明星,而是一位一生以赤诚之心爱电影的真正的演员。

1938年,16岁的秦怡从上海离家,远赴武汉,后辗转抵达重庆,一心想投身抗日一线。偶然间,她与舞台、与电影结缘。很快,她就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等并称为“四大名旦”。赞誉如潮涌来,秦怡对电影的认真却从未改变。1939年,她出演话剧《中国万岁》,这是再小不过的一个角色,动作只有背对着观众握紧拳头,台词只有四个字“我也要去”,她却连吃饭睡觉都在练习。1959年,早已成名的秦怡出演电影《青春之歌》,戏份极少,却成为经典。

如今人们常夸奖演员,学一部戏就学会一项新技能。其实,秦怡早已在默默实践这一点。1956年上映的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秦怡饰演芳林嫂,有一场向日本鬼子扔手榴弹的戏,为了节约胶片,从小体育课不及格的她,练成了一条过的“神投手”。同年,她又在拍摄电影《马兰花开》时学会了开推土机。在1957年上映的电影《女篮5号》中,为了片中为数不多的打球镜头,秦怡去篮球队体验学习了两个月,每天凌晨4时起床随队训练。1975年,秦怡在电影《浪涛滚滚》中饰演水利工程师钟叶平,拍摄完成后,面对水利基础知识的“突击考试”,她已能对答如流。

百岁的人生里,岁月带走了她的健康,却从未消磨她对电影的热爱。2014年7月,秦怡首部自编自演的电影《青海湖畔》在青藏高原上拍摄,92岁高龄的她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每天花费6个小时往返于海拔3800多米的拍摄现场和驻地。她说:“没事儿,抗战时我还到过前线演戏呢,电影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电影工作者就该吃得起苦。”2017年,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妖猫传》上映,观众惊讶地发现,片中一位白发宫女竟是秦怡,她说自己没拍过古装戏,是来学习的。追忆拍摄时的情形,陈凯歌说道:“每当我在拍摄间隙看到她专心地默记台词,心中就涌起难言的敬意,因为这时她已经95岁了,95岁的秦怡老师依然光彩照人。”甚至在2019年,已经97岁高龄、因身体不适无法离开医院的秦怡,仍坚持在医院里拍摄了老龄化主题的公益影片《一切如你》。

人们为秦怡蓬勃的艺术生命力所惊叹,她却随时准备上场。2019年,秦怡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颁荣誉时,她说道:“只要观众需要,我随叫随到。”

一生爱人民

“我没有太多的钱,全部捐给灾区人民”

自少女时起,目睹战火中人民的苦难,秦怡就一心想投身抗战一线。为此不惜以十五六岁的肩膀在四行仓库的枪炮中扛起担架,不惜偷偷离开父母家人远赴武汉。当她终于在话剧、电影的舞台上找到安身之地时,表演就成为了她的前线。“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天生就应该有社会责任感。(要知道)我们演的戏,给观众看了以后,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晚年时,她曾这样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我90多岁了,经历了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更加觉得幸福来之不易,更加要不断学习,为人民讴歌,拍好电影就是为人民服务。”

而在角色之外,她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人民最朴素的爱。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赈灾义演上,她说道:“我没有太多的钱,这些年靠节俭度日,积攒了20万元,全部捐给灾区人民!”青海玉树地震后,又捐款3万元。此时的她已经很少出现在影视剧中,收入也不算丰厚,这几乎是她全部的积蓄。她说,这些钱原本是给儿子用的,儿子不在了,就把这些钱给最需要的人民。

不仅捐出“养老钱”,她还不顾医生的反对,在刚做完腰椎手术后不久,就前往都江堰参加上海援建小学的开学典礼。在慈善拍卖、公益募捐等许多公益活动的照片中,都能看到满头银发的秦怡站在台前,目光坚定,又满含热爱。

当人们谈论起秦怡的善举时,她只说:“他们都说我多好多好,其实你看我现在,并没有做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我捐钱他们说不得了,其实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

一生坚韧

“是令人尊敬的中国影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银幕上的秦怡,光彩夺目。但生活中的她,并未得到命运太多的眷顾。很多人都熟知,秦怡经历过两段并不算幸福的婚姻,儿子“小弟”更是在少年时患上精神疾病。而秦怡自己,则在44岁时患上肠癌,此后患过4次重病,经历7次手术。

岁月的风霜一次次刮向这个美丽的女性,她却以常人不可想象的坚韧,微笑面对。为了照顾儿子,她常常把他带到拍摄现场,学会了为儿子注射。为了有强健的体魄,“不走在儿子前面”,她坚持洗冷水澡直到80岁。在儿子病发,对妈妈拳打脚踢时,她甚至把脊背迎向儿子的拳头,说道:“别打妈妈的脸,妈妈还要去工作。”

因为秦怡的爱与照料,“小弟”的绘画天分被发掘出来。2000年,演员阿诺·施瓦辛格通过拍卖买走了“小弟”的一幅写生画,并拉起他的手高喊:“这是一个奇迹!”在这位硬汉看来,秦怡“是令人尊敬的中国影星,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晚年时光里,秦怡一一送别了儿子、家人、老友,却越活越年轻,白发苍苍时还一直惦记着要学习英语,要完成新的剧本。

人们常说,最怕美人迟暮。无论银幕内外,秦怡都美了一百年。这美,是她与生俱来的容貌,更是她用一生诠释的热爱与坚韧。在秦怡去世后,那些曾陪伴几代人成长的艺术家又少了一位,但她留在银幕上、留在人间的身影将始终不灭,芳华永存。

相关阅读>>>

16岁的秦怡曾拎着小布包只身奔赴武汉,“不管多难也要去前线抗日”

“人民艺术家”秦怡逝世,10个经典形象致敬这不平凡的百岁人生

为人民抒怀必会被人民记得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记者万旭明)

【编辑:侯方隅】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