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业管理专业冷门(如果大学就念物业管理专业)

我在从事物业这行之前,就跟几位从业超过10年的客服部经理聊过,这个岗位到底有哪些东西是必须在工作中学的,又有多少内容是在学校课本学到的。然而,结果让我大吃一惊,用这些好朋友的话说,客服部的员工,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的绝对不是多数,而转行做这个的确实不在少数。

于是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结合从事了多日的所见所闻,好像能给自己理清出个所以然,分享下,不妨让大家也评判下,是不是这个理儿。

为什么物业管理专业冷门(如果大学就念物业管理专业)(1)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按照从物业客服助理到物业客服部主管的升迁节奏3年计算,那么再走到客服部经理的位置,最少要经历6年。而这6年能学到什么呢?我盘算了一下。

按照我目前的阶段可能会涉及到公关类工作,主要面对客户的投诉,应该如何积极整改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反馈结果或态度;反馈类工作,主要是针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这个需要N个事儿去磨;周期类工作,比如日报月报的提交,与租户的解约入驻的关系,定期管理外包供应商的工作等。

规划类工作,比如更重方案的撰写、部门工作的计划、与上下游部门的及时沟通协调等等;还有就是常规性工作,比如填表制表,算账出单子等等。

为什么物业管理专业冷门(如果大学就念物业管理专业)(2)

可能从物业客服助理到客服部经理都要做这些事,但是随着职级的提升,可能负责的层面更高、管的事更多、责任多大;还有就是做好团队培训和整个部门运营的相关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问题,尤其是基础的能在学校学吗?我特地上网查了下咱们国家高等教育关于物业管理专业方面的一些情况,具体是这样。

为什么物业管理专业冷门(如果大学就念物业管理专业)(3)

首先,国内统招本科院校开物业管理的学校不多,就是开也是独立学院,学位是管理学;其次,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虽然没有学位证,但是学校鼓励毕业生是双证毕业,也就是学校毕业证和物业助理执业资格证书。

第三,物流专业没有研究生,而考研方向多是与管理类学科有关,基本上都是跟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有关,好一好还可以和会计学有关;第四,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方向不同,前者是管理类,后者是土木建设类。

找到上述4点不同,我渐渐有了一些清晰的概念。因为个人感觉,物业客服助理到客服部经理,实用型工作能占到70%以上,而这些工作都是“干中学”,这也正好印证了朋友的那句话,很多人都不是本专业毕业,但都能做到客服部经理。

为什么物业管理专业冷门(如果大学就念物业管理专业)(4)

有了上述结论,我又看了下学制和课程设置,一下发现了不少问题。第一,本科统一是4年教育,高职高专是3年学制得最多;其次,如果按照我目前对物业行业理解和岗位的认知,物业理论和物业经营、物业法则法规是A类课,就是主课。

公共关系学、档案管理、礼仪基础、计算机软件应用,这个属于B类课,也是主课,但都是之称A类课程的。大家可以看,公共关系学可以为与租户的沟通方面的技能;档案管理,就是物业公司最基础的一项,把租户的各类材料留存,以便检查审核提出整改等等;礼仪,服务行业嘛,这个很关键;计算机软件应用,打个字、做个表、算个数肯定少不了。

我在网上找了一些A类课的课本看了看,发现与工作涉及的不是特别多,因为这都是偏理论和规划类的,要是想提高,有理论水平,那得学好,或者想把物业专业解释清楚也行,但看下B类课,几乎贯穿了所有岗位上的内容和职责。

为什么物业管理专业冷门(如果大学就念物业管理专业)(5)

如果按照文章开始所说,“很多人都不是本专业毕业,但都能做到客服部经理”,再一次被验证。大家可以算笔账,按照3年的高职高专教育层次,最少1年最多1.5个学年也会把B类课学完。

这样大家可以算笔账,如果要是在学校学会这些,需要3年,然后进入物业行业,虽然你会,但也要从头做起,6年后成为客服部经理 —— 因为物业专业很难成为公司工程部等其他项目负责人 —— 这样算下来最少9年;但是你转行而来,6年你也能学到这么多……

今天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达,以我目前看(毕竟资历尚浅),本专业入行和转行入行的成长速度,应该是差不了太多的……就是差异大,那也是在职级和平台有个高度的情况下才能区分,那时我坚信科班会更好。

为什么?因为如果都坚持下来,物业行业的圈子就形成了,全班都干这个,那人脉……

不知大家怎么看。


用日记形式分享物业经理成长的过程,每个工作日,持续更新……

  • 011天,今天给公司做了两个Excel表,有一些思考
  • 012天,领导交代你做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013天,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什么程度叫真正的完成
  • 014天,物业行业,是熟练工种还是技术工种还是什么类型
  • 015天,一个思考,什么样的楼盘比较适合初级物业从业者?
  • 016天,今天跟同事因为工作争吵,我现在了一些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