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pcg部门介绍(看腾讯三年发展阵痛)

4月15日,腾讯宣布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涉及两个事业群、一个子公司和五位集团副总裁。这次调整是自腾讯2018年的“930”组织调整以后,最大的一次调整,而这次调整的核心,在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简称PCG)上。

腾讯现在二十一岁,PCG成立不到三年,但是这个事业群把腾讯经历的发展阵痛,展现得淋漓尽致。

腾讯pcg部门介绍(看腾讯三年发展阵痛)(1)

甚至至今,都还不能说,腾讯PCG事业群的成立,达到了腾讯调整的战略目的,这次的PCG组织结构再调整也说明了这一点。

一、 腾讯的发展泥淖

一切都要从腾讯2018年的困境说起。2018年的腾讯,正在经历股价暴跌。从2017年顶峰的476港元,到2018年中旬的380港元。

腾讯自己困难重重,市场也看衰腾讯,提出了多方面尖锐的质疑。那时的腾讯水深火热,进退两难,作为营收顶梁柱的游戏业务出了大问题,游戏版号被冻结,迟迟未能通过;ToB业务还处在转型阶段,不知如何突围,入不敷出。另外,腾讯还深陷“没有梦想”的质疑。

1、游戏版号问题

腾讯是做什么的?

这个问题放在2018年前,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答案:腾讯是一家“游戏公司”。无论腾讯如何试图突破,游戏相关业务的收入竟然可以占到腾讯总收入的50%以上都是铁打的事实。

腾讯pcg部门介绍(看腾讯三年发展阵痛)(2)

腾讯两大游戏工作室:左光子,右天美

但是就在2018年,腾讯的游戏业务出现了巨大风险。做游戏业务,是需要审批的,只有通过了国家监管机构的审批,获得了游戏版号,游戏才能够上线运营。但是2018年8月,监管机构冻结了网络游戏版号和备案的审批,长达四个月之久没有游戏版号审批通过。

这意味着腾讯耗费在游戏开发上的支出,可能会全部打水漂。更重要的是,游戏业务未来的增长堪忧。

2、To B业务突围困难

腾讯早前就在公开文章中说过:“我们在连接人、连接数字内容、连接服务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探索更适合未来趋势的社交、内容与技术的融合,并推动实现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升级。

所谓消费者互联网,就是对C端消费者的互联互通互动,而产业互联网,则就是指对B端企业的互联互通互动。

C端红利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向B端业务升级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大势。但什么是产业互联网?具体业务形态是什么?说白了无非就是数字化转型、企业上云、做B端的生意。

这块业务,在2020年的腾讯财报里,叫金融客户及企业服务,具体点来说,有支付服务、理财服务和云服务。

但是在2018年,腾讯在这块业务上,还处于开发建设阶段,尤其是腾讯云服务,面对已经相对成熟的阿里云服务,要搭建的功夫不是一点半点,一时看不到出路。

3、《腾讯没有梦想》

腾讯前有狼,后有虎。内部的战略方向就够头疼了,市场对腾讯的质疑,更是让其雪上加霜。

那时一篇名为《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火遍全网。万字长文,深入浅出,控诉了腾讯的几点“罪状”:

第一,腾讯已经从一家打磨产品的公司,变为一家投资公司。腾讯通过投资其他公司带来的回报,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市值,此前这样的公司只有一家——雅虎。而雅虎除了投资阿里带来的收入,主营业务其实处于负资产状态,不再是一家产品公司。

第二,腾讯用投行思维做业务,内部“养蛊”,多个类似项目竞争,投入产出比不高的业务就被扼杀掉,这导致腾讯短视。但是有些产品是要长期打磨的,比如微博和微视。2011年底,马化腾就已经作出判断:“因为有微信,所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2013年,腾讯微博的日活用户还有8000万以上,但是腾讯说放弃就放弃了。凑巧的是,同一个项目负责人,后来又做了微视,但是不久之后又被叫停。

今日头条的产品负责人陈林评价:砍掉腾讯微博和微视,是腾讯犯下的两个大错。

第三,腾讯的组织墙和数据墙严重。举例来说,腾讯的信息平台众多,有OMG的腾讯新闻、腾讯视频、天天快报,WXG的看一看,SNG的QQ看点、QQ空间,MIG的QQ浏览器、应用宝。但是腾讯9个不同的团队,加起来都干不过头条。

腾讯有流量、有资金、有牛人,为什么还做不起来?因为腾讯内部的数据并不互通,腾讯内部各部门的冲突和分化导致腾讯在整体上无法形成统一而强有力的战略和执行。

比如MIG的QQ浏览器要学头条做内容生态和信息流推荐,你要先找WXG,你的数据能不能开放给我,然后再找OMG、SNG和IEG,能不能把你们的数据开放给我?如果别人不开放,那我只能找OMG的数据基于此来做推荐。天天快报大力投入的时候,就没能很好借力到微信公众号。

种种问题让腾讯市值相比于2017年的股价巅峰,蒸发了一万亿港币,公司人心惶惶。原本通勤时,员工喜欢把工牌挂在胸口,但是彼时员工却在偷偷把工牌藏起来。

腾讯pcg部门介绍(看腾讯三年发展阵痛)(3)

腾讯2018年股价大跌

腾讯迫切地需要一场大变革。

二、 腾讯930组织变革

2018年9月30日,腾讯痛定思痛,进行了930组织变革,从七个事业群变成六个事业群,原先的七个事业群中,四个保留,三个被拆分重组,并入了两个新成立的事业群。

腾讯pcg部门介绍(看腾讯三年发展阵痛)(4)

腾讯2015年组织调整后的七大事业群

腾讯pcg部门介绍(看腾讯三年发展阵痛)(5)

腾讯930组织调整后的六大事业群

930组织调整,主要有6点重大变化:

  • 新成立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将对原社交网络事业群(SNG)、原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原网络媒体事业群(OMG)、原互动娱乐事业群(IEG)中,与社交平台、流量平台、数字内容等相关的板块进行拆分和重组。具体包括:所属于SNG的QQ、QQ空间、微视,所属MIG的应用宝、QQ浏览器,所属于OMG的腾讯新闻、腾讯视频、腾讯体育,所属于IEG的腾讯影业、腾讯动漫。
  • 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即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整合腾讯云、互联网 、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具体包括,所属于CDG(企业发展事业群)的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所属于MIG的安全、地图、医疗、智能平台等业务团队;所属于OMG的开放平台To B团队;所属于SNG的腾讯云、在线教育、实验室群团队等。
  • 取消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这三个事业群的业务被完全拆分进新成立的PCG和CSIG。
  • 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微信事业群(WXG)保留。微信事业群和技术工程事业群变动不大,另外两个各有业务被拆进新成立的PCG和CSIG。
  • 成立腾讯技术委员会。成立技术中台,通过内部分布式开源协同,加强基础研发,打造具有腾讯特色的技术中台等一系列措施,促成更多协作与创新,提高公司的技术资源利用效率。
  • 整合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将原社交与效果广告部与原网络媒体事业群广告线整合在一起,形成广告营销服务线。

腾讯pcg部门介绍(看腾讯三年发展阵痛)(6)

腾讯总办成员

做出这样的调整,腾讯的目的很明确:

第一, 以往的业务以2C为主设计的,但是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2C业务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困难,游戏、社交等业务频频受到管制。而2B的商机正在逐步展现,云服务、物联网、智慧零售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组织上必然会做出相应调整。

第二, 强调内容平台的运营能力,PCG部门的成立就是为了让腾讯在内容的赛道上,尤其是短视频的赛道上还能抓住新的增长点。

第三, 加强组织内部的协作能力,技术中台的搭建,PCG部门融合了八位VP,由首席运营官任宇昕统管正是出于此目的。

如今,腾讯的收入结构明显转变,网络游戏不再是腾讯的主要收入,To B业务有明显增长,腾讯市值也达到了6万亿港币,股价巅峰最高曾破750港元。

腾讯pcg部门介绍(看腾讯三年发展阵痛)(7)

三、PCG迎来最新调整,微视与腾讯视频合二为一,在线视频BU成立

这次腾讯最新的组织结构调整中,最核心的调整内容,莫过于对视频业务的重新整合——将腾讯视频和微视融合,组建在线视频BU,隶属于PCG,这也是腾讯第一次在BG(事业群)下设立BU。

腾讯pcg部门介绍(看腾讯三年发展阵痛)(8)

据《晚点 LatePost》了解,这项整体性的改革因为涉及业务和事业群众多,在腾讯内部讨论超过半年时间。比如微视与腾讯视频的组合,就有过多个方案,包括保持两个平立但共享优势资源,微视出让成熟的视频合成技术与互动玩法,腾讯视频出让 IP 与明星资源。

不过简单的资源共享并不能解决平台间的协同问题,只有从组织架构上进行深层次整合才是效率更高的方式。

腾讯在内容领域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微视和腾讯视频的结合,换种角度来看,似乎也有点短视频业务求长视频业务带领的意思。但是长视频和短视频究竟是否能找到结合点,还是个未知数,只能说腾讯是脚步先行了。

写在最后

任何一家大企业的发展,一定会经历各种阵痛,既要把握好战略方向,又要能够在组织层面落地执行,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是考验。腾讯PCG的诞生与调整,只是腾讯21年发展史上多次调整的一个缩影,而内容和内容平台的战争,可能也还远未到终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