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如何锻炼我们的协调能力

如何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如何锻炼我们的协调能力(1)

什么是协调功能?

协调(coordination)功能是指个体完成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

协调功能障碍又称共济失调,根据病变部位又可分为小脑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及基底节共济失调协调运动障碍。

协调运动障碍是指以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为特点的异常运动。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损伤所致,主要包括:不随意运动和运动异常两种。

协调功能的评定方法

协调功能的评定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是临床常用协调实验。该类实验简便、易行,应先在睁眼、后在闭眼的条件下分别测试。各实验分别评分并记录。

评分标准

5分:正常

4分:轻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速度和熟练程度比正常稍差)

3分:中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协调缺陷极明显,动作慢、笨拙和不稳定)

2分:重度障碍(只能发起运动,不能完成)

1分:不能活动

评定方法

如何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如何锻炼我们的协调能力(2)

(1)手指指鼻:让患儿在肩外展 90°,肘伸展,用食指指尖指鼻尖。

(2)受检查者手指指检查者的手指:患儿和检查者相对而坐,检查者的食指举在患儿面前,同时让患儿用其食指去指检查者的食指。检查者还可以变化其手指的位置来评定患儿对改变方向、距离和速度而做出反应的能力。

(3)手指指手指:两肩外展 90°,两肘伸展,让患儿将两食指在中线相触。

(4)交替指鼻和手指:让患儿用食指交替指鼻尖和检查者的手指尖。检查者可变换位置来测验其对变换距离的应变能力。

(5)对指:让患儿用拇指尖连续触及该手的其他指尖,可逐渐加快速度。

(6)团抓:从完全屈曲到完全伸直的握拳和开拳之间的变换,可逐渐加快速度。

(7)旋前/旋后:肘屈曲 90°,并紧紧固定于身体,让患儿手掌朝下和朝上交替翻转,可逐渐加快速度。

(8)用手拍打:屈肘,前臂旋前,让患儿用手拍膝。

(9)用足拍打:让患儿用一足掌在地板上拍打,膝不能抬起,其足跟维持接触在地板上。

(10)足跟至膝、足跟至足趾交替:患儿于仰卧位,让患儿用对侧下肢足跟交替地触及同侧膝和拇指。

(11)足趾触检查者的手指:患儿于仰卧位,让患儿用拇趾触检查者的手指,检查者可变换手指的位置以评定患儿变换方向和判断距离的能力。

如何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如何锻炼我们的协调能力(3)

(12)仰卧位:一侧的足跟沿对侧下肢胫骨上下滑动。

(13)画一个圆圈:让患儿用上肢或下肢在空中画一个想象的圆圈。

协调训练小游戏

在家里,我们的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哪些协调训练的小游戏呢?1.投小丸入瓶

如何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如何锻炼我们的协调能力(4)

训练目标:训练宝宝手的灵活性、协调、准确准。

适用年龄:9-12个月

活动准备:透明玻璃瓶、小馒头等。

操作方法:可以让宝宝练习捏起花生米等小丸状食物放进直径约3cm的透明玻璃瓶内,训练他熟练地捏起小丸并准确有意识地放人瓶中的技巧。

游戏时间:5-10分钟,3-5次/周。

2.钻山洞

如何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如何锻炼我们的协调能力(5)

训练目标:预防孩子肢体不灵活,手眼不协调,易撞墙等情况的发生。

适用年龄:2-4岁

活动准备:一个高40cm、宽50cm的桌子或长凳(也可以用家长的身体做山洞)。

操作方法:让孩子从桌子或长翼下方钻爬过去。先用手爬,然后再训练把手收在胸前,肘关节着地往前爬,以身体尽量不碰到桌子为直,反复多次练习。

游戏时间:10分钟,2次/周。

3.向左走、向右走

训练目标:强化前庭觉和中枢脊髓神经的协调性,促进大小肌肉灵活。

适用年龄:2-4岁

操作方法:孩子举起双手与耳朵齐高,双脚略弯曲,往左和往右连续横行,如螃蟹走路状。或者双手轻轻放下,侧着头,踏脚向前、向左、向右走。

游戏时间:5-10分钟,2-3次/周。

4.跳圈

训练目标:训练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的平衡能力。

适用年龄:3-4岁

活动准备:呼啦圈—个,小板凳两个。

操作方法:将呼啦圈固定在两个板凳之间,先让孩子一只脚向前迈入呼啦圈,另一只脚随着迈人。然后,一只脚再迈出呼啦圈,另一只脚随着迈出,左右脚交替着迈入和迈出呼啦圈,反复练习。

游戏时间:10分钟左右,2-3次/周。

5.丢沙包训练目标:强化身体的协调能力及本体觉。

适用年龄:3-5岁

活动准备:旧报纸5-10张,沙包3-5个。

操作方法:让孩子先把较小的纸团往远处丢,然后换上稍大的纸团再丢,然后再换成沙包丢,反复练习。也可在孩子脚下画条线,然后在距孩子一米左右处放一个桶让孩子把沙包丢进去,再逐渐拉大距离。

游戏时间:15-20分钟左右,2-3次/周。

6.踢口袋训练目标:训练身体协调性,增强本体觉。

适用年龄:3-6岁

活动准备:布口袋一个,线绳一条。

操作方法:先把布口袋用绳子的一端栓上,让孩子手拿着绳的另一端,用脚的里侧去踢垂下的口袋,一个接一个地踢然后再换另—只脚去踢,再双脚交替着去踢,反复练习。

游戏时间:10-15分钟左右,1-2次/周。

7.钓瓶子

训练目标:训练孩子手眼的协调控制能力培养耐心。

适用年龄:3-7岁

活动准备几个空瓶子,一根结实的细线,一根筷子,一根比瓶子口小的钉子。

操作方法:将细绳的一端在筷子的一端缠好,然后将细绳的另—端绑在钉子的头上将瓶子装上半瓶水,放在比较宽敞、平坦的地面,让孩子站在规定处,开始钓瓶子。

游戏时间: 10-15分钟左右,1-2次/周。

8.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训练目标:双脚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

适用年龄:3-7岁

活动准备:呼啦圈一个。

操作方法: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游戏时间:10-15分钟左右,1-2次/周。

如何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如何锻炼我们的协调能力(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