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离卦道理(品读易经离卦下离上离)

易经中的离卦道理(品读易经离卦下离上离)(1)

《易经》被分为上下两经,上经30卦,下经34卦。离卦是上经的最后一卦,代表着火、太阳。它也是上经中乾、坤、坎、离四个纯卦之一,而这四个纯卦代表着天、地、日、月。经历了坎卦的各种不顺后,也逐步转入顺境,启示我们以“忠恕”来规划人生。

《离》卦:利贞,亨。畜牝牛,吉。

释义:坚守正道有利,亨通;畜养柔顺的母牛,可得吉祥。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释义:步子错乱,但保持恭敬谨慎,就没有过错。

六二:黄离,元吉。

释义:附着在黄色上,大吉大利人生启示。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耊之嗟。凶。

释义:夕阳西下,这时如果不能敲着瓦盆高歌,就会发出垂老之人的哀叹,有凶险。

易经中的离卦道理(品读易经离卦下离上离)(2)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释义:突然而来,如同火焰熊熊燃烧,会有生命危险,会被抛弃。

六五:出涕沱若,威嗟若。吉。

释义:眼泪涌出的样子,悲戚哀叹的样子,吉祥。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释义:君王用贤人出兵征伐,对能够斩杀敌方首领的给予嘉奖,不捕获一般的随从,没有灾难。

自然现象:卦象为火、太阳,太阳照射大地,给人间带来光明,日复一日,循环往复,永不停息。

易经中的离卦道理(品读易经离卦下离上离)(3)

观事解易:隋炀帝到江都游玩时,用《周易》占得离卦,九四爻动,变为贲卦。

贲卦离下艮上,离为火,艮为山。隋炀帝根据卦象所示,将江都的离宫取名为山火寺。不久,他又将离扬州北十五里处湾头的一个寺庙改名为山火寺。

离卦九四爻爻辞提到“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意思是突然升起火红的朝霞,像烈焰般燃烧,但顷刻间被毁坏殆尽。王观见此,评论说:“这里不需要提及贲卦的卦爻辞,因为离卦九四爻爻辞已将古往今来的兴盛衰败都阐述清楚了。”

易经中的离卦道理(品读易经离卦下离上离)(4)

启示之一: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很多人知道哲学上有个联系观点,也只是把它当做一个观点。其实可以把它用运到生活中,那就是要学会依附、学会借势。自然界中也是这样,最显著的就是生物链,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附着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这也决定着人要成就事业,就离不开借身外之势。

启示之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事情发展很顺利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目中无人,更不要急于有新的突破,要量力而行,适时地放慢速度,就像炉火一样,慢慢地加柴,它会持续地发光、发热,如果猛加干柴,它反而会很快地媳灭。工作中,要抓住时机,把自己的热情与能量投入进去,但也要注意不要因为机遇好就贸然行动、一意孤行,注意多听取周围人的意见、虚心学习,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事业发展也会更加稳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