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彭祖活到880岁(彭祖修真800岁升天)

健康长寿是人们自古以来的梦想。在我国历史上,就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寿星——彭祖。彭祖又叫彭铿,相传是黄帝的八世孙,又是颛瑞帝高阳氏的玄孙,他活了八百多岁,经历了尧、舜、夏、商等朝代。由于彭祖精通各种养生术,而且用自己的实际修行证明了这些养生术的奇妙功效,所以被后世养生家称为中华养生术之祖。

传说彭祖活到880岁(彭祖修真800岁升天)(1)

彭祖

毛泽东1952年10月到徐州市,他在接见徐州市领导干部时说:“徐州是养生学的发祥地。尧时,有位叫籛铿的,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营养学家。尧封他到大彭,也就是徐州市区周围这块地方,建立了大彭国。”毛泽东说:“彭祖为开发这块地方付出了极大的辛劳。他带头挖井,发明了烹调术,建筑城墙。传说他活了八百岁,是中国历史第一长寿之人,还留下养生著作《彭祖经》”。

他还说:“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夫子就非常推崇他,庄子、荀子、吕不韦等都曾论述过他,《史记》中对他有记载,屈原诗歌中也提到过他。大概因为他名气太大了,到了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竟把他列入仙界”。

传说彭祖活到880岁(彭祖修真800岁升天)(2)

名扬天下的老寿星之养生之道可归纳以下几方面:

1、膳食术

彭祖膳食养生,重在通过饮食或药饵的调养来补益人体之精气神明,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关系,使整个人体系统和器官功能协调平衡,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有“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长久?”的记载。

彭祖膳食术之精要,主要是[谨和五味] 、[药食同源]和[饮食有节]。

[谨和五味]即是根据各种食物的不同属性气味,按五行阴阳关系相配合经滋养人体五脏。《内经》所述:“五谷营养之,五果辅助之,五内补益之,五菜充养之,五味入内,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软。五味入内,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胃。”此乃饮食养生第一要则。

[饮食有节]即是反对天天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的做法。彭祖认为,饮食过量,必伤脾胃。饮食上应做到先饥而食,食不过饱;先渴而饮,饮不过多;早餐宜早,晚餐宜少;餐勿动怒,动怒勿食。食宜缓、宜少、宜淡、宜暖、宜软。

[药食同源]即是指食与药并无明确界线,每一种食物都具备自己的药性,这是饮食调养之精髓。据《千金翼方.养生食疗》载:“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故食能排邪而安内脏腑,药能恬神养性以资四气。”若将食物的寒、热、温、凉、平五气与酸、苦、甘、辛、咸五味,随人体和季节的不同而作搭配,即可养血气、排疾患。

2、导引术

《庄子.刻意》载:“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是关于彭祖善导引行气的最早记载。

彭祖导引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长寿养生导引,二是长寿养疗导引法,三是彭祖寿仙导引。

[长寿养生导引法]具有行气、活血、养精、益髓、健体、驻颜及增强免疫等功效。其方法是按照《彭祖导引图》中的彭祖桩、鸽鹏展翅、黑熊晃身、古松迎客、货郎击鼓、托天按地、甘露灌顶、怀中抱月和气照三田诸试逐一修练。

[长寿养疗导引法]具有调理身心、平衡阴阳、强健身体的功效。主要方法是行气、吐纳和静坐。核心是“三调、三观、三定、三忘”,即调身、调心、调息;观天象、观地境、观人生;定心、定形、定神;忘我、忘他、忘一切。

[彭祖寿仙导引]此乃导引术的最高境界,其主要包括阴阳旋转导引、丹道周天导引和回归自然导引。最终将达到“天、地、人合一”,万物与我同体,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在返朴归真中悟透生命之本源。

3、调摄术

彭祖其调摄养生术旨在“调心以顺应自然之本”,其关键在于“固守本真”。古籍载“心为一身之主宰,万事之类应,调和其心,五官百骸未有不调和者也”。

一是常存安静心。人之一身,心中思虑即火也,身上精液血肉即水也,思虑若多,譬如以火煎水,水虽多亦难经煎熬。

二是常存正觉心。正觉即是无妄念。妄念多则心火上炎,心火上炎则肾水下涸。

三是常存欢喜心。人生在世,须要就事安乐。若能时常欢喜安乐,即可得怡养年寿之道矣。

四是常存和悦心。人之心思,一存和悦,其颜色现于外者,自然蔼美。

五是常存良善心。良善之心是养心的至高境界。“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惟善可以感鬼神之佑赐,延寿命之夭折”

六是常存安乐心。知足常乐,俯仰宽然有余。

传说彭祖活到880岁(彭祖修真800岁升天)(3)

4、房中术

《彭祖经》载:“夫远思强记伤人,忧虑过衰伤人,喜乐过差忿怒不解伤人,汲汲所愿伤人,有所伤者数种而独或于房中,岂不惑哉?”彭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房室养生的人。

传说彭祖活到880岁(彭祖修真800岁升天)(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