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家花园的后代(家乡有一片茅草地)

日子过的真快,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秋。秋天来了,它带来了秋风,它把夏天的翠绿色,吹成了一片金黄。

秋天的田野里,一派丰收的景象,地里的玉米早已成熟,没有时间去掰,只能等到周末休息时,到了地里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杂草丛生,拉拉秧扯满了玉米秸秆,打碗花盖严了地皮,更为严重的是西边地头上的茅草,长得半米多高。

翟家花园的后代(家乡有一片茅草地)(1)

原先地头上有一片茅草,长得特别茂盛,村民们都来这里拔茅草,拧草绳、盖屋等,现在很少有人来了。才给茅草休养生息的机会,在肥沃的土地里疯狂生长,侵占了三分之一的田地面积。

春天,在耕地的时候,只是从表面上耕下去,约有二十五公分左右深,根本伤不到地下的茅草根,经过一个夏天,茅草根得到了雨水的滋润,又有玉米地里的肥料吸引,它们的根茎纵横地下,大显身手,生长出一根根茅草,密密麻麻的一片。人们往往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发展之快,神奇的茅草同样生长的很旺盛。

我也是太粗心大意了,给玉米上完肥料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了,以工作忙为借口,再也没有到地里查看一下玉米的生长情况,只想到时候来收获玉米就行了,放弃了管理。

翟家花园的后代(家乡有一片茅草地)(2)

不得不说野生植物,在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速度是让人惊讶的。茅草霸占地霸占的很厉害,有它在的地方,其它农作物,基本上是颗粒无收。

前几年种植矮作物,种上大豆,它比大豆长的还高,种上地瓜,它能从地瓜上一穿而过,让你哭笑不得,近几年想种上高秆作物玉米,不给它阳光,将它压制下去,可它不怕你个子高,从地下伸长出茅草根,吸取着营养,让庄稼造成营养不良,萎靡不振。

收割完庄稼,利用秸秆覆盖在茅草上,让它见不到光线自生自灭,那是自己一厢情愿。去捆玉米秸秆时,确实茅草的叶子发黄了,没有了生命的迹象,可来年照样生长的很好。

连同玉米秸秆一把火点燃了把它烧掉,那也是无奈之举,治标不治本。茅草的根扎在泥土深处,用火攻无济于事。茅草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秉性。

翟家花园的后代(家乡有一片茅草地)(3)

现在的年轻人都愿意外出打工钱来的快,却荒芜了土地,各种野草乘虚而入,别的杂草,如狗尾草、拉拉秧等,都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一把火就能解决问题,可想把茅草斩草除根绝非易事。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听说过,哪个村里有人彻底把茅草给清除干净了。

若茅草不生长在大田里,生长在荒芜的山坡上或沟渠潮湿的地方,生长出来的茅草,还是大有用途的。生产队的时候,要派专人去拔茅草,晒成半干后,它就比较疲软,用搓绳子的方法搓成一根根麦绳,割麦子时是不可缺少的捆绳。也有的拿茅草编织成帘子,用来覆盖屋面或盖到刚种的菜地里,编织蓑衣,洗干净它的根拿来食用或入药,无论什么植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可以用它的优点,变废为宝。

翟家花园的后代(家乡有一片茅草地)(4)

小的时候,当茅草长出地面大约五、六公分时,就会到茅草地里去拔茅草芽,它被埋在土里部分发白,鲜嫩欲滴,轻轻咬上一口,清爽可口,那特有的甜滋味,很快就能俘获你的心田。

还有秋后跟在大人们的后面,去倒茅草根,白色的茅草根,一节节的、嫩生生的,咀嚼在嘴里有点甜滋滋的,这种甜滋味,是一种只可亲身体验不可言传的味道,你猜不透它是春天的味道,还是夏秋的精华,它总是有那么一股磁性吸引着我们的童年。

在那个时候,吃糖是一种奢望,只能从大自然中寻找有点甜味的东西来解馋。其中茅草根就是一种,大人前面刨出来,我们就赶紧跑过去,抢上一把,那时候顾不上脏净,用袖口或裤子蹭一蹭,把土蹭掉,放进嘴里有滋有味的嚼起来,往嘴里填的多了,汁水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出来,赶紧用力吸回去,那种滋滋的声音,真的是贪婪,也是一种享受。

吃着茅草根长大的人,都知道它还是一味不错的中药。熬水喝,可以清肺清热,凉血止血,利尿等。没想到在自然界中,一些不起眼的植物,无意之中吃了它还能治病。没想到在农民眼中,一文不值的茅草根也变得高贵起来了。据说,现在的高档饭店里,还将茅草根用来做菜,价格还不便宜,真是山中无闲草,认识就是宝。

抽点时间,到我那一片“一亩三分地”里,刨一下茅草根,再感受一下童年的滋味和乐趣。

——2022年9月27日

翟家花园的后代(家乡有一片茅草地)(5)

作者简介:翟所祥,1963年4月出生于淄川太河镇南下册村,大专学历。现为淄川区烟草专卖局职工。自2015年以来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80余篇,整理出版了个人文学专集《山乡往事》。

壹点号 柳泉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