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们当年的街头小吃(忆忆老东关的小吃)

“忆忆老东关的小吃”一文是老东关人、老三届知青王永生先生的一篇怀旧散文,经笔者公众号、自媒体平台以“老东关美食的香味久久不能散去……”为题转发后,阅读累计30000 ,跟帖150余条,引起老西安人的共鸣。今将部分经典留言摘录,让现今的吃货看看曾经的吃货们的情怀,也给吃在西安记忆增添一抹亮色。

回忆我们当年的街头小吃(忆忆老东关的小吃)(1)

《清西安府图》中的鸡市拐一带。那时东出西安的大道在鸡市拐向北、再向东拐弯。

@张静:记忆中的味道最难忘。

@火石:1958年时期,前半夜有担挑卖桂花元宵,一角钱三个又大又软,香甜可口,担子上挂一个玻璃方油灯,后面放着碗勺,前面有汤锅,劈柴。一声吆喝桂花元霄乃人寻味。

@杜苹:曾经在这里住了五年,每每想起这些美食内心还是激动的。总以为再去还能吃到。但已经是痴人说梦了。拆迁这个尴尬的话题,拆掉了多少祖传美食,哪怕原地还建也可以啊,我们这些吃货也能找到。只能说当地政府只为政绩不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着实可恶!

@无拙庄主:活色生香的美食,平常真切的生活。

@王建红:红光电影院对面的泡馍也不错,延安餐厅的馄饨好像也挺受欢迎,隐约记得鸡市拐西北角有家卖镜糕也不错。

@完颜阿骨杰:文字老道诱人,叙述张缓有度。穿过历史的时空,能嗅到美食质朴本真的香味。其中的带料加工细节,即彰显了做生意的活络,又体现了做人的善良本质。难得一见的好文章,颇见功底的好文字!

@l v y = 高:西安美食博大精深!本人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为拍摄一部《陕西美食》,跑了陕南三地20多个县,关中20多个县,每个县都有独特的,当地有名的,受老百姓欢迎的,传承了二、三代甚至4、5代的特色小吃。这些小吃,历经百年,选材简单、做工精良、老板有爱。总能找到令人感动的故事,所以最终我明白一个道理,饮食既为文化,能留下来的绝不是凭一时的胡“吹”乱喊就能成功的,历史会证明一切,时间会筛出糟粕。

回忆我们当年的街头小吃(忆忆老东关的小吃)(2)

柿园路和更新街的丁字路口就是鸡市拐

@金 鑫:记得参加工作的前四年,夏天的晚上都是在鸡市拐渡过的。记得那时有一家回民餐馆与其它餐馆紧邻,他们家的粉蒸肉也是让人难以割舍。夏日傍晚呼朋唤友的群拥而至(去晚了要等桌子),要一大桶散葫芦(散装啤酒)凉菜烤肉粉蒸肉齐上,喝到深夜,摇晃着分手各回各家,第二天接茬来过。

@路途观:鸡市拐刚进去大约五十米路西(现在碑林区教职工家属院门口)有一家渭南时辰包子,特别是大油包子!在缺油水的年代打牙祭的美食,没牙的老人吃的那个香啊!

@小平:对老西安来讲这文章把人越看越馋,文中所写食品虽然现在滿街都有,但是全都退化变味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文中说的醪糟煮镜糕应该是醪糟煮甑糕,镜糕是用米粉蒸熟插一小竹签形如小镜子,老西安人发音是镜儿糕,甑糕是用糯米红枣芸豆层层码齐用大铁甑蒸的。

@李宝民:真正有品味,能说当年食品,人物,好坏,不容易和大家有吃上共鸣,还能指出当如何,吃家。点赞!

@zrg:东关南街口东边台子上有一家小笼包子店,太好吃了!后来再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小笼包。

@X. X m:东关南街口东面靠南台台上面的小笼包 招牌叫:刘胡兰 吧,现在再也没有这味道了 。延安餐厅 应该是:长安餐厅 吧?

回忆我们当年的街头小吃(忆忆老东关的小吃)(3)

鸡市拐公交站

@詠山:先生说的“鸡市拐还有两家挑担美食,一家是疙瘩油茶,一家是枣模糊,两家都住在索罗巷,挑的扁担一模一样,......一般没有工夫的人还真挑不了这样的担子。卖疙瘩油茶的高挑个子,光头锃亮,说话干板,吆喝声不断,油茶味香。”勾起我一直在寻找的记忆,他还做一种小吃,形似现今的蛋塔,只不过是小炉现做,一次一个,迅速彭发若蛋挞状,只要分分钟,小签签一扎,您吃的永久难忘。六十来年过去了,再也见不到这种小吃了。找遍西安市,再也见不到了,看来是真的失传了。

@长安:东关中和巷口有一家姓孙的腊汁肉夾馍真是一绝,比樊记肉夾馍强多了。还有东关正街南街对面往东的一家水盆大肉,太好吃了。

@曲径通幽:儿时住东关正街,至今常回忆起吃挑担油茶及枣末糊的情景,再难有的、过去的的味道啊!

@老八:老头吆喝(hU0):杏(heng)胡凉眼(nian)药(老西安土话)。

@张永强:所谓乡愁,就是魂牵梦绕想去吃却再也吃不到的那一口!

回忆我们当年的街头小吃(忆忆老东关的小吃)(4)

老东关杂品店

@望旺:西安小吃实在美,听的人都流口水。虽然离开几十年,想想心里就觉馋!

@洪生:五十年代我在三中读书,早餐时校门口有挑担卖綠豆丸子的,来上一碗泡上馍,很香!現在好像失传了。不知作者可有记忆。

@李二虎:鸡市拐往北100多米路东的李家肉夹馍以前上班时常吃,老板是个女的,十多年前和单位同事慕名去吃,三个人吃了十一个馍,李家肉夹馍的特点是:馍稍小,肉不剁而切片,肉味偏淡而香,肥瘦带皮是吃家子的首选,可惜几年前就歇业了。

@老山羊:东关正街虹光电影院对面的牛羊肉泡馍馆是我家来客人了请客人吃饭的地方,主要图个经济实惠。虹光电影院东隔壁是永兴馆,卖炒莱米饭,是东关人下馆子的地方。

@吕老太:老东关在井龙池东边还有个刘振杯老人家的涝糟是个大茶房,街坊聊天的地方,到下午有走街串巷叫三印師付的羊腸,羊肚,腊羊肉味道太地道了,过了晚上十二点街上叫卖热包子,东门的西南角有时辰包子,再往西还有粉湯羊血味道是現在吃不来的。

@云:只有长此居住的人才能如此了解,耐人回味的吃货。谢谢了王永生先生!怀念儿时的八家巷。

回忆我们当年的街头小吃(忆忆老东关的小吃)(5)

老东关正街

@释然子:东关鸡市拐李家肉夹馍,索罗巷对面孙明义家肉夹馍。鸡市拐的麻油茶,假和尚的枣漠糊。三中旁刘家醪糟,徐家稠酒。二十二中对面八食堂做稠酒的是徐家一支,其它公私合营后有在西安饭庄、唐城宾馆、案板街望春楼。后改革开放后成立了徐氏稠酒集团公司。东关正街的羊肉泡馍馆,四季食堂的水盆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早点还有三娃的肉加馍,梁老汉的甜浆果子……

原文阅读:toutiao/i6625408645079237133/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在此致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