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1)

电影《少林三十六房》(1978)剧照,刘家辉

提起光头影星,人们一定会想到在国际影坛享有盛名的美国著名影星尤·伯连纳Yul Brynner(1920-07-1985。其实在香港也有个以演少林寺和尚而走红影坛的光头影星,他就是刘家辉。

刘家辉的身材魁梧,体态刚劲,浓眉下的双目炯炯有神,面孔线条分明,高颧骨、大光头,有股慑人的英气。他演的少林寺和尚,造型像个罗汉,凛然的神采有迫人之感。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2)

刘家辉在电影《少林三十六房》(1978)中的影像

多年来,银幕上的刘家辉以其独特的形象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光头,已成为刘家辉的艺术商标。

刘家辉的成名作就是刘家良(1937-2013)导演的《少林三十六房》(1978),他饰主角刘裕德(僧名“三德和尚”)。

为了演这部影片,他吃尽苦头:烟熏双目,泪水直流,刀伤累累,疤痕处处。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3)

刘家辉在电影《少林三十六房》(1978)中的影像

刘家辉扮演的刘裕德因全家被满清屠戮,去少林寺习武,法号三德,练遍“三十五房”,手眼身步法都达高超境界,下山复仇,并收俗家弟子习武抗清,在寺中创第36房。

在《少林三十六房》中不厌其烦地展示三德艰苦的习武过程,特写镜头中刘家辉的闪亮光头、传神炯目,及强光下的强健肌体、透明汗珠,都传达出强烈的身体感,使之与令人眼花缭乱的武打招式一样成为奇观。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4)

刘家辉在电影《少林三十六房》(1978)中的影像

电影同时也未忽视对禅宗精神和哲学层面的表达,及对道德感与正义感的积极体现。

这部情节丰富,着意刻画人物的功夫片有别于李小龙(1940-1973)、成龙的功夫片。

它不仅成为1978年香港十大卖座电影之一,也成为风靡西方的“邪典”(cult)电影,而且当年在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各国也反响热烈。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5)

电影《少林三十六房》(1978)韩国版海报

而在日本上映时,影院为迎合日本观众的口味,片名改为《少林寺三十六房》,洗印80多个拷贝,在日本二百家影院同时联映。

日本影迷非常喜欢这个光头功夫影星,称他为“日本的尤·伯连纳”。

日本东映使用逾百万美金的宣传费做广告。

所以,刘家辉一到日本,观众就认出了他。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6)

电影《少林三十六房》(1978)日本蓝光版套盒封套

有的观众在大街上看见刘家辉,拥上去要他签名,甚至还问他可以摸摸他的光头吗?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当时在东京举行的有二百名记者出席的招待会上,有人要他表演踢破木板的功夫,刘家辉意识到这是日本观众要检验他的功夫是真是假。

他当场用光头击破木板的表演,使他威风大振。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7)

电影《少林三十六房》(1978)德国蓝光版封套

刘家辉在日本上过十几个电视台,不断接受访问,还为武术界表演了一套铁线拳,并拜会了少林门的女掌门人。

刘家辉以实际行动说明了他不只是个电影明星,而且是有着武学背景的南派少林武术家。

1983年,日本华侨成立了五个后援会支持刘家辉主演的影片进军日本市场。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8)

刘家辉在电影《少林三十六房》(1978)中的影像

接着,刘家辉与日本女星水野结花联合主演了功夫片《中华丈夫》(1978)。中国武术高手何滔娶了一个日本妻子弓子。

弓子平日喜欢练空手道及柔道,何滔却不喜欢弓子练日本功夫。

夫妇两人由于互不接受对方的武术流派而引起纠纷,双方各自施展绝技进行较量。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9)

刘家辉在电影《中华丈夫》(1978)中的影像

何滔的连续胜利惹恼了弓子,羞怒的弓子返回日本,请来日本各派武林高手到中国与丈夫比武。

何滔为了维护婚姻和中国武术的传统,使尽浑身解数与日本武术高手一一较量。

在电影《中华丈夫》中,刘家辉就将红缨的特点进行了全面展示。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10)

刘家辉在电影《中华丈夫》(1978)中的影像

电影中,他与日本枪术高手对战(日本的枪并没有红缨),刘家辉利用红缨的晃动,搞得对手眼花缭乱,最终惨败。

高手在对决时,除了自身功夫硬以外,一个好的兵器也能起到助力的作用,看红缨枪与光枪的对阵优势,就明白了红缨才是高手对决是取胜的那关键一分。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11)

刘家辉在电影《中华丈夫》(1978)中的影像

《少林三十六房》和《中华丈夫》在欧美等国发行放映亦深受欢迎。

1983年,法国举办的“中国功夫电影欣赏周”,首映片就是《中华丈夫》。刘家辉和刘家良应邀出席并作了现场表演,引起法国观众的极大兴趣。

1985年,刘家辉为日本电视台拍广告片和电视剧,这对刘家辉跻身国际影星行列很有帮助。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12)

刘家辉在电影《中华丈夫》(1978)中的影像

刘家辉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拍了大量的功夫片,如《螳螂》(1978)、《茅山僵尸拳》(1979)、《破戒大师》(1980)、《长辈》(1981)、《武馆》(1981)、《十八般武艺》(1982)、《掌门人》(1983)、《五郎八卦棍》(1984)、《少年苏乞儿》(1985)、《少林与武当》(1985)等。

刘家辉在每部影片中都有优异的表演,他严格选择剧本,所拍影片都有一定水准。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13)

刘家辉和水野结花为电影《中华丈夫》(1978)拍摄的宣传照

刘家辉原名洗杞熙,1955年11月30日出生于广东省,从小就在刘家良的父亲刘湛的武术馆学武,刘家良的母亲喜欢家辉老实听话,就收他为义子。

刘家辉在香港英文书院毕业后到银行当职员,下班后仍到武馆练功。一天,刘家良对他说:“当职员收入少,还是跟我拍戏去吧。”就这样,刘家辉迈进了影坛大门。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14)

少年时的刘家辉

起初,刘家辉在导演张彻(1923-2002)自组的弓长公司当武师,还客串了《洪拳小子》(1975)等片,月薪三千元左右。直到刘家良当了导演后,他才主演了《陆阿采与黄飞鸿》(1976)。

而这部《陆阿采与黄飞鸿》,不玩威亚,都是真功夫,打斗动作极为精彩,另外刘家辉主演的黄飞鸿有了新的突破:第一年轻;第二,不再头戴老气横秋的瓜皮帽,打到激烈时,还脱开上衣,露出一身肌肉。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15)

电影《陆阿采与黄飞鸿》(1976)剧照,刘家辉和陈观泰(左)

在这部描写黄飞鸿少年时代学武的影片中,刘家辉的出色表演,使他扶摇直上,成为邵氏公司功夫片红星。

他首先感激的当然是刘家良了。他对刘家良的敬重溢于言表,在片场不叫“哥哥”,而是叫“师父”。

“我跟哥哥的感情确实很好,他有本事,又爱护我们,我怎能不敬重和感激他呢!”刘家辉的武功虽然不能说完全承刘家良的衣钵,但也可说是一脉相承。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16)

拍摄电影《少林三十六房》(1978)时,刘家良为刘家辉剪头发

当年刘家辉和汪禹两人搭档几乎撑起了刘家班的大半江山,成为了邵氏最耀眼的两颗星星,把少林寺功夫片推向了巅峰。

刘家辉给人的印象是铜皮铁骨和尚头,硬派男子型。他不但功夫卓绝,而且内蕴一股温文尔雅的气质。

他兴趣广泛,主持过电视台的“庐峰晚语”节目,也演过话剧,还经常浪漫地背着吉他,唱着软绵绵的欧美流行民歌。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17)

当年邵氏正当红的两位男星傅声(左)和刘家辉在公司迎春联欢会上献唱

刘家辉有他刚的一面——功夫,也有他柔的一面一一唱歌,可谓集刚柔于一身。

刘家辉在小学读书时,香港正流行“披头士”歌曲,许多青少年学生都爱唱。

刘家辉的第一个木吉他是父亲送的,当时,他只要有个能发出声响的乐器就很满足了,他全靠这个木吉他度过了寄宿学校的寂寞生活。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18)

刘家辉在邵氏片场外留影

后来,他从伙食费中省下钱来买了个音色较好的电吉他,就改弹爵士乐了。刘家辉曾是乐队的一个主要歌手。

在一次邵氏影城举办的除夕联欢会上,刘家辉登台演唱,老板邵逸夫笑着说:“刘家辉,你可以拍一部功夫歌唱片。”邵逸夫对自己门下有这样才艺双全的影星感到欣慰。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19)

刘家辉演唱时,为要与众不同,他唱一会儿歌,就表演几下有劲的功夫,再唱一会歌,再做几个精彩招式,创立了他自己的风格。他是刘家班中文武全能的干将。

1987年5月,邵氏公司停产之后,刘家辉发展开始走下坡路,他便到台湾华视短期发展,直至1989年,受邀加盟TVB。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20)

电影《醉马骝》(2003)剧照,刘家辉

投靠TVB后的他,先后和周星驰、刘德华、周润发等演员合作了《唐伯虎点秋香》(1993)、《醉拳》(1994)、《花旗少林》(1994)、《醉马骝》(2003)等影片。

在剧中,他饰演的各种反派角色,亦正亦邪、以邪为主,他是配角,可胜似主角,因为珍惜每一个角色,所以每一个角色都入木三分。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21)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22)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1993)剧照,刘家辉和周星驰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的白面书生就是刘家辉经典的武打剧中的一部经典。在《唐伯虎点秋香》中,他饰演的白面书生和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大打出手,戏份虽不多,但是非常精彩,也让人至今难忘。

虽说当年的风光不在,但好在有精湛演技傍身,哪怕是出场几分钟的戏份也能牢牢抓住观众眼球。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23)

刘家辉在电影《杀死比尔2 Kill Bill: Vol. 2》(2004)中的影像

就在这时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向他抛出了《杀死比尔Kill Bill: Vol. 1》(2003)中白眉道人这一角色。

因为昆汀·塔伦蒂诺非常喜欢《少林寺三十六房》这部电影,而且也很喜欢三德和尚,所以才向刘家辉发出邀请。

刘家辉在当时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他刚接到白眉道人这个角色时,他对昆汀·塔伦蒂诺以及他的电影都并不了解。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24)

电影《杀死比尔Kill Bill: Vol. 1》(2003)剧照,刘家辉

“但我问了一些娱乐圈里的朋友,他们就推荐《落水狗Reservoir Dogs》(1992)和《低俗小说Pulp Fiction》(1994),看了以后我印象深刻。他个人风格强烈,而且很有趣味,前所未见。后来我又听说昆汀·塔伦蒂诺很懂香港电影和功夫片。”

刘家辉后来回忆2002年和昆汀·塔伦蒂诺在上海一家餐厅的初次见面,“那天为了配合气氛,我特地穿了件唐装,没想到昆汀·塔伦蒂诺和我穿得竟然一样。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用中文讲的‘师傅’两字,双手还合在一起向我作揖!实在让人太意外了。”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25)

电影《杀死比尔2》(2004)剧照,刘家辉和乌玛·瑟曼

另外,刘家辉对《杀死比尔》中的合作者乌玛·瑟曼Uma Thurman的表现也是节赞赏。

“中国功夫对初学者很难,尤其是对高的人,因为他们身体的重心太高。大部分优秀的武术家都是比较矮的: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乌玛·瑟曼知道这不是她的强项,但她从不气馁。我很为她的精神感动。其他人处在她的位置,可能一个镜头拍不好就算了,但她不是,她要重拍再重拍,直到达到她的标准为止。”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26)

电影《铁拳》(2012)剧照,刘家辉

就因为这样的缘分,刘家辉凭借在《杀死比尔》上下集中的分别饰演疯狂88的杀手强尼莫和武林高手白眉道人这两个角色成功登上了好莱坞的舞台,风靡一时。

随着2000年后港产片的衰落,刘家辉拍完《少林杀手:血钱Blood Money》(2012)、《铁拳The Man with the Iron Fists》(2012)等片,从好莱坞回香港后,也开始向内地发展自己的演艺事业。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27)

刘家辉有两段婚姻,且都是失败的。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个是个护士小姐,并为他生下两个女儿,因为两人脾气不合,离婚后,妻子带着孩子去了美国生活。

而他的第二任妻子马飞凤,在1991年登记结婚,婚后为刘家辉生下一儿一女。但是因为性格不合,最终两人也离婚了。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28)

命运从来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每个人都学着要接受一些事实——一个非常精神威武模样的人,一个习武之人和靠动作片行走影坛的人,因为在2011年8月,他却因脑中风致右半身不遂而入院。

刘家辉中风之后,才真正地看尽了人世间的冷暖——马飞凤和她的孩子便来争夺刘家辉的财产,病重之下,刘家辉面对的不是亲人的照顾而是算计,一度心灰意冷,人暴瘦。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29)

住院期间,刘家辉第二任妻子妻子不在病床边照顾他,还索取每个月5000美元的生活费,甚至占领了刘家辉在香港唯一的一处价值800万的住所。

2012年9月,刘家辉转到老人院,躲避争产的子女。不料,隔年刘家辉的助理又被指侵吞了他的财产。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30)

在2013年,TVB外事部曾先生表示,作为当年邵氏和TVB的资深艺人,若刘家辉真的遇到经济困难,TVB也一定会想办法筹集善款帮助他。

当时成龙、刘德华得知刘家辉的情况后,也曾到医院去看望过刘家辉。看到刘家辉躺在床上干瘦的身体,刘德华十分的伤心,他坦言:我不会放弃他。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31)

电影《五郎八卦棍》(1984)宣传照,刘家辉

2016年12月12日,中风多年的刘家辉第一次公开露面,还参加了为低收入家庭和长者送温暖的慈善活动。如今的刘家辉行动不便,早已没有了往昔银幕之上的风采,而他的生活状况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如今已经66岁的刘家辉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一代功夫巨星身体不再,沦落为到医院疗养的病人,实在是让人心酸!一代功夫大师变成了床上病人,不得不感慨,时光太无情!

一代功夫巨星的晚年(一代功夫巨星晚年凄凉)(32)

  • 张爱玲在香港电懋的编剧生涯 水银灯下艰难前行的双城谋生
  • 尤·伯连纳 电影史上第一位光头影帝《国王与我》连演1246场
  • 香港"电懋四美"之叶枫 作风豪放 28岁息影 52岁再嫁初恋情人
  • 港台电影中的反串文化 林青霞张国荣雌雄同体 男装女装皆相宜
  • 傅声 英年早逝的邵氏武打巨星 独创鬼马功夫喜剧 对成龙影响至今
  • 《女人,四十》许鞍华展现浓郁的老港余味 萧芳芳获柏林影后之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