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大意失荆州历史讲解(关公失荆州是因为)

关羽大意失荆州历史讲解(关公失荆州是因为)(1)

《博览群书》,1985年创刊,由时任中共中央胡耀邦题写刊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撰写发刊词,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思想文化月刊。“砥砺思想,宁静心灵”是我们的追求,“知识人写给知识人”、“名家作品名家看”,已被这本杂志坚守37年。

关羽大意失荆州历史讲解(关公失荆州是因为)(2)

关羽大意失荆州历史讲解(关公失荆州是因为)(3)

关羽大意失荆州历史讲解(关公失荆州是因为)(4)

本期关注·听四大名著讲中医

关羽大意失荆州历史讲解(关公失荆州是因为)(5)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也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特色,它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八纲辨证为指导思想,以望闻问切为诊治手段,以各种天然草药为治病材料,形成了理论体系完备、治疗科学合理、取材丰富、价廉物美的医疗特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先秦两汉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名家,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孙思邈等,他们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宋代以来,许多文士也开始留心医学研究,将儒家兼济天下的理想和医生悬壶济世的精神进一步结合。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就是这种“儒医”精神的真实写照。

明清时期,受儒医文化的影响,许多文士在创作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让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充满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在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中表现尤为突出。

明初《三国演义》在描写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波澜壮阔的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还涉及许多中医内容,诸如中医学理论、外伤治疗、养生保健等,华佗“刮骨疗伤”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水浒传》也涉及了许多中医药知识,例如瘟病的治疗、刀剑外伤的治疗及中医美容的方法。明代中期的《西游记》虽然是一部神魔小说,但书中也描写了孙悟空治病救人的故事,充满着浓厚的中医药思想。《红楼梦》是清代“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书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中医药思想,而且通过延医诊病、养生保健等内容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医学素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不愧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不但底蕴深厚,而且富有生命力,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进一步挖掘和研究中医药这个宝库,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无疑是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马世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冉耀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世彪:随《水浒传》看医人与医国——“听四大名著讲中医”之一

汤静:治病与《三国演义》的情节推进——“听四大名著讲中医”之二

冉耀斌 王亚青:孙悟空的药方与《西游记》的中医底蕴——“听四大名著讲中医”之三

戴恩来 田文选:曹雪芹的中医素养专业人士也不得不服——“听四大名著讲中医”之四

评论

关羽大意失荆州历史讲解(关公失荆州是因为)(6)

韩晗:《文化产业发生论》有三大亮点和几处瑕疵

沈怀兴:《汉语篇章基础教程》何以别开生面

文化视点·《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重读

关羽大意失荆州历史讲解(关公失荆州是因为)(7)

马婧:赵勇,一位“批评斗士”的跨越中西——“《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重读”之四

杨紫晗:吴俊“剜烂苹果”时有鲁迅的影子吗——“《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重读”之五

彭露:傅谨“拨乱反正”的挑战者姿态——“《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重读”之六

艺术生活

刘悦蕾:王维的诗中画与倪瓒的画中诗

书人茶座

刘运峰:我与天津人民出版社的五十年

读图

梁东方:一本连环画里的“好人坏人”

推介

关羽大意失荆州历史讲解(关公失荆州是因为)(8)

刘金祥:我看《就爱这人间烟火 :老舍散文精选》

周春英:《爱的低语》在真情的车轮上前行

随笔札记

北塔:关公失荆州是因为“大意”吗

著译者言

李春阳:写《白话文百人百论》我自有用意

钩沉趣考

陈德弟:从“二十四史”中的“艺文志”说开去

文化地理· 文学中的江南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独具特色的山川、风土及人文景观,在文人笔下往往超越了实际的地域风貌,获得了美的再度升华,在重塑地域之美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其中,“江南”尤为典型。因立足于地理、历史、行政、经济乃至文化等不同视角,古今对江南的认识,不免人言言殊,但在文学中,这些客观的差异往往被忽略,江南独特的一些共性美则被放大、突显。“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葱茏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言语篇》),是顾恺之眼中的会稽山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忆江南》)是白居易对苏、杭的深情追忆;“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韦庄《菩萨蛮》五首其二),是韦庄替无数江南“粉丝”道出的心声。“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则以田园隐居生活的书写,丰富了江南美的精神内涵。故奇山秀水、越女吴姬、隐逸文化,或可作为文学江南美最重要的三大要素。本栏目的三篇文章,或梳理六朝文学对江南“声景”美的创造性描摹,或分析文人对江南美的独到体验,或围绕典型建筑回望江南隐逸文化的一段佳话。皆能呈现文学江南美之一端,令人生发出无限神往之情,而有命驾亲临的冲动。这是对文学江南美的阐释,又未曾不是代现实江南美发出的召唤。

——刘怀荣(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孔哲:巢居阁与江南隐逸文化——“文学中的江南”之一

石飞飞 :在刘禹锡与江南之间——“文学中的江南”之二

胡上泉:六朝诗文对江南声景的发掘——“文学中的江南”之三

对谈

关羽大意失荆州历史讲解(关公失荆州是因为)(9)

古耜:《风骨 :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之背后

舒晋瑜:因为怀念渐行渐远的身影

读书笔记·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笔谈

王宁:全球人文与中国人文——“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笔谈”之一

杨庆存:中国古代散文探奥——“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笔谈”之二

陈嘉明:《哲学、现代性与知识论》的三个版块——“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笔谈”之三

张中良:还原历史后再看现代文学——“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笔谈”之四

祁志祥:美学史论完成后我重写中国思想史——“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笔谈”之五

原标题:关公失荆州是因为“大意”吗;孙悟空的药方与《西游记》的中医底蕴;《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重读——《博览群书》第十一期来了

关羽大意失荆州历史讲解(关公失荆州是因为)(10)

来源: 博览群书杂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