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秋兴次韵十首诗(每日好诗词之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耶]

苏子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丁酉秋兴次韵十首诗(每日好诗词之水调歌头)(1)

还有一些注释哦:[微笑]

湿青红:漆色鲜润。欹枕:谓卧着可以看望。“山色”句:出自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倒碧峰:碧峰倒影水中。一叶:指小舟。白头翁:指老船夫。刚道:“硬说”的意思。一点”两句:谓胸中有“浩然之气”,就会感受“快哉此风”。

丁酉秋兴次韵十首诗(每日好诗词之水调歌头)(2)

大家来看看这首词创作的背景:[酷]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苏轼在黄州贬所已经整整三年了[震惊]。当时友人张怀民(字渥佺)也被贬黄州,相同的处境更加深了两人的友谊。这一年苏轼写了著名的短文《记承天寺夜游》,文中苏轼夜访的人,就是这位张怀民。文章结尾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以“闲人”自况,流露出深深的失意之感。同年六月,张怀民在江边建造一亭,苏轼命名为“快哉亭”,这首词即作于快哉亭上。词中抒发了作者的旷达情怀,与《记》中的感慨大不相同。苏辙有一篇写于同时的《黄州快哉亭记》,可与此词互读。

丁酉秋兴次韵十首诗(每日好诗词之水调歌头)(3)

再来看看这首词的内容(小樊简单说一些)[紫薇别走]

上阕写快哉亭远眺所见的隽永和顺而辽远之景。值得一提的是,词人把“孤鸿”的形象摄入景中,是别有深意的。在苏轼的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写到了孤鸿,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卜算子》词)“孤鸿”不仅表现了某种人生哲理,而且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具体说,孤鸿的超世拔俗,高举独行,正是恩师和朋友高尚品德的象征,也是词人自我人格的写照。此外,孤鸿的“杳杳”而没,也蕴含了一种人生如幻的哲理,用苏轼自己的诗说,就是“鸿飞那复记东西”。这个“孤鸿”形象,确是一石三波,别有意味。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这一句可谓是充满哲理呀!

丁酉秋兴次韵十首诗(每日好诗词之水调歌头)(4)

总结一下:这首词,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但叙事是为了引出写景,议论又是从写景中自然生发出来。这三者又都为抒情服务。因此,在本词中叙事、抒情,写景、议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结构上说,首二句总写,为全词之纲。上下片都由此而来,分合有致,给人井然有序之感。全词写景抒情都以快语出之,于达观中又充溢着豪气,是一首清旷与豪放两种风格有机结合的名作。

最后呢,我把这首词的格律奉上:[耶]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感谢观看~[爱慕]

2021/8/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