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十大诡异事件(湛江民间供奉的)

蛮抗哥与友人逛庙,各色各样的神灵都见过很多,各种奇妙的小故事精彩纷呈,湛江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真是令人神往,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湛江十大诡异事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湛江十大诡异事件(湛江民间供奉的)

湛江十大诡异事件

蛮抗哥与友人逛庙,各色各样的神灵都见过很多,各种奇妙的小故事精彩纷呈,湛江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真是令人神往。

其中令笔者感到意外的是民间供奉有“天聋地哑大王”

二神神涵分别为:敕赐英灵天聋大王、敕赐显赫地哑大王。

且二神造像极其威武霸气,长须飘飘,头戴金盔,身着战甲,手持兵器,脚踏狮子,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令人望而生畏,心生敬意。

蛮抗哥搜索脑中关于“天聋地哑”的相关的信息,对于“天聋地哑”,让人不禁想起儒门教主九天开化文昌梓潼帝君。

文昌帝君,又名文星神,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星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他主管考试、命运,及助佑读书撰文之神,是读书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祗。其受民间的奉祀,从周朝以来,历代都相沿制订礼法,列入祀典。据《元始天尊说梓童帝君应验经》载,文昌帝君居混元内辅三清内宰大都督府,都统三界阴兵,行便宜事;管天地水三界狱事,收五岳四渎真形虎符龙券;总诸天星曜,判桂禄二籍;上仙英显元皇真人,司禄职贡举真君,预编修飞仙列籍,掌混天造化轮回,救苦无碍。

那么,文昌帝君和“天聋地哑”有什么联系呢?原来“天聋地哑”是文昌帝君身边的两个童子,他们一个掌管文人录运薄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之所以叫天聋地哑,是想要说明功名富贵,乃天机不可泄露,故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他们的功能是辅佐文昌帝君,参与到关系功名富贵的机密中,为了保密,所以能知不能言,能言不能知。其本质是为了体现天机不可泄露,保密原则。

这就和湛江地区民间供奉的“天聋地哑大王”形象有点格格不入了,一个是威武的武将形象,一个是斯文童子形象,令人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既然是同一尊神,为什么湛江民间供奉的和道教记载的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蛮抗哥在和老人的交谈中,逐渐清晰了供奉“天聋地哑大王”的缘故。原来问题在于“聋哑”,其思想的本质上是对道教中的“天聋地哑”的望文生义,顾名思义。“聋哑”在科学、医疗落后的古代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一个人如果“聋哑”则说明他和常人不同,失去了生活的能力,是父母的不幸,是家庭的不幸,更是其自身的不幸。

古代的湛江人相信,一个人如果得了聋症或者哑症,或者又聋又哑,就认为是“天聋地哑”两位大王作祟,他们有法力让人变聋、变哑,人们对此忌惮不已。因此只能将他们供奉起来,让他们接受民间的香火,不至于出来捣乱。让人们不受“聋哑”之苦,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按照今天的科学的研究及医学的进步,聋哑的原因有先天性聋哑及后天性聋哑,因此,对于先天性的聋哑,怀孕的孕妇定期去做产检做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及时发现胎儿听觉器官发育的问题,及早干预和治疗,对其人生有重要的影响。现代的医学技术,包括人工耳蜗等等,对聋哑的治疗有着质的飞跃。

明白了上述的道理,就不难去理解湛江民间供奉的“天聋地哑大王”的原因了。

如今,“天聋地哑大王”自然在庙堂之上接受人们的供奉,但患有“聋哑”的人却大大的减少,经过医学的治疗和干预,“聋哑”的人也能表现出和常人一样的生活的能力,这一切都是科学的进步,知识的进步,医学的进步带来的硕果。

蛮抗哥看着高高在上的“天聋地哑大王”,感慨不已。如今的“天聋地哑大王”不再是代表人们对“聋哑”病的恐惧,而是人们对预防和控制“聋哑”病的提醒,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健康的追求。

从文昌帝君的左右侍神到“聋哑病”之神,“天聋地哑”经历了功能的转化,其实是人类在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对生命的祝福。

雷州蛮抗哥,致力传播最优秀的湛江民俗文化。

天聋地哑宝诰:

志心皈命礼--桂香殿内,元皇座前。芒鞋道服,焕西极之文光;粉面双子,秉东方之秀气。掌图书而持桂藉,捧如意而载蒲团。侍立九天,降青鸾于台疆;随行七曲,控白马于云霄。锄恶慝以幻聪明,凭忠孝而开智慧。缄阴阳之秘,谨承地而承天;妙变化之身,洵非聋而非哑。至孝至圣,至感至灵。紫微构府,玉霄绛宫。启白传言,宣恩达令,文昌辅弼真人。

注:民俗道系湛江 “蛮抗”头条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谢绝转载至其他公众号和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