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华山论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

韩信(?—公元前196年),生年不详,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说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兵仙”、“神帅”。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西汉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于是,刘邦用计生擒了韩信。此时的韩信才明白过来,感叹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韩信,改封淮阴侯。被削王位的韩信,心中极为不平,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于是,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共同举事,陈稀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

汉高祖十年(前197),陈稀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知道曾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设计杀害自己,如约前往。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捆绑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杀害了。

因此民间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由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设的计谋)”的说法。后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

华山论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

刘邦——汉高祖(前256年/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华山论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

西汉开国功臣——萧何(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汉族,沛丰邑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