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

“幺妹儿,走,逛gai!”

“走走走,今天去哪条gai?”

成都人有好爱逛gai呢?

数据说话——

有一组数据颇有意思:根据成都市综合交通调查,成都全市非通勤出行比例高达56%,居民出行比例中慢行比例达47.5%

地势平坦、热爱阳光,成都人培养了“逛gai”的爱好。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1)

成都太古里

为了给大家打造出更巴适、安逸的gai,今天,小布从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专题培训会上得到一个好消息:

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加强成都特色街道场景营造,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下,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配合,协同相关部门共同编制完成了《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今后成都的街道会变得对行人更加友好,同时也更有文化、更有活力。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2)

天天都在说“逛gai”

到底啥是街道?

其实

街道也有专业的定义↓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3)

街道,指在城镇范围内,全路或大部分地段两侧建有各式建筑物,设有人行道和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道路。街道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4)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5)

春熙路

成都人这么爱逛gai

成都的gai当然必须好好打造啦!

过去,“以车为本”理念成为街道规划设计的主流。然而,城市终归因“人”而筑,“人本思想”在街道空间回归既是趋势。成都街道将回归市民的慢行空间、活动空间、交往空间和休闲空间,将成为承载公园城市美丽宜居生活场景的重要载体。

如何“以人为本”?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潇有话说↓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6)

“我们之前做街道规划多是考虑车的需求,按照市政建设要求开展’工程型’的道路规划设计,今后我们的公园城市街道是要结合街道中“人”的活动和需求来做’U’字型的空间规划设计,也就是把道路红线外与行人关系更密切的绿化带、建筑后退空间、建筑立面等全部纳入一体化设计。”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7)

街道一体化设计

世界其他城市是怎么做的呢?

来看看↓

伦敦——坚持步行优先理念,近年来逐渐将城市中心区部分车行道改造为步行道。

纽约——通过一系列迅速且成本不高的街道改造项目,增加了街道中的公共空间,使骑车通勤的人翻了一番,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东京——街道分时共享,优美宜人。

新加坡——富有层次和地域特色的街道绿化,人性化的街道设施。交通发展,复兴步行、骑行出行。

那么,成都将如何打造街道?

今后的街道长什么样?

《导则》将全方位引导街道设计更加注重空间形态和景观设计,全面引导设计向慢行安全、步行空间、骑行网络和绿色交通接驳倾斜,通过构建“生活型”、“商业型”、“景观型”、“交通型”、“产业型”和“特定类型”六大街道场景,将街道打造为承载公园城市美丽宜居生活场景的重要载体。此外,街道设计也将结合TOD站点、地下通道、过街天桥、二层连廊等进行一体化设计,使得街道真正成为地上地下连通的一体化街道。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8)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9)

慢行优先的安全街道

将压缩车道数量和车道宽度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10)

打造全域慢行系统,有条件的地方通过限制机动车通行等措施打造城市慢行街区,压缩车道数量和车道宽度,减小道路转弯半径,使行人慢行过街更加安全便捷。通过快慢分离(主辅分离、机非隔离)等措施,使街道更加安全。

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将绿道融入街道慢行系统,保证绿道贯通;允许慢行系统与天府绿道有机融为一体。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11)

概念图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12)

界面优美的美丽街道

鼓励沿街公共建筑开放退距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13)

鼓励沿街公共建筑开放退距进行一体化设计,统筹慢行铺装和街道高程,保障步行空间宽敞连续和舒适。

充分结合步行视觉体验,通过对沿街建筑立面和建筑风貌的整体设计,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沿街建筑天际线和协调有序的建筑风貌。

将街道设施与文化艺术有机融合,提升街道家具的艺术性和美观性

结合街道两侧功能进行一体化照明设计,在满足照明安全的基础上,形成特征突出的街道夜景。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14)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15)

特色鲜明的人文街道

为历史建筑预留空间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16)

传承街道历史空间特征,注重对历史街巷肌理的保护与恢复,在街道设计中为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预留空间。

街道设计应结合片区特色文化主题设计,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片区特色在街道空间的景观表达;构建锦城文化步道系统,串联城市历史文化与特色风貌片区。

街道设计应充分考虑特殊人群需求,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和通学优先道。

以街道为载体,推动天府文化在街道空间中的传承发展,构建“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的街道文化标识与景观体系。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17)

多元复合的活力街道

鼓励街道沿线土地复合开发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18)

鼓励街道沿线土地复合开发和建筑首层功能复合利用,全面提升街道活力,营造多元街道场景。

结合社区广场、街道小游园等开敞空间,构建可进入、可交流的社区活动场所,提升社区活力,凝聚社区精神。

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鼓励街道空间分时共享,营造多元街道活动场景。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19)

概念图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20)

低碳健康的绿色街道

采用海绵设施 增加立体绿化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21)

通过将社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等开敞空间与街道景观的一体化打造,营造公园城市开放共享、绿色健康的街道场景。

优先选用本土树种,传承植物文化,打造“开敞舒朗、层次丰富”的绿化空间形态,营造“绿满蓉城、花重锦官”的天府盛景。

增加形式丰富的立体绿化,为街道增添竖向绿色观赏界面,优化街道景观。

采用透水材料、雨水花园等街道海绵设施,倡导绿色材料和绿色施工工艺。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22)

概念图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23)

集约高效的智慧街道

推广综合管廊 建立智慧街道服务平台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24)

建立智慧街道服务平台,集成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慧交通和智慧监控等服务设施。

宜采用“多杆合一”、“多箱合一”的方法对街道市政公用设施进行整合;鼓励现有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推广综合管廊,鼓励架空线下地,合理集约布设市政管线

根据街道的沿线功能和场所活动,成都还将街道分为生活型、商业型、景观型、产业型、交通型和特定类型几类,采取不同的手法予以营造。

如何将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1 N”

成都将构建城市街道“1 N”的技术管理体系,其中“1”指一本街道设计导则,“N”指各部门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规定。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完成后,各部门将对相关技术标准进行相应修订。形成“分类引导、分级管控”的工作模式。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25)

成都IFS

在“颜值”优美、设施完善、

分布着好看好玩有特色店铺的gai上逛逛

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呀!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一个小伙在家里逛gai(未来在成都逛gai)(26)


综合成都日报·锦观

转自:成都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