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四川留下的诗句(苏轼路过扬州怀念老师)

苏轼最敬重的男人是谁?

那一定是欧阳修吧。

某一年,苏轼路过扬州,来到欧阳修曾居住过的平山堂,百感交集,写下一首词,结尾13字成哲理名句。

诗名《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在四川留下的诗句(苏轼路过扬州怀念老师)(1)

苏轼与欧阳修的缘分还要追踪到苏轼少年时。

嘉祐元年,苏洵带着儿子苏轼苏辙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彼时的欧阳修是文坛大佬,在文坛和官场都声名响亮。

嘉祐二年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正是欧阳修。

苏轼考试中写下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欧阳修拍案叫绝,他误认为是佳作出自徒弟曾巩之手,将其列为第二。

放榜之后,苏轼带着诗文前来拜见,欧阳修恍然大悟。

读了苏轼的诗文,欧阳修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与梅圣俞书》)

当时,苏轼19岁,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得到文坛大佬的奖掖,苏轼名满京城。

要知道,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盟主,一字之褒,一字之贬,都关乎一个人的荣辱成败。

不到20岁的苏轼,得到欧阳修的激赏,何其幸运。

苏轼在四川留下的诗句(苏轼路过扬州怀念老师)(2)

苏轼步入仕途,在各地为官,却从未忘记欧阳修。

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知州,在扬州西北的大明寺旁的山峰上,修建了一座平山堂。

登高远眺,可见江南数百里的风景。

“独平山堂,占胜蜀冈,江南诸山,一目千里。”

每到夏日,欧阳修就会和朋友们饮酒、赏景、作诗,而后,平山堂成为扬州胜地。

在堂前,欧阳修还亲自种下柳树,人称“欧公柳”。

苏轼曾两次到过平山堂。

1072年,欧阳修去世了,从此,对恩师的怀念只能埋藏在心里。

欧阳修走了,苏轼还在人间,尝遍人生悲欢。

1084年,经历了“乌台诗案”的苏轼,在黄州谪居四年后,被调到汝州。

这是一个好信号,汝州条件比黄州好,且离京城近,也许,他就是要迎来人生的春天了。

苏轼在四川留下的诗句(苏轼路过扬州怀念老师)(3)

在路程中,苏轼经过扬州,他来到欧阳修修筑的平山堂。

百感交集地他,写下这首《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这是他第三次来到平山堂了。

此时,苏轼已经47岁了,他感慨:平生已过,犹如弹指一挥间。

也许,他还会回想起曾经那个赶考的少年,那个严厉的老师。

如今,站在这里的,却是一个沧桑的中年人。

老师已经仙逝,十年未见了,平山堂的墙上还有老师的墨迹,气势雄浑,犹如龙飞凤舞。

人去了,堂前的“欧公柳”依然在春风里飘扬,苏轼写下词,悼念恩师。

别人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就算是活在世上,也依然如梦一场啊。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是苏轼最深沉的人生感慨。

苏轼在四川留下的诗句(苏轼路过扬州怀念老师)(4)

与其说他在悼念老师,不如在感慨自己的人生。

十年来,苏轼宦海沉浮,有过辉煌的时刻。

他曾担任地方太守,管一方治安,在西湖修过堤,在密州治过蝗灾,得到过百姓的爱戴。

他也曾跌落人生的谷底。

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他被下狱一百多天,差点丢掉性命。被贬到黄州后,全家吃饭都成了困难,他陷入了深深的失意。

如今,调离黄州,犹如重生,当他再次来到平山堂,抚今追昔过后,除了人世间的蹉跎如梦,再无其他可得。

黄州的四年生活,他思考了很多,人生的悲苦、喜乐,都是广袤宇宙中的一瞬。

人生虚幻,一切空无,既然如此,眼下的得意失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他说,死后万事皆空,人生如一场大梦。

苏轼在四川留下的诗句(苏轼路过扬州怀念老师)(5)

豁达,不是接受命运而是放过自己!

正如苏轼所说:人生如梦,失意痛苦时,想一想,这一切都会过去,在广袤的宇宙或人生中,这算不得什么。

想开点,坦然面对困苦,淡然面对得失,人生才会更好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