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千万人吾往矣 原文 虽千万人吾往矣

“虽千万人吾往矣”,白宇完美塑造革命英雄蔡晴川

《建军大业》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十年华诞的献礼影片,在尊重历史真实、还原历史人物的基础上,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为叙事背景,在高度集中的戏剧冲突中,充满激情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革命领袖为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

虽千万人吾往矣 原文 虽千万人吾往矣(1)

香港导演刘伟强在监制黄建新、编剧兼制片人韩三平的帮助下,巧妙地将商业叙事和主旋律话语融合在一起,影片在塑造革命英雄人物的时候,突破了旧有观念的局限,在动荡的历史纵深中牢牢抓住了青年革命家满腔热血的情感基因。《建军大业》的叙事在”三河坝战役“迎来高潮,白宇饰演的革命英雄蔡晴川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在这一段落引得无数观众落泪。

从电视剧《长大》、《少帅》、《你好乔安》、《美人为馅》《云巅之上》到电影首秀《微微一笑很倾城》,再到全明星阵容的《建军大业》,毕业自中央戏剧学院的白宇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完整升华。尤其是《建军大业》中正义感十足的革命英豪蔡晴川,这个角色让更多的主流观众认识了这个来自陕西的硬朗小生。白宇的银幕形象从虚构的言情故事过渡到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对于出道不久资历尚浅的年轻演员来说,演技要求并不低。庆幸的是,从观众的众口一词的好口碑中我们发现,白宇的表演经受住了影迷挑剔的眼光,

虽千万人吾往矣 原文 虽千万人吾往矣(2)

白宇饰演的蔡晴川是时任二十五师军长朱德麾下的一员大将,在战事最惨烈的时候选择坚守阵地,敌军猛烈的炮火打击并没有削弱蔡晴川誓死奋战的革命决心,他时刻牢记朱德军长的临别赠言“要做勇士,不要做烈士”。这句慷慨激昂的口号成为蔡晴川生命最后时刻的真实写照。当越来越多的敌人深入战壕,蔡晴川用尽最后一口气按下了爆炸装置,他的生命定格在最辉煌的时刻,成为军中永远的榜样。

虽千万人吾往矣 原文 虽千万人吾往矣(3)

在塑造蔡晴川这个人物时,白宇深刻理解作为一名职业军人的全部使命,战场是他生命价值的全部体现。蔡晴川是黄埔军校的第三期的步兵学生,不同于一般的军人,他身上有着充沛的革命理想主义情怀。参加过北伐战争的他,也深知战争的残酷。或许死亡已经对他来说司空见惯,只有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个人的牺牲才会值得铭记。白宇在片中为理想不折腰的硬派气质也赢得了敌军钱大钧的敬意。

虽千万人吾往矣 原文 虽千万人吾往矣(4)

白宇的戏份在整个《建军大业》中并不算多,但却是大场面的担当。为了凸显战争的残酷,导演刘伟强在三河坝战役的高潮设置了200多个爆破点,在一系列爆破的危险拍摄环境中,白宇的表现同样符合革命英雄蔡晴川的气质和胆色。尽管“死守三河坝”的任务没能成功,影片在叙事基调上增添了革命英雄的悲情意味,但是白宇的出色表现还是给备受感动的观众留下慰藉,崇高的革命理想不仅仅是振聋发聩的公众演讲,更是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勇气。

虽千万人吾往矣 原文 虽千万人吾往矣(5)

历史本身没有闪回的可能,但是面对充满情感和热血的历史人物,作为观众的我们却能准确和他们发生共情。白宇的表演在片中成为情绪爆发的制高点,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观众提供了一个情感认同的契机。

虽千万人吾往矣 原文 虽千万人吾往矣(6)

“崇高”在美学中是一个复杂的词汇,往往代表了一种震惊颤栗式的情感体验。白宇饰演的蔡晴川在三河坝战役中向他的战友们大声疾呼,“你们才是中国的未来”,民族危亡的时候,个人的选择就是民族的选择, 白宇演绎出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确乎是一种“崇高“的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