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海内经地理位置及内容(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九山2022)

中次九山

首曰高梁之山¹, 其上多垩,其下多砥砺,其木多桃枝、钩端。有草状如葵而赤华,荚实白柎,可以走马。

又东三百里,曰隅阳之山²,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梓桑,其草多茈,若水³出焉,东流注于江⁴。其中多丹粟。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又东五百里,曰崃山⁵,江水⁶出焉,东流注于大江⁷。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麋,塵,其木多檀柘,其草多韰韭,多药,空夺。

又东北三百里,曰崌山⁸。黑水⁹出焉,东流注于大江¹⁰。其中多怪蛇,多(上扏下鱼)鱼,其木多楢杻,多梅梓,。其兽多夔牛,麢,毚,犀,兕。有鸟焉,状如鸮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

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曰岷山¹¹。江水¹²出焉,东北流注于海¹³。其中多良龟,多鼍。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其木多梅棠。其兽多犀象。多夔牛,其鸟多翰鷩。

又东三百里,曰女几之山¹⁴,其上多石涅,其木多杻橿。其草多菊(艹头术)。雒水¹⁵出焉,东流注于江¹⁶。其中多雄黄,其兽多虎豹。

又东二百里,曰江浮之山¹⁷,其阳多金,其阴多白珉。蒲(薨鸟)之水¹⁸出焉,而东流注于江¹⁹。其中多白玉,其兽多犀,象,熊,罴。多猿蜼。

又东二百五十里,曰桂山²⁰,其上多白金,其下多铁。 其木多梅梓,多杻楢。减水²¹出焉,东南流注于江。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风雨之山²²,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其木多棷,椫,多杨。宣余之水²³出焉,东流注于江。其中多蛇,其兽多闾麋,麈。多豹虎。其鸟多白(乔鸟)。

又东北一百四十里,曰勾(木尔)之山²⁴,其上多玉,其下多黄金,其木多栎柘、其草多芍药。雎水²⁵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

又东北二百里,曰荆山²⁶,其阳多铜,其阴多赤金。其木多豫章,楢杻。其兽多豖,鹿,麢,毚。其鸟多鸩。漳水²⁷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雎,其中多鲛鱼。神蠤围处之,其状如人而羊角虎瓜,恒游于雎漳之渊,出入有光。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熊山²⁸,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也。冬启乃必有兵。其上多白玉,其下多白金,其木多樗柳,其草多寇脱。

洈水²⁹出焉,而南流注于漳。其中多白玉。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

又东四百里,曰蛇山³⁰,其上多黄金,其下多垩。其木多栒,多豫章。其草多嘉荣,少辛。有兽焉,其状如狐,而白尾长耳,名(犭也)狼,見则国内有兵。

又东一百四十里,曰葛山³¹,其上多赤金,其下多瑊石,其木多柤,栗,橘,櫾,楢,杻。其曾多麢,毚。其草多嘉荣。

又东一百四十里,曰騩山³²,其阳多美玉,赤金。其阴多铁。其木多桃枝,荆、芑。此二山者、洛间³³也。

又东一百七十里,曰贾超之山。其阳多黄垩,其阴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龙脩。

自高梁之山至于贾超之山³⁴,凡十六山,三千五百里。其神状皆马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鸣瘗,糈用稌。勾(木尔),风雨,是皆冢也。其祠之:羞酒,少牢具,婴用一吉玉。熊山 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婴用一壁。騩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合巫祝二人儛,婴一璧。干儛,用兵以禳;祈,缪冕舞。

注释

1.高梁之山:即位于四川石渠县的果拉拉狼山。

2.隅阳之山:即位于青海久治县的果洛山。

3若水:即今若曲一阿河一脚木足河一大金川一大渡河。赵志军博士:最早进入成都平原的一批人,实际是从青甘地区过来的。昌意就是这批人的首领。最先从青甘到达阿埧县的若曲。然后向成都平原进展。

4.江:即今岷江

5.崃山:即邛崃山。

6江水:即青衣江。

7大江:即今岷江。

8.崌山:即位于四川黑水县红原县松潘县三县间的羊拱山。

9.黑水:即四川黑水县的黑水河。

10大江:即今岷江。

11.岷山:位于四川北部锦延于甘肃.四川两省交界处。

12江水,即发源于岷山羊膊岭之岷江,在宜宾入长江。

13海.即东海,古代岷江曾被认为是长江正源。

14.女几之山:即四川西北的九顶山,又称茶平山。

15.雒水:《汉书地理志》:指今四川德阳市境内沱江诸源之一。《水经注》兼指金堂县以下的沱江。唐宋诸地志,仍专指金堂以上。

16.江:指今长江。

17.江浮之山:位于陕西宁强阳平关镇南边。

18.蒲(薨鸟)之水:是公元前186年西汉初,武都大地震之前的嘉陵江。

19江:即长江。

20桂山:重庆开州区白泉乡雪宝山。

21减水:重庆小江。

22风雨之山:即位于重庆北部城口、开县、巫溪三县间的观面山未端光头山2685米。

23宣于之水:巫溪县大宁河。

24勾(木尔)之山:位于湖北保康县歇马镇油山村

25睢水:即位于湖北荆门市的沮水一沮漳河。

26荆山:位于湖北南漳县西部。

27漳水:位于湖北荆门市。

28熊山:位于湖北荆门栗溪镇先锋村。《史记》: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

29洈水:即荆门市栗溪镇境内的白泥河。

30蛇山:位于武汉市。

31葛山:即大别山。

32騩山:安徽淮南市八公山。

33洛涧:即今安徽淮南市东淮河支流洛河。

34贾超之山:即安徽滁州张公岭。

山海经海内经地理位置及内容(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九山202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