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特色的年俗(康桥话年俗腊月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十九对联贴门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民谚

小时候最特色的年俗(康桥话年俗腊月二十三)(1)

日子一进入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多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年的感觉就来了,年的味道就更加浓郁了。一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开始扫尘、祭灶、贴窗花、沐浴理发,除尘迎新。

小时候最特色的年俗(康桥话年俗腊月二十三)(2)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习俗一:祭灶

说起祭灶这个民俗,就不得不提到一样传统的民间经典小吃——灶糖。

所谓灶糖,其实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主要有长条型的糖棍和扁圆型糖瓜这两种。冬天,人们把灶糖放在屋外冻一冻,凝固成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气泡的糖点,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小时候最特色的年俗(康桥话年俗腊月二十三)(3)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小时候最特色的年俗(康桥话年俗腊月二十三)(4)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小时候最特色的年俗(康桥话年俗腊月二十三)(5)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民间为什么会有吃灶糖的习俗呢?这与一个传说有关。

相传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负责在人间监督善恶的灶王爷上天述职的日子。灶王爷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的善恶的日子,好让玉皇大帝对民间百姓进行赏罚。

老百姓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于是就在送灶时供奉糖果,粘住灶王爷的嘴。

等到正月初四那天,家家户户再买一幅新灶神的画像,将灶神从天上请回来。

小时候最特色的年俗(康桥话年俗腊月二十三)(6)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习俗二:大扫除

为了除旧迎新,不让灶王爷把灰尘带走,按照传统习俗,小年这一天要进行“扫尘”——将家中里里外外不留死角地清扫干净。

据《拾遗记》记载,“扫尘”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是汉朝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之一。后来,因为“尘”与“陈”谐音,故衍生出把陈年积垢或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的意思。

小时候最特色的年俗(康桥话年俗腊月二十三)(7)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通常情况下,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再擦洗桌椅,冲洗地面。如果可以的话,小朋友也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爸爸妈妈一起扫尘哦。

习俗三:贴窗花

新春佳节,心灵手巧的中国人民会把红纸剪贴成各式各样的图案,贴在窗户上,俗称“贴窗花”。

窗花图案有很多,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等,不仅可以装点房屋、渲染节日气氛,而且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小时候最特色的年俗(康桥话年俗腊月二十三)(8)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习俗四: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以干净整洁的面貌迎接新年。

小时候最特色的年俗(康桥话年俗腊月二十三)(9)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怎么样,看完小年习俗,听到孩子们诚意满满的祝福,是不是感觉年离你更近了呢?那还等什么,跟康桥公学幼儿园一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了解习俗文化、迎接庚子数年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