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晒史料硬核(第一代国门老兵)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津滨海讯(记者 魏薇 贾磊 通讯员 韩磊 崔鑫)“警官你好,我的父亲是咱们边防的一名‘老兵’,他去世已经将近20年了......”前不久,天津边检总站南疆边检站接到了这样一通来自社会群众的来访电话,引起了民警的关注,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纪念馆晒史料硬核?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纪念馆晒史料硬核(第一代国门老兵)

纪念馆晒史料硬核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魏薇 贾磊 通讯员 韩磊 崔鑫)“警官你好,我的父亲是咱们边防的一名‘老兵’,他去世已经将近20年了......”前不久,天津边检总站南疆边检站接到了这样一通来自社会群众的来访电话,引起了民警的关注。

打来电话的人叫王晴,今年已经62岁了,是原天津新港船厂的一名退休职工。他的父亲,王世璋,则出生于1931年,1947年参军入伍,1956年获解放勋章,1957年由原天津公安军转入原天津边防检查站工作,1975年转业前担任该站办公室主任,是天津边检总站名副其实的“第一代国门老兵”。

“我们一直保存着很多他生前的老照片、老物件,我就想给这些遗物找一个好的归宿。”在和家人再三考虑商量后,王晴主动与原单位属地边检机关南疆边检站取得了联系,提出希望将已经珍存20年的父亲生前遗物无偿捐赠给这位“老兵”的“老部队”——天津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得知这一情况后,南疆边检站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了详细汇报,并得到了天津边检总站的高度重视。随后,南疆边检站派专人赶往这位“老兵”后代家中进行回访,着手准备、共同商讨捐赠和受捐事宜。

“真没想到啊,你们的回应这么快!”见面后,王晴从柜子里拿出了用崭新红布包裹着的两包老物件和一件褶皱的信封,里面一共收集了28张已经微微泛黄了的老照片。这些,是他珍藏了20年的“念想”。

一副副干净的军服、军帽、军靴, 一件件过去的证件和勋章,一张张大小不一的黑白照片,立刻吸引了民警的目光。王晴一边小心翼翼地把东西摊开,一边如数家珍地讲述着这些遗物背后的往事。

“哎!其实家里原来还有好多东西呢,时间长了都找不到了......”听到这里,民警们突然更加理解了眼前这位“老人”虽然难以割舍,但依然决定捐赠的复杂心情。

日前,王晴与妹妹王丽娟同后辈亲属一行4人受邀来到南疆边检站参加了该站举行的受捐仪式,共捐赠王世璋同志生前遗物47件,并与南疆边检站民警们相互分享了天津边检总站“第一代边检人”的奋斗故事,共同追忆和缅怀共和国第一批“国门卫士”的拼搏精神。

“请你们放心,这些珍贵遗物都会珍藏在我们天津边检总站的站史陈列馆,不仅能让这些‘老物件’有一个‘好归宿’,对于‘新一辈’的青年民警来说,更是一种接续和传承。”南疆边检站二级警务专员韩荣彦在代表受捐时,说出了捐赠双方共同的心声。

仪式结束后,南疆边检站派员陪同捐赠人一行前往天津边检总站站史陈列馆参观,并与史馆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亲切交谈。在讲解员的细致介绍下,“老兵”后人不仅对天津边检的前世今生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更为“老兵”遗物得以圆满归宿、一桩心愿得以达成而倍感高兴。“欢迎您常回来看看,天津边检总站的大门永远向为天津边检事业发展奉献过得‘老兵’和家人们敞开。”南疆边检站工作人员对王晴一行亲切地说。(南疆边检站供图)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