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治疗(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仔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治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仔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治疗(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仔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治疗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会导致猪出现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关节炎为主要症状,不同日龄的猪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存在较大差异性。该种疾病在世界猪养殖产地广泛流行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会给猪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猪链球菌病属于条件致病菌,除了危害猪之外,还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的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1 流行病学

猪链球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进入夏秋季节后,因为气候环境高温潮湿,常常会加大该种疾病发生的概率,呈现地方流行。猪群身体抵抗能力较强时,该种致病菌不会表现出致病能力,当猪舍卫生条件较差、潮湿、多雨、高温、长途运输等,造成猪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时,就会为该种致病菌传播流行提供机会。在规模化生猪养殖场,链球菌病已经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并且该种疾病常常和其他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混合感染发生,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使得临床症状更为复杂,诊断难度更大。

2 临床症状

链球菌会导致猪出现不同类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关节炎型、淋巴结脓肿型。其中败血型是最为常见的类型。该种类型主要发生在新疫区的发病初期。发病急、发病过程短,患病猪常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有临床症状的患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2度以上,呼吸急促,常常在24小时内死亡。剩余患病猪体温升高到40度以上,呈现稽留热,呼吸急促,鼻症干燥,从鼻腔中分泌出脓性分泌物,眼结膜潮红。在颈部、、耳尖、腹部和四肢下端的皮肤出现出血红点,一般在发病3天内死亡。脑膜炎型多发生于仔猪发病初期,体温升高,采食下降,粪便干硬,从鼻腔中分泌出浆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磨牙,口吐白沫,在猪舍内不断转圈,全身肌肉震颤,四肢抽搐,发病严重后倒地不起,四肢呈划水状,最后麻痹而死。关节炎型主要是由上述两种类型转变而来,败血型和脑膜炎型未死亡的患病猪主要会出现关节炎症状,患病猪的腿部关节会出现肿大现象,严重的不能正常行走,卧地不起,患病猪食欲下降,身体消瘦,最终衰竭而死,不死亡的猪也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成为僵猪。淋巴结脓肿型,主要表现为体表淋巴结形成脓肿,用手触摸患病猪有疼痛感,采食吞咽困难。脓肿成熟之后,肿胀部位变软,皮肤坏死明显。

3 病理学变化

将刚刚死亡的患病猪解剖,可以看到各个脏器出现广泛性充血出血,全身淋巴结存在不同程度的肿大现象,肿大为原来的1~2倍,外观呈现紫红色或暗红色,在淋巴结边缘还能够看到黑红色的出血性梗死区。脑炎型死亡的猪主要表现为脑膜充血出血,甚至存在淤血现象,个别脑膜下存在大量积液,脑组织界面存在散状出血点,其他病理学变化和败血症相同。将病死猪肿大,关节切开之后,可以从内部流出浑浊淡黄色的液体,关节病变严重的可以发现软骨组织坏死,关节周围组织存在多发性的化脓性坏死病灶。淋巴结脓肿型的病死猪可以发现体表淋巴结肿大出血,在淋巴结周围组织还能够看见黄色胶冻样或菜花样赘生物。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料直接进行涂片镜检,用革兰氏染色剂染色,干燥之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革兰氏阳性染色的呈现卵圆形,无芽孢,有荚膜,单个或双链存在的球菌。将采集到的病料粉碎之后,接种到马丁肉汤和血液琼脂平板上,恒温培养箱内37度,培养24小时,肉汤均匀一致浑浊,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出了圆形,湿润光滑,半透明的细小菌落,菌落周围存在β溶血环,小心挑取肉汤培养物和分离得到的致病菌镜检,可以发现革兰氏阳性染色,成对或单个排列的球菌。生化实验发现,该种致病菌能够发酵葡萄糖、淀粉、蔗糖、山梨醇、果糖,不发酵鼠李糖、甘露醇,不产生硫化氢。生化实验和链球菌生化特性吻合,由此可以确诊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猪链球菌病。药敏试验发现链球菌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高敏,对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低敏。

5 治疗

猪链球菌病治疗应该选择高敏抗生素对症治疗,在治疗之前,应该对患病猪进行分群处理,将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没有治疗价值的患病猪扑杀无害化处理。诊断临床症状较轻的患病处,选择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2mg/kg体重,每天两次,连续使用三天为一个疗程。同时对患病猪进行对症治疗,选择使用30%的安乃近注射液20ml,每天一次连续使用两次肌肉注射,缓解高热症状。选择使用氯丙嗪注射液,使用剂量为1.0mg/kg体重,镇静,每天两次,肌肉注射。患病猪淋巴结化脓之后,应该及时将淋巴结切开,排除脓肿,进行清洗消毒,按照外科方法进行处理。一般经过上述综合治疗手段治疗5~7天,患病猪临床症状即可消失,恢复到以往进食水平。

6 预防

在做好猪链球菌病治疗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常规管理,改善猪舍卫生条件,精细化管理猪群,防止病菌进一步传播扩散。畜牧兽医部门应该切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养殖户逐步转变传统养殖理念,发现疫情之后,及时将病情上报当地动物单位,在明确病原的基础上,选择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养殖户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还应该为养殖户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确保卫生消毒制度执行,定期对养猪环境进行消毒。做好猪群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猪链球菌病再次发生的重要工作。疫苗接种时,可以选择使用猪链球菌病活疫苗,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科学使用,每1头份添加1ml铝氨盐水进行稀释,然后进行皮下注射,每头猪皮下注射1ml,免疫期6个月。疫苗免疫接种之后,禁止投喂抗生素类药物,进行猪舍消毒。同时还要做好生猪防疫体检工作,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对猪群抗体水平进行检查,将疫病发生率降低到最小程度。养殖场内部,禁止饲养猫科类动物,犬科类动物和其他动物,日常要做好养殖舍灭鼠灭蚊工作,控制传毒媒介数量,有效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再次传播流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