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世界贸易的特点(商人们对在美洲的棉纺织贸易采取了哪些营销策略)

引言

对于印度和欧洲的棉布及其他纺织品,非洲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有前途的市场。在17、18世纪,大量的便宜棉布被销往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和拉丁美洲的市场。

据估计,葡萄牙人销售的棉布中,仅有三分之一到一半卖到伊比利亚、地中海和西非市场,其余的都被卖到了巴西和西属美洲,利润颇为丰厚。在17世纪,1至2银元在印度买的一块细纹布(canequin),在巴西可以卖到6至7银元。

早期世界贸易的特点(商人们对在美洲的棉纺织贸易采取了哪些营销策略)(1)

▲棉布服饰

对西属美洲的贸易,依赖于一年一度从塞维利亚和加的斯(Cadiz)发出的船队。这两处是佛兰德斯、低地国家和比利时纺织品贸易的主要货物集散地。亚洲和欧洲的纺织品然后在卡塔赫纳(Cartagena deIndias)、波托韦洛(Portobelo)和韦拉克鲁斯(Veracruz)的集市上出售。以网状体系遍布各地的商人们,又从这些地方将棉布和其他商品运至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原的市场上,在这些市场上,棉布再由导游或通过零售商进行出售。

拉丁美洲市场分为两大类:高质量的进口商品和便宜的本土产品。本土生产大部分由家庭或生产毛纺织品的较大的纺织作坊(称为obrajes)进行。在家庭中,棉纤维被纺织成初级的白棉布,用于生产衬衫和其他家用品。这类本地产的纺织品,通常都会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来的更昂贵的欧洲产品放在一起出售。棉布有可能是经欧洲从印度进口而来,或者,如在18世纪早期,它们也可能是欧洲生产的印度棉布的仿制品,比如有一种叫做“Ruan florete"的面料,字面意思是“鲁昂印花棉布”,是这座法国城市生产的一种印花棉布。

早期世界贸易的特点(商人们对在美洲的棉纺织贸易采取了哪些营销策略)(2)

▲纺织厂

但拉丁美洲还有另一条途径获得亚洲纺织品:印度的棉布,以及中国的丝绸和东南亚的半宝石,经西班牙帝国于1570年代开辟的太平洋马尼拉-阿卡普尔科(Acapulco)航线到达墨西哥。正是因为如此,受到欧洲的中式风格和中国丝绸双重影响、在墨西哥被称为“indianilla”(印度面料)的印花棉布,在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的西属美洲,在平民阶层中尤其风行。拉丁美洲享受着经大西洋、太平洋从欧洲和亚洲进口的各种商品的高水平消费,与之交换的是它储量丰富的贵重金属,特别是白银。游客们都会对墨西哥和南美各国各民族所穿的各式各样的服装留下深刻印象。

早在17世纪,巴西的殖民当局就开始关注服装的富丽堂皇和“用在该国女奴隶服饰中的过度优雅”。西班牙人阿特米奥·德·瓦勒-阿里斯佩(Artemio de Valle-Arizpe)报告说,在18世纪的墨西哥城,“普通的穿着是丝绸裙子或装饰着金边、银边的印花棉布,还有颜色艳丽的丝质腰带”。另一位在韦拉克鲁斯的同时代的人声称,“最卑微的女黑人穿的衬裙也是优质的绣花平纹细布”。

早期世界贸易的特点(商人们对在美洲的棉纺织贸易采取了哪些营销策略)(3)

《为奴十二年》剧照

西班牙王室对商品如此丰富感到担忧,然而,它也看到了提高西班牙棉布和其他纺织品生产量,通过税收增加额外收入的潜力。有关拉丁美洲纺织品消费的高水平,有两种原始资料提供了大量翔实的信息:所谓的“卡斯塔(casta)绘画”和存物清单。卡斯塔绘画(表现的是拉美人口的种族混合)描绘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身穿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优质印花棉布和白棉布。拉美市场和非洲市场区别很大,它的各式外衣都偏爱花朵图案。经检验的遗嘱文本的存物清单告诉我们,值得记录的大部分纺织品都是进口的。棉布通常用于男装,绘画可以证实这一点。

阿根廷门多萨(Mendoza)富有的船长胡安·莫亚诺·德·阿圭勒(Juan Moyano de Aguilar)(1686年)的遗嘱显示,他的衣柜里有大量的布料和衣物,包括一件白棉布上衣(jubon).在18世纪的巴西,纺织品的消费量也很大:玛诺埃尔·德·米兰达·弗拉加(Manoel de Miranda fraga)的清单(1746年)上提到了各种麻料、毛料、丝绸和棉布。棉布包括本土生产的纺织品(可能质量较差)、细纹布(印度进口)和其他进口品种。

早期世界贸易的特点(商人们对在美洲的棉纺织贸易采取了哪些营销策略)(4)

▲棉布服饰

英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也是棉纺织品的重要消费地。一部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强调了殖民地家庭对家纺棉纱和本土产布料的依赖。事实上,布料(特别是衣料)都是从欧洲购得的,因为家庭当中既没有生产纺织品的用具,也没有用于生产精致织物的纤维物资。早在1640年代,就有布料抵达波士顿,其中包括棉布、棉麻粗布、印度棉布,这说明亚洲和欧洲的品种都有出售。到1730年代,北美不仅进口印度布料和欧洲仿制品,而且还进口中国的南京布(nankeen cloth).美洲市场是“自由市场”,也就是说,在棉布消费方面,并没有欧洲出台的种种限制。

在某种程度上,棉布消费还得到欧洲母国(英国和法国)的提倡,因为它有助于母国内被禁的印度棉布的销售,有助于欧洲棉纺织产业的发展,并且还以贸易关税的形式创造了收入。从商人们的通信中,可以看出棉纺织品越来越重要,他们经销的“蓝布”、“印度布”、“黑人布”和各种印花品种,大量地从英国出口到美洲殖民地。1726年伦敦的戴维·巴克莱(David Barclay)卖给纽约詹姆斯·亚历山大(James Alexander)的印花棉和印度布料的样品,使我们了解到18世纪早期伦敦发往美洲殖民地的棉布种类,其中还包括一些早期的欧洲棉麻混纺靛蓝印花布料。

早期世界贸易的特点(商人们对在美洲的棉纺织贸易采取了哪些营销策略)(5)

▲种植棉花的黑人

对美洲的棉布贸易,通过早已建立的出售英国毛料、新呢绒和麻布的商人网络得以发展。伦敦的商行在北美有同当地商人打交道的代理。这种商业网络在18世纪得到极大发展,依仗着复杂的信用结构,同时也依赖于对于市场偏好的准确鉴别,借助通信指明所需的棉布类型、要卖的花色和颜色。詹姆斯·亚历山大的信件正是如此。罗伯特·杜普莱西斯(Robert DuPlessis)对存货清单的分析显示,棉布进入了北美、加勒比地区英、法殖民地居民的衣柜当中。有人说棉布尤其适合西印度群岛。

英国商人们在一份1704年的请愿书中声称,牙买加“处于炎热气候中,许多居民的衣料是染色的印度棉布,它轻薄、便宜,可经常清洗,极其有助于让他们保持干净和身体健康”。同样地,在北美大陆,消费者们也开始喜欢白色和染色的棉布而不是厚重的毛料。1666-1756年间魁北克的一批存货清单显示,棉布被用于不同的成衣制品,比如睡帽(bonnets de nuit)、手帕(mouchoirs)、围巾(mouchoirs decol),还有衬裙(jupons)、围裙(tabliers)和披风(capes).在气候暖和的加勒比地区,甚至在新法兰西、宾夕法尼亚、南卡罗来纳和路易斯安那等不同的地区,棉布逐步成为当地消费者日常用布料的一部分,这或许还甚于欧洲。

早期世界贸易的特点(商人们对在美洲的棉纺织贸易采取了哪些营销策略)(6)

▲棉布制品

正如在欧洲一样,棉纺织品在18世纪的头三十年日益风行,它比亚麻更高的价格,并没有影响反而恰恰造成了它的风行。罗伯特·杜普莱西斯指出,日益富裕的殖民地居民积极地寻求更精致、更昂贵的产品。从亚洲和欧洲来的进口棉纺织品,逐步成为物质文化中重要的新品种,而传统上在物质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英国进口的精纺毛料、本土生产的粗毛料和粗麻料。

结语

到1760、1770年代,在美洲殖民地不仅能够买到天鹅绒、绸缎、花锻和塔夫绸,还能够买到各式各样的印花和染色的棉布,用来做服装,用于装饰床铺、座椅、沙发,用于装饰悬杆床和四柱床,还用来做窗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