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关于湖的诗歌资料(长诗水房子出版)

来源:人民网

四川诗人、小说家凸凹的四千行长诗《水房子》,近日已在网络平台和部分实体书店上架。

杜甫关于湖的诗歌资料(长诗水房子出版)(1)

长诗《水房子》。涂维供图

据了解,该诗集8.25印张,264页,异形开本,诗约4000行,文约3万字,由“序诗”“上游:水之房基”“中游:水之房体”“下游:水之房顶”“后记”,以及序、跋和附录构成。诗集扉页文字为:谨以四千行长诗《水房子》献给伟大的李冰和世界的都江堰。该选题由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立项,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全程支持。

凸凹此前用小说为李冰写过传记《汤汤水命》,这次的《水房子》是用诗歌为李冰写的传记。

北京中华世纪坛雕塑有上下五千年四十尊中华文化名人,李冰位居第六。排在他前边的五位是管仲、老子、孔子、孙子、屈原。紧挨在他后边的五位,是司马迁、张衡、蔡伦、王羲之、祖冲之。李冰在两千多年前创建都江堰,成都平原因此成为天下闻名的“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蜀守冰”就这样来了,从《史记》中来,连姓氏都没有。但他的水,流了两千多年了,至今都在灌溉我们。李冰的水,是对古蜀“蜀水文化”的继往开来。

《水房子》是第一部叙写李冰的长诗,第一部出版的“献给伟大的李冰和世界的都江堰”的诗集,由72首相对独立又相互嵌合、浑然一体的诗作构成。每首诗,均配有摘录自古今中外名人名著有关李冰或都江堰的一个金句,作为题记。作品勾古连今,集诗艺性、思想性、科普性、稀缺性、收藏性于一炉,呈现出其独有的文化价值景观与儒释道同构的精神情怀。

诗人、批评家、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耿占春说:“凸凹《水房子》提供了书写山水的当代范例,他不仅书写着个人内心的山水,流淌在血液中的山水,还书写着山水之间循环着的人类世代;这山水是君临天下之人的胸中河山,也是坎坷于人世的苦命人隐藏肺腑的丘壑;凸凹诗歌修辞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伦理意义的想象力,他在寄情于山水之间时,没有忘记那些从劳动者的掌沟或‘从额纹流过的河流’。”

作家、批评家、《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指出,凸凹用四千行长诗《水房子》复盘的李冰的生命水向,沉潜而敞亮,充盈着独特的艺术微澜和滴水穿石的思想錾痕。其对历史人物生平与事功之史料、传说、物证和实地踏勘杂糅的诗学化处理与呈现,尤其对时间闪电的截图机栝,让我们看到了他在长诗生成原理与探索方面水到渠成的可喜突破。

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冰研究辑刊》副主编王学东在序文《瞧,这个人!瞧,这首诗!》中提到:“在我心目中,唯一能与孔子相提并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是蜀守冰,也就是李冰。孔子和李冰,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互相推进的两极。以孔子为核心的整个中华文化体系,更为关注社会建构和心灵的安顿问题这样的一极,而李冰所体现的则是中华文化另外的一极,那就是对于肉体生命存在这一极。孔子更为关注的是心性的修炼,铸就了一个博大精深的道统体系;李冰则直接指向肉身的日常需求,修建了具有鲜明科学理性精神的灌溉工程。孔子让我们在‘天人合一’之境中,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李冰则在‘天人两分’的视域之中,维护肉体的光泽和辉煌。”

近年,四川在提振文化自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中,提出了一个很响亮的理念和口号——“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恐怕少有人注意到,居于巴蜀文明与天府文化之间节点,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正是李冰。李冰出现在古蜀五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杜宇、鳖灵之后,文翁、司马相如、扬雄、严君平、王褒之前,承袭古蜀治水之法,创建都江堰,奠基天府之国,发蒙天府文化,居功至伟,无能出其右者。

据作者凸凹介绍,《水房子》因系72首短诗合成,他就一边写,一边以发表的方式检验、修订诗作。诗作得到了《四川文学》《中华辞赋》《草堂》《诗歌月刊》等专业期刊以及《四川日报》《读者报》等主流媒体的认可,纷纷节选刊发。《四川经济日报》还在李冰生日(民间传说为农历6月24日)前一天,以两个整版连排计二十七首的特例规模推出《水房子》(节选版)以资纪念。

凸凹说:“《水房子》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完成于2020年4至7月间,但有十来件作品是之前完成的,最早的一件叫《河流》,成稿于1991年4月,距《水房子》出版已31年了。合成长诗的72首短制中,其中的《河流》其实是2首,加上后记中的《龙泉山引水隧道小传》,严格说来,全部短制应为74首。”

成都美术家协会主席姚叶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周敬,分别为诗集封面提供画作和题写书名。

《水房子》不仅写都江堰,还沿着李冰的治水足迹,主要写了地处岷江流域和沱江流域的成都城区、龙泉驿、温江、邛崃、崇州、彭州、双流、青白江、金堂,以及阿坝、眉山、乐山、宜宾、德阳、资阳、内江、泸州、遂宁等,乃至从重庆到大海。

《水房子》目录

序‖瞧,这个人!瞧,这首诗!/王学东

序诗‖水房子

01、水房子

上游‖水之房基

02、以冰为例谈一个人的命名学

03、被呼为冰儿者

04、鱼凫记

05、阳平山寻你不遇

06、有一种水

07、流在岷江中的弓杠岭

08、流在沱江中的九顶山

09、水距:从岷水到沱水

10、对一条河流的两种描述

11、大河

12、冲出湔山的白沙河

13、西河,或文井江的井

14、白木江,或南河的方向

15、从洛水到洛水

16、波动在百度里的绵水

17、寻找天彭阙

18、玉垒的山

19、荐者田贵

中游‖水之房体

20、都江堰的故事

21、万马奔腾的渠首

22、道上的离堆

23、相当于分酒器的宝瓶口

24、去往宝瓶口的水

25、有风水的飞沙堰

26、人字堤阐解

27、逆水游弋的金刚堤

28、走绳的笮桥

29、鱼嘴的世界观

30、百丈堤与万丈波涛

31、杩槎问答

32、竹笼战水记

33、内江的胳膊

34、金马河中的马

35、小说羊摩江

36、水则本事诗

37、两江之珥

38、住在蜀字里的三祠

39、石犀走动

40、辞条:石犀溪

41、斗江神

42、二郎演义

43、女儿的江边

44、伏龙潭轶事

45、助手王叕踪迹史

46、介绍岁修

47、卧铁身份论

48、建七星桥的几个意思

49、凿溷崖

50、从龙泉山南麓长出的广都盐井

51、诸陂池的盐

52、蜀道难

53、白沙邮在前

下游‖水之房顶

54、章山之高

55、李冰祠溯源

56、一滴水建立的国家

57、陆海的三个释义

58、川主的房子

59、游二王庙有感

60、流水供奉的李冰石像

61、玉女房的玉

62、远水

63、伏龙观解说词

64、放水节日记

65、上山的水

66、岷江问胆,或再走安澜索桥

67、一九六二年的河边

68、履历表上的灌县

69、三岔湖认识论

70、在天府广场抚摸江河

71、观实景剧《道解都江堰》

72、有关城池生长的一个举例

后记‖冰的水

跋‖请允许一位诗人向另一位诗人致敬/王国平

附录:“最好的房子是水房子”(专论)/张媛媛

(涂维)

(责编:罗昱、薛育建)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