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的上海为什么繁荣(为什么殖民者会看上上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部电视剧红遍了全中国,它那首无比经典的主题曲,几乎每个人都会唱。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海滩》,它讲述了上海民国年间,一群黑帮之间的爱恨情仇。在电视剧中,当时的上海夜总会、商铺林立,街上车水马龙。同时又有许多黑帮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还有一些为所欲为的外国人。

民国年间的上海真的如此混乱吗?历史中的上海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的那一年。

大家都知道,那一年,清朝与英国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分别是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与上海。很多人以为,上海是在这之后才成为真正的大城市的,之前只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但其实很早之前,上海已经是江南的重要城市了。

1735年,位于太仓的苏松太道道署就移驻到了上海县城,早期,苏松太道管辖着苏州、松江两府,顺便治理驻地太仓,而苏松太道转移到了上海县城后,还要兼任管理江海关,这让上海的行政地位一下子提高,成为苏州、松江地区真正的行政中心。

建国前的上海为什么繁荣(为什么殖民者会看上上海)(1)

到1833年,上海县城人口达到12万,街道60余条,修建了完整的护城河和城墙。城墙之内,是繁密的民宅、商铺和管理着江南海关、上海道台府的政府,城墙之外,则是上海十六铺码头的所在地,当时那里虽然已经因为清朝一口通关的政策变得有些许萧条,但曾经却是当之无愧的远东巨埠。

位于上海的江海关,最早要追溯到北宋。但宋朝还没来得及如何发展海运,便被元朝取代了。元朝曾大力发展过海上贸易,有着中国古代最完整的海关法规,江海关从此开始成为我国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是我国棉织物的主要出口港。

建国前的上海为什么繁荣(为什么殖民者会看上上海)(2)

清乾隆22年之前,上海江海关都非常繁华,但因为英国商人的多次违规,清政府的固步自封和傲慢,乾隆皇帝下令关闭江海关,这座远东巨埠才逐渐没落了。

1843年,上海被洋人强行开埠通商,其突飞猛进的航运贸易为上海租界带来了大量财富,可这些钱悉数都进了外国人自己的口袋,上海没有真正得到发展。毕竟外国人只是来强租我们的地皮,并没有要发展我们的城市。

直到1853年,租界内也只有500名左右的华侨,只有外滩沿线一带比较繁华。租界外仍旧被清政府管理,和之前并没有什么差别。到1853年的八月初五,福建厦门的民间团体小刀会领袖们在上海起义,占领了上海县城,打死了当时的上海知县,活捉了苏松太道本人,占领了上海周边县城,一路打到了太仓。外面兵荒马乱,但租界内却歌舞升平。

建国前的上海为什么繁荣(为什么殖民者会看上上海)(3)

大量难民逃进租界,界内华人数量剧增,租界内的外国商人趁机大量建造木板屋,出租给难民牟利。租界当局一开始很排斥华人难民,但外国商人却把华人难民当做了肥肉,不可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政府把肥肉赶走,于是他们向租界当局施加压力,租界当局这才修改了《租地章程》,允许华人进入租界居住、经商。

加上小刀会起义引发的暴乱,让租界安全形势变得十分严峻,租界当局只好健全租界警务、教育等一系列市政职能,上海租界才终于开始变得像一座城市了。而这一场暴乱,也为上海带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事实上,如今的老上海人也没有多老,他们大多都是这个时期从宁波、绍兴、苏州、苏北逃难来的。上海城市化后变得越来越繁华,成为真正冒险家的乐园,附近城市的人们逐利而往,来到上海谋生。还有一些原先活跃在广州港口的贸易商,因为精通外语而被上海港口的外国贸易商雇佣,带到上海。

建国前的上海为什么繁荣(为什么殖民者会看上上海)(4)

天南海北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到上海,留在上海,建设上海,从此在上海扎根,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成为一个地道的上海人。到1948年,上海498万总人口中,有100万宁波人,占比20%。80%的上海人来自江浙两省,其中,有17%是苏北移民。

正是这些大量的外来人口,将上海建设成了真正的大城市,形成了上海包容万千的海派文化和海派美食。但一开始,外滩就是繁华的金融街吗?并不是,在历史上,外滩有过三次大变脸。

第一次,便发生在1843开埠之后,整个外滩被分成了两种用地形式。

空旷的江岸被开发成船舶停靠的码头。到19世纪70年代,外滩有了10座洋行私设码头,加上道路码头委员会在福州路、广东路、北京路、汉口路外滩交叉路口的四座公用码头。一段短短的外滩,挤下了14个大码头。

建国前的上海为什么繁荣(为什么殖民者会看上上海)(5)

有了码头,自然要有经营贸易的商店。大量的商住一体外廊式建筑在外滩空地拔地而起,当时的外滩,是一个标准的港口区,跟现在的外滩完全不同。随着贸易的发展,在外滩生活的人们手头上聚集了大量的财富。有了钱,就得存起来。

于是19世纪80年代,外滩的小洋行变成了大洋行,一座座银行、保险公司航运公司被建设出来,南亚殖民区风格的外廊式建筑被文艺复兴式、哥特式建筑替代,变成了漂亮的砖木混合小洋楼。此时的外滩已经初具当今金融中心的面貌。中国通商银行也是当时在上海成立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20世纪2、30年代,一栋栋高楼开始出现在外滩上。

其中,最显眼的地标建筑是英国人的沙逊大厦,高达13层楼,有着漂亮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4到9层是当时上海滩上最豪华的饭店,华懋饭店。底层则分别租给了荷兰银行和华比银行,这栋大厦的所有者沙逊,就住在顶楼。

建国前的上海为什么繁荣(为什么殖民者会看上上海)(6)

当时民国政府曾企图在沙逊大厦旁边建一栋34层的银行大楼,却遭到了外国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会显得沙逊大厦像个矮子,就强行要求民国政府改建,把银行大楼砍成17层。这时的外滩才成了今天的样子。如今,沙逊大厦和中国银行大楼一起屹立在外滩上,和一百多年前别无二致。

当时的上海滩跟电视剧里演的一样,有亦正亦邪的青帮,有为所欲为的外国人,有软弱的国民政府,有草菅人命的封建军阀,有奋斗在地下的革命工作者。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谍战剧的背景总是在上海?

因为中央特科,就是周总理在上海成立的。

1927年,上海第二次工人武装起义失败之后,封建军阀的大刀队气焰更盛,开始随意杀害工人。这让整个上海市蒙都上了一层阴霾,上海市千百万群众反抗压迫的热情几近被浇灭,周总理在这样的危难之际,挑起重任,领导了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他领导着工人们,与军阀进行了一次殊死斗争,最终占领了上海,成立了上海特别临时政府,将上海市夺回到人民的手中。

建国前的上海为什么繁荣(为什么殖民者会看上上海)(7)

但好景不长,4月11日深夜,国民政府欺骗了工人纠察队,缴了他们的枪械,对工人们开始了疯狂的屠杀和搜捕,瓦解了上海市特别临时政府。经过此事,中共中央意识到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周总理担起重任,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成立了中央特科。

随后,侵华战争来袭,上海滩也乱了。

1937年8月,国民政府与日军在上海开展长达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中国军队阵亡33万人,空军损失过半,但最终却没有打败日本。日本占领了上海除租界外的全部地区,将上海改名大道市,而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成为一个孤岛,进入了长达4年多的孤岛时期。

建国前的上海为什么繁荣(为什么殖民者会看上上海)(8)

租界内的秩序相对安定,内外交通较为畅通,在乱世之中,这座孤岛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轻工业、娱乐业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片令人意想不到的繁荣景象。

上海滩里《夜上海》柔美的旋律荡漾在上海法租界的夜空中,金嗓子周旋的歌声更让人陶醉在那纸醉金迷里,仿佛上海仍在19世纪,仍是那个十里洋场。但在这畸形繁荣的表象下面,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日本侵略者,在租界内明争暗斗,腥风血雨不断。

而像蚂蚁蜜蜂一样勤劳而微贱的工薪阶层们,蜗居在一个个豆腐干般的小房间里,贫病交加,常常因为求生无路而选择自我了断。与租界外面一样,兵荒马乱,绝望至极。

建国前的上海为什么繁荣(为什么殖民者会看上上海)(9)

1946年,解放战争全面打响,对于解放军来说,上海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倒不是说它的军备工程有多完备,地形有多难打,而是上海有着太多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在不破坏上海的情况下,如何解放上海成了难题。

直到1949年5月,解放军才开始了对上海外围的进攻,通过小分队游击的方式,一点点击溃国民党军。上海战役持续了16天,顶着国民党的飞机大炮,经历千难万险,我们才终于将上海解放了出来。

建国前的上海为什么繁荣(为什么殖民者会看上上海)(10)

不久之后,新中国诞生,上海从而再一次焕发新生,吞吐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货物,居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重新成为远东巨埠,成为真正闪耀的东方之珠。

参考资料

《上海小刀会简介 清朝秘密组织小刀会起义》2014-07-23 趣历史

http://www.qulishi.com/news/201407/16502.html

《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邹依仁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acdbef85ddc2e9d5bff435e9ffdcfb37

《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的“前世今生”》2017-05-05 中国银行

https://www.sohu.com/a/138479396_556378

《沙逊大厦:东亚最时髦的饭店》检察风云 期刊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14&filename=SPMF201407040&v=3MQ7BsR8TkTHXdo%mmd2FpiR711L2O6Fm4R0bkXpNdH3CSBkWpeBjRFGiCxr05UDmDxY5

《揭秘:陈云在主持中央特科工作的前前后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0720/c85037-18557448-1.html

《“孤岛时期”的上海 》网球

https://www.sohu.com/a/221626658_1001142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