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

知识点

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可以分为三个过程,每个过程的环节、方向如下所示:

(1)海上内循环:海水蒸发(向上) 降水(向下)

(2)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水面蒸发(向上) 降水(向下) 地表径流(水平) 下渗(向地下) 地下径流(地下水平)

(3)海陆间循环:海面蒸发(向上) 水汽输送(水平) 陆地降水(向下) 陆地下渗(向下)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平,输送向海洋)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水循环示意图


例题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图2 例题

答案:(1)河谷地区的自然条件更加优越。河谷地区海拔低(气候温暖)、坡度小(适宜建设)、土壤肥沃(适宜农耕)、水源充足(提供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对外交通便利。而其他地区的海拔会相对较高,气温更低,地形和土壤条件不适宜村镇的建立和农业的生产。

(2)有利条件:政策支持、有贸易口岸、公路/铁路交通便利。

不利条件:距离商品的产地较远(运输成本高)、港口是其他国家所有,珲春市没有自己的港口(内陆城市)。

(3)减小含沙量,减少径流的季节变化。植被的增加,会增加对沙土的固结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因此减少了河流的含沙量。另一方面,在雨季,植被的树冠可以截流(雨水),地表枯枝落叶可以减小地表径流;在旱季,树冠可以减缓地面水分的蒸发,也可以营造一个湿润的区域小气候。因此具有减少径流量季节变化的作用。


总结

水循环包含3个过程,在这其中,植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固结泥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河流含沙量;

(2)拦截降水(树冠截流),减小雨季的洪峰;

(3)通过蒸腾作用,调节区域小气候。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4)

图3 植被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